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雷 呂天玲


摘要:本文依據國家現行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標準,從適用性、實用性、規范性幾個方面,重點研究和探討了機械行業從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在管理、選擇、檢測檢驗等方面的應關注的重點,為制定機械行業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及機械行業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配備管理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勞動防護用品;機械行業;配備;從業人員;管理
0引言
2005年7月,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出臺了《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1號令),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生產、檢驗、經營等均提出了較高要求,并明確指出將對不配發勞動防護用品,配發無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以及配發超過使用期限的勞動防護用品等行為予以處罰。目前國家未出臺按行業配備勞動防護用品的相關法規及標準2015年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版),其中涉及機械行業的包括下列小類:5小類人員,總計28個工種, 6-18-01(GBM61801)機械冷加工人員,6-18-02(GBM61802)機械熱加工人員,6-18-03(GBM61803)機械表面處理加工人員,6-18-04(GBM61804)工裝工具制造加工人員,6-18-99(GBM61899)其他機械制造基礎加工人員
1 勞動防護用品分類
根據防護用品性能、保護部位、防護用途三種分類方法。
1.1 按勞動防護用品防護性能分類
分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和一般勞動防護用品兩大類。
1.1.1特種勞動防護用品
直接消除危及職工人身安全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稱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
國家安監總局1號令第四條中規定:“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確定并公布。”在國家安監總局2005年10月以安監總規劃字【2005】149號文發布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施細則》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中,將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分為如下6大類:
(1)頭部護具類;
(2)呼吸護具類;
(3)眼(面)護具類;
(4)防護服類;
(5)防護鞋類;
(6)防墜落護具類。
1.1.2一般勞動防護用品
未列入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的勞動防護用品為一般勞動防護用品。如一般的工作服、手套等。
1.2按勞動防護用品防護部位分類
1.2.1頭部防護用品,各種頭部防護帽,如一般防護帽,安全帽等。
1.2.2呼吸器官防護用品,防御有害氣體、粉塵吸入呼吸道。如防塵口罩、防毒口罩等。
1.2.3眼(面)部防護用品,預防煙霧、塵粒、金屬火花和飛屑、熱、電磁輻射、激光、化學飛濺等傷害眼睛和面部。如,焊接護目鏡和面罩,爐窯護目鏡和面罩等。
1.2.4聽覺器官防護用品,減少聽力損失,能防止過量的聲能侵入耳道。如耳塞、防噪聲頭盔等。
1.2.5手部防護用品,如,一般防護手套、防靜電手套、絕緣手套、防振手套、防切割手套等。
1.2.6足部防護用品,如,防靜電鞋、防刺穿鞋、防酸堿鞋、電絕緣鞋等。
1.2.7軀干防護用品,一般防護服、阻燃服、防靜電服、防高溫服、防電磁輻射服、水上救生衣等。
1.2.8護膚用品,主要是面、手等外露部分。如,防毒、防腐、防射線、防油漆的護膚品等。
1.3按勞動防護用品用途分類
1.3.1按防止傷亡事故的用途可分為:防墜落用品、防沖擊用品、防觸電用品、防機械外傷用品、防酸堿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
1.3.2按預防職業病的用途可分為:防塵用品、防毒用品、防噪聲用品、防振動用品、防輻射用品、防高低溫用品等。
2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基本要求
2.1作業工程中存在職業性危害因素時,作業人員應該佩戴個體防護裝備。
2.2生產經營單位購置、配備、發放和使用個體防護裝備時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管理規定,不得隨意降低個體防護裝備的發放范圍和標準。產品質量應符合國家、地方或行業標準,并取得市場準入資質。
2.3生產經營單位應按照本單位的職業性危害因素,為作業人員購置、配備、發放具有相應防護功能的個體防護裝備,且裝備本身不應導致任何其他額外的風險。
2.4為作業人員購置、配備、發放和使用的個體防護裝備除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外,應兼顧舒適、方便和美觀。
2.5需要同時配備多種防護裝備時,應考慮使用的兼容性和功能替代性,避免防護失效。
3 機械行業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
勞動防護用品的選用是根據崗位工作內容需要而定的,在充分考慮崗位活動存在的安全隱患或者危害因素可能產生后果的前提下,選用何種勞動防護用品的原則是能保障勞動者在操作或者活動條件下防止被該種安全隱患產生后果的侵害。具體機械行業勞動防護用品配備見表1-表2,此外機械表面處理加工人員、工裝工具制造加工人員勞動護具也應該根據相關規定配發。
注:根據表中職業編號,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查閱職業工作內容、職業所包含的工種。表中勞動防護用品名稱為黑體字的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表中的數字為個人發放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周期。字母f為應發的勞動防護用品,可根據勞動強度、使用頻度確定配備周期;字母b為工作崗位應備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周期可根據勞動強度、使用頻度和勞動防護用品產品標準規定的使用期限來確定。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分級、適用范圍參照GB/T 29510 執行。
注:根據表中職業編號,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查閱職業工作內容、職業所包含的工種。表中勞動防護用品名稱為黑體字的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表中的數字為個人發放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周期。字母f為應發的勞動防護用品,根據勞動強度、使用頻度確定配備周期。字母n為勞動防護用品產品標準或產品標簽中規定的使用期限。字母b為工作崗位應備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周期可根據勞動強度、使用頻度和勞動防護用品產品標準規定的使用期限來確定。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分級、適用范圍參照GB/T 29510 執行。
4 總結
在各產業中,勞動防護用品都是必須配備的。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應按時間更換。在發放中,應按照工種不同進行分別發放,并保存臺賬。
機械行業因其獨特的生產運行系統和危險的作業環境,使其勞動保護工作有別于其他行業,認真做好機械行業勞動保護工作,對保障機械行業職工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闡述的是,機械行業對各工作崗位配備何種勞動防護用品,為機械行業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配備管理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DB23/T1496.5-2017 《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 第5部分:機械制造基礎加工人員》
[2]GB/T29510-2013 《個體防護裝備配基本要求》
[3]GBT 11651-2008 《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