苗卿華
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對完善公司治理、加強保護投資者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它不僅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更直接保護公司的利益。但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很少有這方面成功的案例,究其原因不外乎立案難、審判難、賠款難。基于此,監管機構和司法部門要對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實施提供保障。對于股東訴訟,要探索引入集體訴訟機制,解決股東個體訴訟的難度,設立投資者保護中心代表投資者提起訴訟,而其最終的判決結果適用廣大的投資者,以此來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2018年8月,特斯拉公司上演了一出“仲夏夜之夢”。8月7日,特斯拉創始人、第一大股東、CEO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準備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退市,“特斯拉私有化”一步進入了全球輿論風暴眼。然而時隔不到20天,8月24日,馬斯克通過官網博客發文稱,特斯拉將繼續保持上市狀態,放棄私有化。馬斯克給出兩方面原因:其一股東們不希望特斯拉私有化;其二特斯拉當前的首要任務是保障Model 3實現盈利,私有化流程太耗費時間和精力。至此,董事會表示繼續支持特斯拉,股東放棄訴訟,結局皆大歡喜。
那么,是哪些因素和力量阻止了特斯拉私有化?據報道,自從馬斯克對外宣稱擬私有化特斯拉以來,外界的壓力就如潮水一般向馬斯克襲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對馬斯克的說法展開調查,同時索取可能支持馬斯克私有化計劃的文件,其中包括對私有化對價720億美元資金落實的證明性材料;之后,特斯拉董事會在公司官網發布聲明稱,表示準備成立一個由少數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與財務顧問審查私有化計劃,并要求馬斯克回避這個過程;同時,特斯拉股東就此遞交了集體訴訟,指控CEO馬斯克涉嫌證券欺詐,對投資人造成嚴重誤導。以上,無論是作為監管機構的SEC,還是公司董事會,質疑反對私有化,都是基于一個共同目的——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既保護大股東的利益,也保護小股東的利益。
特斯拉的仲夏夜之夢,給我國的投資者利益保護帶來有益啟示。我國A股市場,目前對投資者來說,最傷感的莫過于全球市場都在持續上漲,而A股始終震蕩不前。從估值看,2010年以來,標普500、納斯達克100指數分別上漲了156%、297%,而A股最重要的滬深300、中證500全收益指數分別上漲7%、15%,滬深300的估值大約11倍。站在當下A股的估值和自身歷史數據去看,A股的估值處于較低的水平,這意味著,長期來看A股估值并不具備大幅下行的可能,大概率會向上修復。但是投資者的情緒已經降到冰點,這通過A股微弱的換手率可以明顯看出。打垮投資者情緒的重要原因就是:A股投資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以退市公司為例:今年以來,5家公司步入退市公司行列,金亞科技、雅百特一家涉欺詐發行、一家涉跨境財務造假,公司退市,投資者的利益如何得以保護?既然這兩家公司的退市都屬于嚴重違規甚至犯罪侵害投資者,投資者理應得到賠償。然而目前的制度,并無有效保護投資者權益的硬措施。只要企業不主動賠付,退市風險與投資損失基本還是由投資者自己承擔,這對投資者來說明顯不公平。如何改變這種局面,有效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需要對股市制度進行重大改進。
中國資本市場整個市場建設的思路要發生轉變,要從以籌資者為主的思路轉到以投資者為主的思路上來,把二級市場的建設放在一級市場之前,圍繞投資者來進行建設。借鑒英美國家證券市場,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強大的中介機構、發達的社會輿論監督和權威的證券監管機構(如SEC)組成權威有力的社會約束機制,通過《證券法》《公司法》《基金法》《刑法》及大量行政法規、規章共同構建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保護規則體系,使法律機制和相關規則在維護投資者利益方面發揮主要作用,成為我國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這樣我們的資本市場才能得到投資者的信任。
一是完善上市制度,強化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和造假加大處罰,借鑒美國薩班斯法案,加強公司高管信息披露的法律責任,以及外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法律責任,凡是在信息發布文件上簽字、背書的機構和人員都應該承擔相應的刑事和民事責任。
二是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對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勝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嚴格強制退市的同時,推動通過建立“維持掛牌最低標準”,推動上市企業在有能力補償投資者利益的情形下,自主退市。
特別重要的一條是集體訴訟機制。上述特斯拉案例中,指控CEO馬斯克涉嫌證券欺詐的股東代表訴訟發揮了重要作用。股東代表訴訟的作用有兩個:損害賠償、違法行為抑止。從長遠看,股東代表訴訟不僅在于使公司的損害能夠得到補償或追償,更重要的是鞭策和警戒潛在的或可能的責任人,發揮違法行為抑止作用。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對完善公司治理、加強保護投資者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它不僅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更直接保護公司的利益。我國《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給公司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并在一百五十二條確立了股東代表訴訟權,在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了股東訴訟權,這構成了我國股東訴訟制度。但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很少有這方面成功的案例,究其原因不外乎立案難、審判難、賠款難。基于此,監管機構和司法部門要對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實施提供保障。對于股東訴訟,要探索引入集體訴訟機制,解決股東個體訴訟的難度,設立投資者保護中心代表投資者提起訴訟,而其最終的判決結果適用廣大的投資者,以此來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