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中政
摘 要:藏品作為博物館立足的根本,需要博物館管理人員花費很大時間精力不斷加強對其保護力度,創新管理手段,使被珍藏的藏品發揮其自身價值,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明做貢獻。本問以南寧市博物館為例,簡要分析其自身存在管理問題,并對其管理工作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對策。
關鍵詞:博物館;藏品收藏;管理
博物館藏品是博物館內部依所搜集并經過鑒選符合入藏標準,完成登記、編目等入藏手續的文物和自然標本,它作為國家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是研究人類歷史發展的有效線索,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對博物館藏品進行保護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對藏品的利用,入過對藏品保護過度,只是將珍貴藏品藏于庫房,那么藏品的價值再高,也無法得到體現。南寧市博物館有幾件戰國時期的青銅寶劍為其鎮館之寶,下面本文通過其博物館的管理缺陷思考,提出對其藏品進行科學化管理的幾條相關建議。
1 博物館藏品管理常見問題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管理工作不規范
博物館藏品保護與管理是一件要求非常細致的工作,需要在入庫時對藏品嚴格地按照接收、鑒定、登賬、編目、入庫、建檔、保管、提用、統計、注銷等工作程序對藏品進行登記管理,然而很多博物館由于疏于管理,并沒有按照這一系列工作手續進行,甚至有工作人員為了應付上級領導而隨意填寫登記卡的現象,如果在入庫時資料填寫就存在問題,將會對之后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其次,時博物館藏品的安全管理問題,管內藏品由于自身的珍貴性,需要配備大量安保人員進行提醒和監察保護,保證管內人員按照安全操作提取藏品和避免藏品丟失。
目前,博物館藏品管理和保護的條件較為落后,無法提供藏品需要的相應溫度、濕度條件的庫房,防水、防潮、避光效果不好,庫房與庫房之間統一管理,沒有差異性,沒有結合藏品的質地和種類級別對藏品采取專門的保護和管理措施,導致藏品在這種條件下容易受到損壞,難以發揮自身的真正優勢。最后,博物館內藏品保護和管理技術與西方國家比相對落后,難以跟上時代潮流,部分地區博物館仍舊采用圖片與文字說明的方式展示藏品信息,工作效率低,耗時長。
1.2 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低
新時期博物館管理手段需要提升,相應的,管內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素養等都必須有相應的提升。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管內管理人員思想認識水平和綜合素質不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他們對博物館內藏品的相關知識結構不完全,沒有經歷過專業的學習和輔導,知識范圍受限,無法正確理解和掌握學科間的交叉引用,不能熟練掌握藏品管理和藏品保護的相關專業知識,細致管理和養護工作也存在不足。其次,管內的人才結構不合理,博物館作為非營利組織,在資金上存在一定限制,資金的大部分花在了日常管理和運營方面,對于人才引進還存在很多的工作性質和報酬上的限制。由此導致了博物館內人才斷層與結構不和諧的現象,館內高層次、高素質、高學歷等綜合素質強的人少之又少,阻礙了博物館的正常發展。最后,管理人員技術水平和思想水平受限,在網絡化時代,很多博物館都開始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管內工作進行革新,而管內工作人員卻存在著而計算機技能上的問題,跟不勝信息化時代博物館建設的需要,阻礙了信息資源的開采和利用,館際互借等工作也難以進行。并且很多工作人員的保護意識強,服務意識弱,對藏品服務大眾的根本目的認識不足,工作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拉低參觀者的服務體驗感,對博物館的長期發展極為不利。
2 提高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完善博物館制度管理體系
完善手續是做好各項管理工作的基礎,首先必須嚴格按照接收、
鑒選、登記、編目、入庫、保管、提用、統計和注銷的程序對藏品進行入庫管理。在科學完整的工作程序中,必須明白每一個環節的目的和意義,比如鑒選,指的是在入對庫前通過專家對文物的外形和內涵識別真偽,斷定其內涵和價值,對真偽文物進行區別處理。每一個程序都有其意義和必要性,都是博物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須科學確立管理程序,為藏品的規范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打好基礎后,應該對部分珍貴藏品設置專門的安保人員,尤其于節假日前后等參觀高峰期,將藏品分級別進行區別管理,為珍貴藏品設置專門的房間,設置科學環境保證其完整性,如百色市田陽縣博物館青銅短劍館藏(圖1-4)。戰國蓋首云紋一字格銅短劍,通長27.99cm,劍身長21.12cm,刃寬5.89cm,格長10.96cm;戰國空首變形人面紋一字格銅短劍,通長28cm,劍身長20cm,刃寬4.5cm,格長8.5cm;戰國空首一字格銅短劍,通長26.44cm,劍身長18.39cm,刃寬4.55cm,格長9.4cm;戰國雙環首云紋銅短劍,通長24.2cm,劍身長13.8cm,刃寬4 cm,格長4.1cm。
