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行政權也日益擴張,在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的同時,行政機關的不作為和亂作為也極大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限制行政權的擴張,規范行政權的行使成為當下重要課題,行政檢察監督權在此背景下發展起來。
關鍵詞:行政檢察監督權;行政法;行政公益訴訟
一、行政檢察監督權概述
1.1、行政檢察監督權概念
行政檢察監督權范圍廣泛,存在于行政機關行政職權的各個階段之中,其含義是:檢察機關出于維護法律秩序的需要,以國家名義從司法角度以中立的立場對行政機關具體的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行政訴訟活動以及以上人員嚴重違法違紀的行為進行監督、糾正和追究的權力,包括行政執法檢察監督權、抽象行政行為檢察監督權及行政抗訴檢察監督權。
1.2、行政檢察監督權特征
1.2.1、專業性
行政檢察監督權具有專業性,即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第一,檢察監督權的行使主體具有專業性,即只有檢察機關可以行使檢察監督權。第二,監督目的與內容具有專業性。行政檢察監督的主要目的是制約行政權力的擴張,保障法律的有序實施,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益。
1.2.2、程序性
檢察監督權行使的程序性是指相對于行政管理權和審判權所產生的實體效力而言,檢察監督只能產生程序效力,而沒有任何的實體性法律效果。在行政檢察監督中,檢察機關必須嚴格按照程序要求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做出理性的監督決定。
1.3、行政檢察監督權行使方式
1.3.1.檢察建議
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行使檢察監督權時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它是指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行政機關有不履行職責或者濫用權力的時候,以書面或者口頭的方式向行政機關提出建議,敦促其改變或者履行職責。
1.3.2.行政公益訴訟
行政公益訴訟是指當行政主體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對公共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社會整體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時,法律允許檢察機關或無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組織、社會團體為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制度。在我國,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的主體是檢察機關。
1.3.3.糾正違法通知書
糾正違法通知書指的是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偵查機關的偵查行為出現違法情形,依法予以制作意在糾正違法的法律文書。檢察院通過用較小的代價監督公權力,從而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和損失。
二、檢察監督權理論基礎
2.1、法律基礎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憲法》作為我國根本大法,直接規定了檢察機關的職權,明確了責任。同時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兩高”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做出細化,豐富了檢察機關進行行政檢察監督的手段,并為之提供了法律基礎。
2.2、權力制衡
行政檢察監督權從本質來看是權力制衡的產物,通過檢察機關對公權力的監督制約,使得達到一種動態平衡。可以說,行政檢察監督權是檢察機關和行政機關的一種權力制約。
三、檢察監督權存在問題
3.1檢察建議采信度低
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向行政機關發出,益于彌補行政機關不足的法律建議書,不具有強行性。有助于協調檢察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關系,增強監督成效,提高訴訟效率,但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檢察機關內部對于檢察建議缺乏有效管理。在司法實務中發現,很多檢察機關在履職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也發出檢察建議,但是僅此而已。檢察機關對以后的行政機關是否聽從建議,提出建議后收到的實際效果不在進行跟蹤調查,將檢察建議流于表面。
3.2檢察機關受制于地方行政權
檢察工作一直以來難以擺脫地方政府的影響,主要表現有:第一,人事管理的非自主性。現在檢察機關的工作人員的產生絕大多數來自公務員考試,而公務員錄用選拔直接來自該地區的政府黨委掌握,而且在管理體制中,檢察人員還要受到晉升,選拔,任用影響,直接導致具體承辦人無案件決定權,也不敢決定的尷尬局面。第二,財政壓力。檢察機關的財政工資是由各地方政府進行財政撥款的,由于經濟來源掌握在地方財政的手上,不僅使檢察機關的獨立性無法體現,而且在執法辦案中還掣肘于地方政府,辦金錢案、辦感情案的現象時有發生,更加不利于行政檢察監督權的行使。
3.3檢察機關自身重視不夠
長期以來,“重刑事、輕行政”,“重刑訴、輕監督”的司法理念成為我國檢察業務開展的主導思想,既不利于行政檢察監督的全面履行,又不利于檢察業務的全方位發展。名義上檢察機關享有專門的法律監督權,但在實踐中此項權力得到真正運用的情形則少之又少。
四、行政檢察監督權的完善
4.1保障人財物管理去“地方化”
長期以來,我國司法人員無論是從考評招錄還是到晉升待遇等實行的都是與普通公務員基本相同的管理模式,它無法充分體現司法職業的特點,同樣也不利于提高司法人員的專業素質,若是在財政撥付和人事管理上實現檢察系統的垂直管理,則能有效保障檢察機關人財物管理“去地方化”。防止地方對檢察機關的過度干預。
4.2建立檢察官統一錄用和任用機制
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檢察機關的人事管理權應在本系統內部決定,考察推薦等工作應由上級檢察機關負責。同時,為體現黨的監督作用,地方黨委可以向上級檢察機關提供建議或協助考察,但地方黨委不再具有實質上的決定權。
要實現檢察官精英化。檢察機關另一面就是檢察人員法律素質良莠不齊,通過對檢察隊伍法律專業素質的提升,檢察人員會在潛意識中用“法律思維”處理法律問題,從而為檢察機關補充精英級人才。
4.3檢察體制內部完善
檢察機關內部的行政化管理指檢察人員按照行政機構的人員結構進行配置,行政級別將是檢察官福利待遇的重要標準,同樣也是檢察官手中權力大小衡量的標準,高級別的檢察人員往往可以以“領導的身份”要求低級別的檢察官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完善檢察機關內部領導就是要做到政法分離,行政歸行政,司法歸司法,堅持檢察人員的獨立辦案,堅持檢察監督權的獨立行使。
結語
行政檢察監督權是檢察機關特有的權力,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加強檢察機關的權力監督職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檢察監督限制行政權的無限擴張,有利于法治社會的構建,真正達到社會發展的和諧穩定,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作者簡介:郭航(1992-)男,山西忻州人,山西財經大學(法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