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佳薇
摘 要:在各項圖書館權利當中用戶權利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情況下,人們開始逐漸重視對于公共圖書館用戶權利規范配置的研究。本文就針對公共圖書館用戶權利規范配置的動力進行具體的探討分析,主要從技術進步與創新拉力,自由、平等與倫理驅動,以及法律政策強力推動三個方面來對于公共圖書館員和權利配置的動力因素進行研究,為公共圖書館的良性運行提供了一份基礎保障。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用戶權利;規范配置;動力分析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和科技水平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隨之而來的,我國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給予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公共圖書館為什么提供了一個傳播知識、強化思想的平臺,其積極性作用不可替代。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圖書館用戶權利是人權當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所說的圖書館用戶權利,簡單來說,就是指圖書館用戶所具有的實際權力,例如知情權、隱私權、借閱權、教育培訓全、用戶捐贈和服務全等。公共圖書館的用戶權力與公民行使法律所賦有的權利息息相關,這兩者之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因此,探究公共圖書館用戶權利規范配置的動力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 技術進步與創新拉力
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我國的許多產業當中都融入了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公共圖書館也是如此。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傳統用戶通過書面來獲取知識的方式,通過移動終端將更多的信息傳遞給用戶,用戶可以更為便捷的實現自身權益,隨之而來的,用戶權力規范配置也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有關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的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料已經逐漸由紙質文件轉換為數字資源,且以數字資源為主要存儲方式,相對于傳統的紙質文件存儲來說,更便于檢索查找。互聯網及物聯網的應用,使公共圖書館轉變為智能書架,圖書館用戶可以通過更為便捷的社交媒體來掌握在線信息,進行在線學習,換言之,我們可以將公共圖書館中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看作圖書館用戶免費獲取知識權利的拓展。
在當前的時代,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的用戶需求,而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恰恰彌補了這一缺憾,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為周密的服務,同時也對于公共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公共圖書館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實現知識的傳播,而技術的創新與進步,促進了知識的轉移。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開展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大面積構建公共電子閱覽室,因此,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就應當充分借助政策的支持,來實現公共文化建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對于用戶的自身權益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3 自由平等倫理等驅動
首先是自由。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權力的認識逐漸加強,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如何保障自身權益已經成為了當前人們極為重視的話題。在公共圖書館的運行過程中,用戶們已經從最開始的被動的利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逐漸轉變為更具主動權和話語權融入到圖書館本身的管理和建設當中,現代化的技術為用戶實現自身權益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在法律所規范的人的行為權利當中,自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同樣的自由在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也是一項最為基本的權利,用戶享受自由利用公共圖書館內的資源服務的權利,而公共圖書館本身具備為用戶提供免費且無差別對待的服務的義務。在公共圖書館當中,為用戶所提供的自由,主要是指知識自由,用戶可以自由地在公共圖書館中獲取知識。這就要求共圖書館對于用戶自由權予以肯定,同時也要求用戶充分的利用在圖書館中獲取知識、傳遞知識的機會。
其次是平等,所謂平等,也就是無差別的對待,無針對性的對待。但我們這里所說的平等不是一味的一視同仁,而是建立在條件平等以及機會平等基礎之上的。有條件平等,就是指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區別對待,但僅允許在合理的限度之內。而平等對待,就是針對不同的人給予同樣的對待,每一位用戶都具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服務的平等是對用戶最基本的尊重。我國政府要求公共圖書館"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因此,在許多特殊的情況下,圖書館可以適當的實行區別對待,為殘疾人構建合理的休息區域等。
最后是倫理。自由平等倫理這三者之間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如果說自由給予了用戶最基本的權利,平等給予了用戶最基本的尊重,那么倫理則維護了最基本的秩序。站在公共圖書館的角度上來看,用戶倫理主要是指用戶在使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之后的反應、認知水平、知識產權等。公共圖書館最為基本的特性就使服務性,因此,公共圖書館應當具備為用戶提供人性化服務的能力。這就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應當為用戶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充分發揮輿論監督職能,從而有效推動用戶倫理建設的進展。
4 法律政策強力推動
首先是法律層面。我國法律對于公民權利給予了詳細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三十八條中明確規定:用戶具有了解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地點、資源內容等詳細信息的權利。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同時具備保護用戶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名譽權、著作權等不受侵犯的責任。公共圖書館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相應的服務政策,對于涉及到用戶隱私信息的服務應當提前告知說明,盡最大程度保障用戶的隱私權不受非法侵害。
其次是政府以及公共圖書館層面。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是政府大力支持的項目之一,而公共圖書館的構建通常是在一定的政策和規章制度的規范下進行的。因此,想要充分保障用戶權利規范的合理配置,就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其一是法律權利的管理。公共圖書館除了應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于用戶提供服務之外,同時還應當建立公共文化需求反饋對接機制,切實傾聽用戶的心聲,采納用戶的批評建議,并以此為規范進行服務的完善和改進。其二是公共圖書館本身。公共圖書館除去維護用戶權利之外,其自身也具備著用戶產生制度約束的權利。用戶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主體,公共圖書館中的各項規章制度都是為了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合理的服務,這一過程中,公共圖書館應當切實做到將權利與義務融合統一,通過完善獎懲措施,加強專業培訓,來促進館內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團隊榮譽感以及奉獻精神,要求每一位館內工作人員能夠規范好自身的服務行為,通過構建完整的考核體系,來對于每一位館內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進行考量,保障用戶可以在公共圖書館內實現其自身權益。
5 總結
綜上所述,公共圖書館建設已經成為了政府大力推進的項目之一,公共圖書館用戶權利,規范配置的動力分析不是一個單一的工程,這就要求有關企業在進行用戶權利,規范配置時應當充分遇到個像外界因素對于圖書館發展產生的影響,立足于社會發展實際,為保障用戶權利,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起到良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徐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關鍵趨勢,面臨挑戰和重要技術——基于《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5圖書館版》的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7(2):26-32.
[2]李清,侯榮理,倫理道德的層次結構與圖書館職業倫理建設的系統性[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7(7):144-148.
[3]高冉,符紹宏,大學圖書館信息倫理困境及解決方法初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3):20-24.
[4]張鐵道,吳亞婕,王俊穎等,《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4圖書館版)》——未來圖書館就在你的指尖[N].中國教育報,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