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翔 杜尚坤
摘要:國產動畫一直有著固定的受眾群體,尤其是伴隨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長,而國產動畫角色設計質量的良莠不齊,使得動畫在品質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本文主要針對動畫教育中角色設計特性進行了探討與分析,旨在為后續相關人員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動畫;動畫教育;角色設計
前言
動畫是一種具有針對性的受眾媒體類型,它利用擬人、夸張等各種藝術表現手法,將所傳達的內容具體化,使受眾群體更容易接受。以動畫為平臺展開教育,其產出質量則為整個動畫所能夠體現的核心內容,動畫中的各種角色,直接影響了受眾群體對動畫的整體理解。要了解動畫中的角色,還得先從動畫教育進行闡述,角色是教育的載體,角色設計需要承擔教育責任,來做好示范作用。
1.動畫教育
動畫融雜了多學科,以視聽技術傳遞“真善美”,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直接影響了受眾尤其青少年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果將錯誤、不清晰的理念傳達給受眾,那對其精神傷害是非常嚴重的。隨著國內動畫產業的深入發展,通過動畫來實現教育意義的過程必須科學化。
1.1新媒體技術下的動畫教育
高新科技、新媒體帶動了動畫發展,拓寬了動畫的傳播途徑[1]。傳統的動畫教育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傳播途徑單一化。主要通過廣播、電視等形式來呈現;(2)各種教學資源落后。不論是上層的教育理念,還是底層的教學設備,包括關于動畫教育的各種教材內容都比較落后,并且教學模式刻板,教學內容缺乏吸引力;(3)上層管理者對動畫教育的意識不到位。部分地區對于動畫片進行教育的意識仍然處于初級,認為角色動畫僅僅是娛樂大眾的媒體,這種意識很明顯在新媒體時代下已經屬于落后的聲音。
如今,國內經濟發達,各大院線的動畫影片也開始逐漸出現,并成為人們熱捧的影視形式之一。可見這種虛擬化人物形式的動畫媒體深受廣大群眾的熱愛。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發,3D技術也逐漸成熟,3D動畫也逐漸成為時尚之一。這些對傳統動畫教育提出了技術性挑戰。
1.2學科化的動畫教育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針對青少年的學校教育仍然是學科化教育。比如歷史學科,單純的教材無法直觀地呈現歷史宏大場面,而通過動畫來表達則顯得非常簡單。語文學科利用動畫同樣也能生動形象,通過動畫中的音頻來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詩歌。由于動畫本身綜合了美學的藝術元素,利用這一優勢,可以完美地傳遞關于音樂、美術等藝術類學科的知識。
1.3動畫中的倫理教育
社會教育中,要求人們行為規范、品行端正。動畫以“寓教于樂”的表達觀念,將含有倫理的學習內容和娛樂相結合,培養受眾的集體意識、愛國意識、合作精神等[2]。例如,2017年于美國上映的《尋夢環游記》中,通過主人公追求音樂的夢想,來表達親情的含義。其中的場景設計、人物形象、背景音樂、臺詞語言也是包含著獨特的墨西哥文化。動畫片中如果含有低俗、暴力、色情等內容,均是不符合倫理教育的,是必須批判的[3]。
2.角色特性服務于教育目的
動畫中的人物設計、形象在表現出美感的同時,也要達到特定的教育目的。2.1動畫角色設計的創新性
動畫中的角色體現了創作者對于動畫的態度,角色的創新意味著獨一無二性和不可替代性。這種唯一性主要體現在:角色性格、作品中角色的獨特性。