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已達到鼎盛時期,鑄造出來的劍在形制和工藝等方面都已達到最高的水平,吳越地區鑄造的劍精致耐用且極為鋒利,名揚天下。戰國青銅文化在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豐富了我國青銅文化的內容。所以,百色市田陽縣博物館青銅短劍館藏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見證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需要管內管理人言引起重視,謹慎管理。基于此,為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摸索一套適合自己博物館的規章制度,將責任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身上,并用獎懲制度激發其主動性,獎勵能力突出、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工作人員,對于忽視和違反藏品管理規章制度要依法進行處罰,保障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進
2.2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和相關思想認識
人是活動的主題,博物館管理員要跟上網絡環境下的發展潮流,滿足社會和大眾的需要,做好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就必須在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上對自己有較高要求。第一,博物館可以對管理人員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培訓,在學歷和專業水平上有所提高,讓他們對工作具體流程有更深的認識,能更好地適應信息化工作方式,跟上時代的步伐。此外,要在博物館管理工作人員中展開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這種使命感下,管理人員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人格品質上有所提升,提升博物館整體氛圍,這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也更能激發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主動性。
2.3 對藏品實行科學建檔和信息化管理
當前是數據化的時代,對博物館藏品進行信息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時代發展潮流的趨勢所向。藏品信息化即利用網絡技術平臺,在藏品數據信息庫建立的基礎上實現藏品檔案數字化建設,并在此過程中簡化和優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所以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要建立統一的博物館信息資料庫,與此同時,保證數據庫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對已注銷的藏品及時刪除病增添新的產品內容。此外,博物館自己的官網建設一定要過關,在博物館相關信息開放的網站上工作人員要及時了解相關動態,對訪問者有所回復,尤其是在節假日前后,要提供網絡訂票服務,以緩解排隊買票的擁擠局面。最后,不能忽視博物館藏品的本質目的,是為了能讓現代人有所利用,因此,在遵守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建立開放、靈活的管理制度和服務模式,采用現代化網絡技術手段,提高藏品利用率,發揮起社會價值。如在對出土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成分進行研究,可以發現西周時的青銅劍錫含量在 11%左右,不含鉛或者含量很少;到了春秋時期,劍的含錫量在 11%~14%之間,而鉛的含量在 4%~13%左右;戰國時期,劍的錫含量在 14%~19%之間,鉛的含量減少,在 1%~7%之間;秦代青銅劍錫多鉛少,含錫量高達 21%,含鉛量約 2%;西漢時期,青銅劍的錫含量在約 13%左右,鉛含量約 1%,錫鉛都在減少。這樣一份數據體現了時代特點,對西周時代的經濟、政治環境分析時都可以加以利用,也可以為地理學家地質相關研究提供證據和證明材料。
參考文獻
[1]關勃.基于做好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的討論[J].黑龍江史志,2013,(13):180-181.
[2]黃友清.如何做好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J].大眾文藝,2011,(08):282-283.
[3]趙婭麗.淺談博物館藏品的管理保護和利用[J].黑龍江史志,2014,(19):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