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獎:《戲曲動作的美學分析》
宋曉龍(昆明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今天接到貴社通知,在各位專家的評審下,我所寫的論文《戲曲動作的美學分析》榮獲了二等獎,心情非常的高興與激動。首先非常感謝各位專家的辛勤評選,其次,更要感謝戲劇之家雜志社給予了我這個平臺,讓我能跟很多優秀的學者一起交流學習。戲劇之家雜志社不僅僅是個學術交流的平臺,我覺得更是擁有著一份情懷的優秀期刊。當前,由于時代的發展,各種傳媒藝術異軍突起,電影電視藝術更是占據了人們的生活,傳統文化戲曲則顯得力不從心,被新媒體藝術擠壓的空間越來越小。中華戲曲文化源遠流長,曾一度影響著平常百姓乃至王公貴族的精神生活,被奉為“國粹”,但是,今天傳統文化越來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極力地吶喊而又無法贏得人們的關注,這是文化之殤。未來的社會不論如何發展,都不應該丟失我們祖宗留下的寶貝,他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不斷發展而來的,承載著人們太多的歷史與記憶。當今的中國日益強大,證明我們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我們也有能力講好自己的故事,經典永流傳,我們一定要將經典不斷地傳頌給更多的人,戲曲藝術,是集音樂、舞蹈于一體的綜合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需要每一個中國人去發揚,戲劇之家雜志社承擔起了自己的一份責任,讓更多關心、喜歡戲劇事業的人擁有了一個交流的平臺,讓我們無限尊敬與感激。今后,我將繼續努力,不斷學習戲劇之家發表的每一位優秀作者的論文,為戲曲藝術的發展增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二等獎:《宮崎駿動畫電影中魔女形象塑造發展研究》
方 舟(江蘇師范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
《戲劇之家》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部署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導與理論研究的藝術類專業優秀理論期刊,同時是廣大學者“發聲”的重要平臺,也是引導學術方向的主流媒體。
今年五月我收到了《戲劇之家》寄來的二等獎證書,實屬意外之喜;作為一名大三的學生,《戲劇之家》能廣納作品,認真審理,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展翅”的平臺;而本次的“華師科技杯”評選是扶持也是認可,感謝每一位參與策劃的人員,感謝每一位伏案篩選的評委,您們辛苦了!
同時在這里還要特別感謝我的指導老師——苗新萍教授,本篇論文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國產動畫電影中民族傳統意象創作與傳播研究》的研究成果,作為一名大三的學生,理論體系還不夠成熟,觀點尚不明晰,筆觸也尚顯稚嫩;苗老師給予我相當大的鼓勵與幫助,在一次次與老師共同“推敲”與“打磨”下論文才初具雛形。
最后,我想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談一點想法,雖然此篇是基于日本宮崎駿電影進行研究與深探,但實則更希望能以此為鑒,為中國國產動畫的燦爛前程貢獻一絲光與熱;希望有一天國產動畫電影能漂洋過海走向世界,中國的傳統意象能夠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以動畫為媒,重獲新生,跨越種族、跨越國界,經久不衰,我想這就是當初申請課題撰寫論文研究全部的出發點與意義。
由衷祝愿《戲劇之家》雜志可以越辦越好!
三等獎:《凝固時空的幻夢——淺析《路邊野餐》中的長鏡頭》
冉 平(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很高興能在論文評比中獲獎,在這里首先要感謝《戲劇之家》授予我這份榮譽,感謝編輯老師的指導和辛勤付出。當初將論文發送出去時,我心懷忐忑,完全不知道自己這篇可以被稱作“拙作”的文章將會有怎樣的結果。編輯老師會認真看這樣稚嫩的文章嗎?那些有些淺顯的觀點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嗎?在這些想法的包裹之中,我開始焦急地等待回信。沒過多久,我就收到了稿件被錄用的通知郵件。記得我當時懷著喜出望外的心情反復閱讀了那封短短的郵件。逐字逐句地檢查了郵件地址和發件人信息。確信是真的被錄用之后,我聯系了編輯老師。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開始了文章的修改。
最終,我這篇論述電影《路邊野餐》的論文在《戲劇之家》2018年第12期上刊載了出來。拿到雜志的那一刻,我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因為這是我發表的第一篇論文,是對我那段反復觀看影片,分析鏡頭,揣摩文字的寫作時光的回報。至于最后能夠獲得三等獎,則更是一個意外之喜。雖然我再回頭看我的文章時,仍能發現很多的不足和能夠完善的地方,但這個獎卻給了我勇氣,讓我能夠繼續在學術上耕耘。
這篇文章是我學術研究之路的一個起點,能夠獲得這個獎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肯定,它將激勵我朝更廣闊的學術領域奮進。最后,再次感謝《戲劇之家》雜志社,愿貴社越辦越好。
三等獎:《清初女詩人、劇作家張蘩考論》
郭 浩(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俗話說“人生如戲”,但是“戲”有編劇,戲中的人物性格、情節發展、戲劇沖突總歸要“行走”在編劇(戲劇之“上帝”)所安排的軌道上。然而,現實之人生卻處處充滿驚喜。前些日子,突然收到《戲劇之家》編輯部寄來的獲獎證書,心里一半驚喜,一半狐疑。自己發表在《戲劇之家》2018年4月的《清初女詩人、劇作家張蘩考論》一文竟獲得了當月“全國優秀學術論文評比活動”的三等獎。于我——一個碩士研究生而言,是莫大的肯定與鼓勵,真的是一大驚喜。狐疑的是,貴刊將這一殊榮頒發給初出茅廬的“小字輩”,讓我誠惶誠恐,覺得不可思議。畢竟,《戲劇之家》在戲劇戲曲學領域是知名學術期刊,每一期所刊發的論文,學術水平之高,望塵莫及——不是學科領域專家教授的大作,便是一流高校博士生的學術成果。獲獎,我從不敢奢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足以證明《戲劇之家》絕不排資論輩,評選是公平、公正、公開的。
《清初女詩人、劇作家張蘩考論》是我碩士畢業論文的一部分。這篇考論加入了一些新材料,使得張蘩——這一清代女性戲劇作家的生卒年得以確定,生平交游輪廓變得清晰。通過一系列史料文獻的比對、考證,我發現其唯一存世的《雙叩閽》傳奇極具“時事性”特征。曾經,抱著嘗試的態度,我將拙作投往《戲劇之家》。如今,文章不但已發表,還獲得了意外的殊榮。我的內心,唯有感激。在此,感謝主辦單位——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感謝《戲劇之家》編輯部的老師們。這項榮譽,讓我在學術研究初期獲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動力,我也將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進。祝《戲劇之家》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