在同樣的動畫中,角色形象設計需要具有獨特性,需要綜合動畫的故事內容、時代背景等,原創設計角色的肢體動作、語言、外貌等。比如在《喜羊羊與灰太狼》中,喜羊羊和美羊羊的角色設計便不一樣,而且每只羊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性格特征,聰明的喜羊羊、美麗的美羊羊、懶惰的懶羊羊、溫暖的暖羊羊,這些性格來自于人類,設計者將其賦予這些虛擬角色,使它們具有生命和現實意義。脫離動畫劇本,單獨的角色也應該具有獨一無二的特點,角色們的服飾、顏色、線條均是不同的、唯一的,每個角色都是有生命的,即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兩片相同的葉子。
2.2動畫角色具有的多元性
國家不同,文化不同。一片土地所承載的文化含義不同導致動畫角色設計一定是有差異的。動畫里的各種設計也是需要考量地點、時代背景等差異。比如比較美國文化、日本文化、中華文化,了解到美國文化倡導英雄主義,拯救地球是美國動畫的主題,中國是個和為貴的國家,而且中國是的是世界上歷史唯一沒有斷代的國家,因此中國紅、歷史題材的動畫在國產動畫中時有出現。日本是一個隱忍而又喜歡挑戰的國家,所以日本的動畫皆以冒險和主角自身的成長、升級打怪分不開。角色的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合導致了角色設計的多元化。
地域不同,動畫設計形象也不同。我國的民族性導致了角色設計的多元化。要考慮到民族語言的設計、服飾、民族活動等等。尤其是民族的服飾特點,它表現出了其角色所處的地理位置。例如新疆維吾爾族的服飾特點是色彩明澤、紋飾多樣繁復、各種款式的花帽,男性主打藍色,女性主打紅色。傣族的服飾中,女性主要是圓領窄袖、筒裙,多通過衣服來展現身材的曲線。因此在動畫中的維吾爾族角色服飾不能脫離這種活潑的特點,還包括角色旁邊設計幾串葡萄在豐富其場景。設計者創作時不能忽視這種民族性,甚至還要注重突出這種穿衣風格,來表現民族性。
2.3動畫角色的局限性
動畫中的角色受限于各種因素,包括所要傳遞的文化、創作者的三觀和動畫所要傳遞的三觀等等。角色呈現得不僅僅是刻板的劇本內容,隱藏展現地還有編劇的文學功底、美工的審美、創造者是否考慮到了受眾群體、背景音樂的選擇合理,這些均會在動畫作品中體現。其中,創造者的技術能力有限導致人物形象無論是功能還是設計上都不完善的這種情況,也會限制動畫作品的質量和人物角色的設計。其次,市場的態度也對動畫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2.3.1受眾群體對動畫角色的限制
受眾群體不同,對于動畫角色的各方面接受程度便不同。例如兒童在色彩方面,只能區分色彩明艷的顏色,紅色、綠色、藍色等基礎色,因此在創作的時候,盡量使用RGB色來設計人物形象和場景;兒童的理解能力還不足以理解畫外音時,設計者設計臺詞時應直白,兒童無法區分是非時,動畫要及時提醒,比如“此行為為危險動作,切勿模仿”等字樣。
受眾群體主要為青少年時,可在角色上添加親情、友情等含義,角色通過青春期的成長體味校園、家庭、社會的感情和煩惱。使用色彩可復雜。
2.3.2創作者的專業技能
3D動畫也在各大媒體平臺普及,如果創作者的技能有限,就會使角色設計粗糙、質量低下。計算機掌握水平、導演、編劇的創作水平直接限制了動畫角色的設計高度。
2.3.3市場態度
雖然市場代表了隨機性,但是也體現了主流追求。市場的選擇可能會淘汰人們不受歡迎的動畫,其相應的角色也隨之淘汰。而且一般的動畫制作不是一個人完成的,而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成果,因此需要團隊付出巨大的成本才能完成這一動畫,而成本收不回則面臨破產。
結束語
動畫中的角色設計需要考慮許多的因素,只要滿足了各方需求,角色才會飽滿生動。動畫角色設計既有開放性又有局限性,把握設計規則,提高動畫角色設計的質量,則是其發展和前進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王睿,成均保.新媒體背景下科普動畫教育發展研究[J].青年記者,2018,14:122-123.
[2]張麗片.動畫片的倫理困境及其超越途徑[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78-80.
[3]吳艷.動畫批評融入動畫教育的思考[J].新聞傳播,2018,03:74-75.
基金項目: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4BAH09F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