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湖濱


摘要:本文針對MZD-1200-250C移動制氮車組在夏季高溫環境下發動機散熱效果差,導致發動機停機進行研究攻關,改造散熱系統,消除高溫環境影響,保障運行時率,提高注氮量。
關鍵詞:散熱;改造;應用
1存在問題及分析:MZD-1200-250C移動制氮車組為野外移動工作制氮,夏天車組室內環境溫度最高50℃左右,2012年卡特C18發動機水溫顯示值超出正常值(87-98℃),達到報警值(117℃),由于C18發動機散熱方式為內吸式,散熱熱氣流經過C18發動機、空壓機,引起電器元件損壞、風扇皮帶、小發電機皮帶老化等散熱系統引發的故障21次。夏季注氮時間5-9月需避開高溫11:00-15:00點,使注氮運行時率降低,影響注氮連續工作,造成注氮正點率降低。并且啟停機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2.1設計思路
1、MZD-1200-250C移動車組內空間狹小,水箱散熱器、渦輪散熱器、空壓機機油散熱器和空壓機空氣散熱器呈重疊式線型排列,已經沒有空間安裝新的散熱裝置。
2、制氮撬體頂部開窗,由于設備的散熱器方式為內吸式,熱風從兩側吹來,車頂天窗散熱效果差。
3、由于空間有限,只能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將散熱器的扇葉進行改造,排熱方式由內吸改成外排,起到降溫效果。但是存在散熱器為重疊式,散熱風阻大,故降溫效果不明顯。
4、現場空壓機的空氣散熱器安裝在其他散熱器前部,為了減小散熱風阻,把空壓機的空氣散熱器安裝在側面,加一電動風扇對其散熱,這樣把散熱器由重疊式改為單排線性散熱方式,減小了散熱風阻,消除集中散熱,改善了散熱效果。
5、由于風扇為外排式,撬和駕駛室之間沒有擋板,使氣流產生回流,散熱效果差。在撬和駕駛室之間加裝導流板,頂部開窗,使熱空氣向上流動,消除熱空氣回流,增強散熱效果。
2.2改造方案
1、改造扇葉,將散熱方式由內吸改外排
原來的風扇散熱方向為內吸式,吸入的熱風經過發動機和空壓機,設備零部件運行環境溫度高,易造成設備和零配件損害。將風扇的扇葉進行改造,散熱方向由內吸改成外排,降低設備溫度。本方案可以采用但仍需改進。
2、改變散熱器位置,將重疊式散熱方式改造成線性散熱方式
現場是由四組散熱器呈重疊式線型排列,散熱器集中散熱,導致散熱效果差,將空壓機散熱器由前方改到側面,增加空氣流通性,消除集中散熱,減小風阻,降低溫度。
3、增加導流板,撬頂部開窗,消除回流
散熱器在工作時,由于撬和駕駛室之間沒有擋板,排出的熱空氣形成回流又重新對散熱器進行散熱,因此散熱器降溫效果不明顯。在撬和駕駛室之間加裝長2.4米,寬1米,高2.5米的立體導流罩,內裝角度為45°的不銹鋼導流通道,頂部開活動安全窗,工作時打開,停運時關閉,消除回流,降低溫度。所需材料費共19700元。
改造前后工藝圖
1:C18渦輪增壓散熱器
2:C18水箱
3:空壓機機油散熱器
4: 空壓機出口空氣散熱器
5:空壓機
3現場應用效果分析
在室外溫度37攝氏度的情況下試運行,散熱器工作良好,C18發動機水溫控制在87℃-98℃之間,C18發動機、空壓機零配件無故障,運行正常,通過試運表明散熱改造完全能在夏季高溫情況下滿足設備正常運
4效益計算
不可計算效益:
①、發動機由于溫度高損壞造成的損失
②、空壓機及相關零配件損壞造成的損失。
可計算經濟效益:
注氮量增加,由2012年349.5138萬方到2013年的500.9267萬方,產生經濟效益=(5009267-3495138)*1.85元/方-19700元(改造費用)=2801138.65元-19700元=2781438.65元
5小結
本次散熱系統改造有效解決了發動機溫度高的生產難題,提高了移動車組在夏季運行時率,提高了注氮量,保證了注氮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