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相結合所創造的經濟效益持續增長,國際上對科技創新所能帶來的價值越發重視,于是建設科技強國,實現人才競爭成為了各國未來發展戰略規劃。本文中將以高新區為研究對象,針對人力資本生態擬合對科技創新績效的影響效應展開研究,并提出具體的建設方案。
關鍵詞:高新區;人力資本;科技創新績效;生態擬合
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最不能缺少的便是人才,由此可知人力資本對科技創新具有推動作用。那么,本文現就針對高新區的人力資本生態擬合從多角度展開分析對影響科技創新績效的因素進行研究,并為實現科技強國提出具體建議。
1高新區人力資本生態擬合對科技創新績效的影響
將高新區科技人力資本所處的整體環境對比自然環境當中的生態系統可知,他們都可大致分為生物群落以及具體環境。因為我們對自然生態的結構較為熟悉,故而現通過對比來分析高新區的人力資本生態擬合。生態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傳遞的過程,并且不斷循環,從而使得生態系統始終保持其功能上的整體性,這與人力資本生態擬合具有高度相似性。
高新區人力資本擬合對科技創新績效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能量間的傳遞和流動
對比自然環境,科技人力資本所處的環境內部依然具有能量間的傳遞和流動。高新區的建設主要是由于國家的扶持、地區的經濟實力增強以及國際化環境的作用,使得高新區生態系統中聚集了大量的高新產業,利用科技人力資本轉變為實際發展所需的生產力,使得科技創新績效得以穩定發展。然后將能量從所有者中提取出來并在高新產業中完成消費,最終將能量轉變為有經濟價值的具體實物亦或是傳遞到高新區之外的環境中實現能量的散失。
1.2信息間的傳遞和交流
現對比自然環境當中的信息交流可以看出高新區產業中人力資本擬合因為受到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等的影響,使得在高新區生態系統中傳遞信息時傳遞向多樣化方向發展,此時信息傳遞將不僅被限制于物理、行為和化學等原始信息的傳遞,更多的利用到了先進的科技設備,例如通信設備、多媒體和互聯網等,實現對前沿科技學術信息、市場信息和政治信息等的傳遞,方便了人們能更加快速的獲取信息。作為高新技術產業主要聚集地高新區對國際上有關領域的最新科學技術的改革和更新十分敏感,而利用科技設備來加速信息的傳遞使得該地區能及時掌握科技動態,為其自我研發和提高國家科技水平提供方便,跟進了國際科技發展水平,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了科技創新上與時俱進。為提高科技創新績效,需要時刻了解國際需求以及國際上的科技發展和先進技術,吸收優秀經驗,真正實現國內的科技創新。
2提高科技人力資本生態擬合的建議
為使得高新區人力資本擬合對科技創新績效產生積極作用,現針對科技人力資本擬合流動方面提出合理建議。
2.1建設理想生態位
科技人力資本在更新上具有速度快的優點且具有很好的累積效應,在容易發生變動的系統中開展科研工作,可控程度以及重復上所具備的規律性較低。故而,科技人力資本所有者傾向于在自由的環境中辦公,在完善的實驗設備和流暢的信息交流中更注重自我發展和引導,這種現象在具有多年科研工作經驗的帶頭人身上來說更能體現。一般的科研項目帶頭人在40歲以上,已經屬于高技術人才,此時其現實和潛在生態位逐漸向理想生態位靠近,且需求越來越高,對自身所處的工作環境上要求苛刻。故而,為能留住這些高端人才并吸引更多的高端技術人才,需要企業進一步提高改善自身的工作環境,同時與高新企業建立聯系共創更高水平的科研平臺,滿足科技發展創新的需要。
2.2優化心理定位
科技人力資本工作者大都對工作專注,卻在社交上處于弱勢,且公關意識不強,當物質條件保障其在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時,現實生態位受到潛在和理想生態位之間落差的影響會不斷地尋找平衡最終定位在最佳生態位上。對比與物質上的刺激,這個最佳生態位偏向于接受來自精神層面的刺激,心理上希望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通常體現在40多歲工作人員當中。故而,高新區企業及政府應當對科研工作人員給與足夠的重視,組織高技術人才之間的交流活動,并建設渠道以便及時得到他們的反饋信息。企業對科技創新人才給予合理的重視不僅能為其今后的人生發展樹立信心,還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要想創新科技那么關注人才的精神需求變得十分重要,有時企業的重視往往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使其能明白工作不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生活上的需要,更多的是為了能造福人類,為了能提高我國的綜合科技水平,培養其高度責任意識,為日后的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具備高素質高使命感的人才。
3結束語
本文對高新區人力資本生態擬合對科技創新績效的影響展開了研究,力求為增強我國的科技創新提出一些建議。綜上所述,只有不斷地學習,注意人才的培養和建設才能為我國科研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馬向東,孫金華,胡震云.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復合系統的協同進化[J].水科學進展.2016(4):566-571.
[2]劉迎春.論人力資本及其對中國經濟成長的意義[J].管理世界.2007(3):55-63.
[3]舒燕.我國高新技術園區人才流動問題的原因分析[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諸葛劍平(1971-),男,漢族,浙江瑞安市,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人力資源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為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M18JC02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