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世巍
摘要:本文從航材角度研究航材管理對飛機故障發生的重要影響。提出維修單位必須加強航材質量管理,包括對返修件可靠性進行監控,以及對航材維修單位的質量審核。通過此項研究,希望達到的目標是維修單位能夠采取措施提高航材保障率和航材返修質量,以提高飛機的維修質量。
關鍵詞:航材;返修件;質量
隨著國內民航業的蓬勃發展,航空公司機隊規模迅速擴大,國內民航維修業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行業的進步和發展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細化和完善。近年來,航空公司對飛機維修質量關注的焦點主要放在一線生產部門,如航線維修和定檢維修,以及相關的各類維護工作。但這遠遠無法滿足行業對飛機維護質量的提升要求。而要進一步提升飛機維修質量水平,就要從深層次對維修差錯,二次故障進行調查。其中,航材做為一個重要的環節,需要我們去認真研究。航材保障不及時,航材質量不合格是導致航班延誤,排故不徹底的重要原因,嚴重影響飛機維修質量[1]。
本文主要從航材保障管理,返修件的質量監控與管理,部件維修企業質量審核三方面進行論述。
1.航材保障管理
航材庫存結構,由庫存航材的品種、數量和質量等參數構成。優化航材庫存結構,首先要改變航材儲備結構不合理的狀態。航材庫存結構一般采用航材保障率來衡量[2]。對某時間段航材保障率進行計算:E=(N-M)/N×100%。N是領件次數,M是缺件次數。可見,航材保障率是一段時間內航材是否能夠及時滿足需求的概率。為了提高航材保障率,在航材保障經費一定的情況下,使采購數量與需求數量盡可能匹配,才能取得最高的航材保障率,這就要求對航材消耗率進行準確預測[2]。
建立有效的航材AOG系統作為補充。由于飛機系統部件繁多,故障復雜。即使庫存結構非常合理,也可能發生難以預期的航材需求。對影響飛機放行的重要部件,航材部門要能夠做到AOG快速保障,采取的方案有航空公司之間航材共享,與廠家之間簽訂AOG協議,向其他維修單位租借航材等。
總之,航材保障系統的工作對一線生產中飛機故障的順利排除,航班正常運行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返修件質量管理
作為飛機維修產業鏈的上游,部件維修不僅所占比例大,而且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后果嚴重。如果將存在質量缺陷的部件作為正常件裝機,不但給維修人員帶來困擾,而且還造成飛機系統故障,影響航班正常,觸發可靠性報警。所以說部件維修質量應進行更科學、更規范、更有效的管理[3]。
據統計,某航空公司2016年A320機隊21章空調系統共發生二次故障32起,其中航材質量原因12起,占比37.5%。航材質量原因的判斷方法為,在一個二次故障處理周期內,即20天,再次出現因更換上的航材問題導致的相同故障再現,判斷為航材質量原因導致的二次故障。
從航材履歷來看,產生問題的絕大部分都是返修件,這些導致二次故障的返修件TSR只有幾小時至幾百小時之間,嚴重影響附件可靠性,降低附件MTBUR水平。由此可見附件維修質量對于航線維修、對于航空安全有著直接和不容忽視的影響[4]。返修件質量對系統可靠性,部件可靠性,二次故障率及航班正常性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針對目前返修件質量過于差的情況,提出以下意見。
可靠性管理程序中對返修質量差的附件進行監控和管理。具體實施方案為:由可靠性管理系統對返修件的TSR進行監控,對返修后使用時間TSR小于100飛行小時或18個月內經過3修理,每次使用時間都小于1000飛行小時的附件進行處理。
(1)對返修件維修質量進行調查,查找故障原因。在保修期內發生故障,向上次送修的維修單位提出索賠要求[5]。對于內修件,建立內修件質量責任體制,加強部件維修質量管理。
(2)返回原廠進行深度檢測維修;
(3)建立嚴格的航材修理檢驗制度,加強返修件入庫時的質量檢驗,督促部件維修單位不斷提高維修質量。對于有技術能力進行監測的航材在入庫前進行檢測,或者委托有資質能力的機構進行檢測。
(4)對處理后的部件進行持續監控。如發現質量依舊不過關,采取退回原廠或報廢處理。
3.嚴抓航材維修企業的質量審核。
航材維修相對航材采購來說,成本低、周期短,因此,提高航材維修質量是提升飛機完好率的有效途徑[2]。
對眾多的國內航材維修企業而言,特別是中小型及地區型的航材維修企業,相比國外成熟企業,他們起步晚,維修能力差,資金力量薄弱,而要與實力雄厚的大企業競爭,勢必會降低維修成本,導致維修質量難以保證。為了突破國外成熟維修企業控制的技術及專業壁壘,國內維修企業會采取使用自制設備,使用國產測試平臺,自編技術工卡,維修方案等一系列方法。這就要求航空公司對國內廠家按期進行現場審核,嚴抓航材維修企業的工作,如自制設備開發,使用前的論證評估授權,工作單的編寫及維修方案評估等。
加強對航材維修單位人員進行審核,由于國內小型航材維修企業維修人員缺少民航專業知識和飛機系統培訓,航空公司質量審核必須嚴格檢查維修人員資質是否滿足要求,是否具備工作授權。
完善航材送修廠家評估體制,運用科學評估方法,建立廠家積分平臺,從送修質量,次數,維修效率,索賠,經濟性等方面進行打分,選擇綜合評分高的維修單位進行維修。
應當加強航材送修的跟蹤管理。必要時對重要部件派人員到維修廠進行現場監督,對修理質量進行把關。
4.結束語
本文從航材管理角度出發,闡述了維修單位航材保障的重要性,并提出返修件質量管理方案,對返修航材質量不達標情況進行調查和索賠,并加強對部件維修廠的質量審核。最終目標是在故障發生時能夠高效地排除故障,降低飛機故障對航班正常的影響,提高航空公司的航班正常性。
參考文獻:
[1]胡勇,鄭金忠,高雙峰.航材供應鏈保障模式研究[J].物流技術, 2004(11):113-115.
[2]孫偉奇,李麗,周斌,等.從航材保障角度看如何提高飛機完好率[J].價值工程,2017,36(3):251-252.
[3]徐錦程.A320飛機空調系統常見故障分析與處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5(18):223-223.
[4]馬陸峰.我國民用航空航線維修的勞力工時分析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5]劉文.周轉件送修與索賠風險控制[J].中國民用航空,2015(10):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