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成
摘要: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新的互聯網經濟將傳統的TOB業務變革成TOC業務,物流服務供應鏈的核心企業,通過對物流服務供應鏈上企業的物流能力集成來提高流通力,物流服務供應鏈本質是物流能力的增值鏈,是對物流資源的整合和共享,物流企業的流通力實際上是服務供應鏈上物流企業的服務與增值能力的融合,創造出1+1大于2的效果。
關鍵詞:供應鏈;物流企業;流通力
1 互聯網+時代下的物流企業
物流是一個需要不斷實踐探索、不斷改進完善的傳統行業。因為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和商貿經濟的不斷變化,物流行業持續不斷地自我革新。在我國快遞市場中,中小物流企業數量多且增長速度快。目前,我國所有的物流企業中,大約九成以上為中小型企業,規模小,設備不齊全,物流成本高,利潤低,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就處在變革、機遇和困難交織的物流快遞企業如何應對這種局面進行一些探討。
2 互聯網+時代下的物流企業的流通力
2.1流通力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物流企業必須相互聯合,構建自己的競爭力,構建自己聯合體的流通力。流通力是什么?就是流通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從區域角度說,流通力是指一個區域吸引外部資源、內部運轉及輸出物資、資本、信息等的綜合能力,體現區域流通力的指標很多,但最為直接地體現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貨幣流通速度、物流配送能力、商品信息傳播速度等指標上。從流通力的角度來看,物流是整個城市流通力的基礎。沒有高效的物流網絡和物流服務水平,區域流通力就不可能充分展現。相反,有了發達的物流基礎,則有可能形成萬商云集、貨如輪轉的商貿中心。在歷史上,鄭州、武漢等內陸物流樞紐城市和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莫不是憑借著物流為基礎,優越的區位地理優勢發展為商貿中心。在微觀物流下,物流企業的流通力可以定義為:物流企業在構架物流供應鏈的基礎上,企業提供及時、準確服務的能力和服務增值能力。
2.2 物流企業流通力的構造思路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單獨的倉儲+運輸服務獲取的利潤空間越來越薄,第一梯隊的物流企業,開始依靠更多的增值服務獲得利潤空間。互聯網+時代將以C端驅動為核心,以信息替代庫存,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新型的互聯網商業,帶動了個性化的定制消費+O2O的體驗,這將催生小批量、多批次、高頻率的物流服務需求,B2B的物流服務一定會落寞,隨之而來的是快遞、零擔的需求遞增。當然隨之而來的是物流服務模式的變革。物流上游商業因互聯網思維而加速發展,物流企業若還不快速轉型和創新,市場的淘汰是無情的。應對互聯網+帶來的挑戰,大型物流企業最初常常采用加盟模式,因此社會化運力整合在前些年快速興起,現在通過構建物流信息平臺和服務供應鏈對運力整合,這給當前的物流行業帶來巨大商機。
物流企業的流通力可以通過物流服務集成來提高,即在服務供應鏈的基礎上,由物流服務供應鏈的核心企業,通過對供應鏈上物流服務企業物流能力的集成來實現,強調物流能力是物流供應鏈的一條主線,物流供應鏈本質是物流能力的增值鏈,物流服務供應鏈本質上是對物流資源的整合和共享,物流企業的流通力實際上是它們的服務與增值能力的融合,創造出1+1大于2的效果。因此物流企業流通力包含良好的服務能力。
3 物流企業良好的服務能力
物流企業良好服務能力包括及時、準確的送達服務和顧客對服務保持較高的滿意水平。貨物(快件)要快速、準確送達,收貨屬于基礎環節,貨物中所貼 RFID標簽中的信息并實時傳輸給管理平臺;在分撥中心,靠人工記憶分揀,分撥中心分揀員變得非常核心,他們通常需經過半年培訓才能上崗,一個大型分撥中心網點,會有200名以上的專門處理分單信息的分揀員,這類員工在“雙十一”這類大促的時候很難大量招聘,所以每逢大促,快遞企業時常因人手不足導致快件積壓。菜鳥網絡透露,正在同中通快遞、圓通快遞試點大數據路由分單合作,以替代快遞公司分撥中心的人工憑記憶分單,傳統快遞人工分揀每個包裹需要3~5秒的時間來判斷下一個路徑并進行分揀,快遞公司啟用大數據路由分單后,只需1~2秒即可完成這個動作,此舉措將提高50%的分揀效率,未來會在主要快遞合作伙伴中推廣。
在一二級節點間運輸時,物流公司在每輛配送車輛上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而且在每件貨物的包裝中嵌入RFID芯片,通過芯片物流公司和客戶都由網絡了解貨物所處的位置和環境。同時在運輸過程中物流公司可根據客戶的要求,對貨物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調配,實時全程監控貨物,防止物流遺失、誤送等,優化物流運輸路線,縮短中間環節,減少運輸時間。通過貨物上的芯片,裝載時自動收集貨物信息,卸貨檢驗后,用嵌有RFID的托盤,經過讀取的通道,放置到具有讀取設備的貨架,物品信息就自動記入了信息系統,實現精確定位,縮短了物流作業時間,提高物流運營效率。
在物流運輸的末端,采用o2o的模式,聯合物流企業,物流管理平臺認證的司機、本地物流企業、加盟的物流網點,在配送端尋找合適位置的司機或其他人員來配送,發貨時客戶可以智能搜索周邊經過身份認證快遞員,調度快遞員及時上門取件。為避免快遞欺詐,上門快遞員需出示認證照片。許多物流信息平臺也支持多家快遞公司下單,發件后可調度圓通、申通、國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上門取件,當發件人周圍沒有快遞員時刻對接各家快遞公司總部發單系統,由快遞公司電話協調快遞員取件。以順豐、百世為頭的快遞企業已經陸續在移動互聯上實現了創新,將服務與APP、微信結合,變革傳統物流的運營服務模式,贏得了較高的客戶體驗。
4 增值服務盈利能力
馬云在阿里上市頭一年(2013年)高調啟動菜鳥物流平臺,物流對于大型平臺電商企業有著不言而喻的戰略價值。但是諸多物流企業對行業價值的缺乏認識,經營者的思路大部分處于被動服務角色,從運營中獲取微薄的利潤。2014年靠傳統的價格差價盈利的物流企業越來越少,物流企業靠增值服務盈利成為必然趨勢。其實商業本質上有共通性,肯德基主要不是靠賣雞腿賺錢的,靠的是他龐大的商業地產盈利,物流業也不例外。
從2013年美國倉儲企業20強的業務內容來看,單獨的倉儲+運輸服務獲取的利潤空間越來越薄,這些排名靠前的企業,都是依靠更多的增值服務獲得利潤空間,2014年的中國物流企業必然向這個方面發展,未來的物流企業本質上都是提供綜合的供應鏈服務,增值服務盈利是主流趨勢。物流企業作為乙方,通過提供物流服務獲取微薄的利潤,其實物流作為商業通路,擁有重大的營銷和數據價值。這是互聯網時代唯一能面對客戶的群體,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這里蘊含這重大的大數據分析和精準營銷的價值。過去數十年,中國的物流企業壓根不重視物流數據的價值,不管是每一個包裹、還是每一輛卡車,每一個時間段的動態信息都會與成本、時效、KPI數據相關,這些動態數據背后蘊藏著商品的流通動態。通過動態可以實現海量的數據分析,這些數據不僅用于物流運營管理,而且可用于消費者需求分析。未來的供應鏈是數據驅動的供應鏈,信息逐步代替庫存,C2B模式的驅動,更需要數據為核心。
參考文獻:
[1]何耀宇,呂永衛.物流服務質量影響因素與顧客忠誠度[J].中國流通經濟,2012(7):79-82.
[2]范秀成.交互過程與交互質量[J].南開管理評論,199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