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夢
摘要:如今,大眾創業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越來越多的人,辭掉手里的工作,自己創業,這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危機。本次調查基于青島各大國有企業員工,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等方法,了解了青島國有企業員工的基本情況和創業意愿,獲得了創業意愿的原因,為創新創業的發展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青島;國有企業員工;創業意愿
一、引言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社會上掀起了“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了“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與追求,放棄掉原本的工作,進行自主創業。在此背景下,國有企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而青島,擁有一些本土的大型國有企業,如海爾、海信、青啤,在這些國有企業下,員工的創業意愿情況究竟如何,員工創業的影響因素又有哪些,這些都值得去調查研究。
本次調查時間為2017年7月31日至8月11日,以青島國有企業員工為調查對象,調查海爾、海信、維客、青啤、利群等10余家涉及家電、零售、啤酒等多領域的青島國有企業的員工。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的方法,回收問卷150份,采訪基層人員到管理者高層22人次,采訪國有企業離職創業人員12人次。通過兩周的調查,調查了青島國有企業員工的基本信息,了解了總體創業意愿,對創業意愿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為創新創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二、調查結果與統計分析
(一)調查樣本基本信息統計與分析
1.性別與年齡
本次調查共收集了150個樣本,男女員工人數較平均,25歲以下國有企業員工較少,主要分布在25歲以上,且有相應人數分配,基本符合青島國有企業特征,提高了統計分析的正確性。
2.學歷
在樣本中,專科及以下占比16%,本科占比57.3%,碩士占比21.3%,博士及以上占比5.4%。由此分析出,青島國有企業員工以本科生為主,專科及碩士生為次,有博士生但人數較少。
3.崗位與月均收入
大部分青島國有企業員工月均收入在4000-6000元,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極少;技術類崗位工資較其他崗位高,主要集中在6000-8000元;管理類、財務類、營銷類崗位月均收入主要在4000-6000元;各類崗位的月均收入都有涉及到,提高了數據分析的可信度。
(二)員工創業意愿總體狀況統計與分析
1.總體的創業意愿情況
目前沒有創業意愿的國有企業員工有50%,有創業意愿的占比28.67%,還有21.33%目前沒有考慮好。由此看出,在國有企業中,有部分員工想要創業,但大部分還是沒有創業意愿或沒有考慮好。
2.創業領域意愿分析
選擇與自身工作相結合的領域的有86人,選擇當今熱門領域的有95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有136人,選擇啟動資金少且失敗風險較低的領域的有128人,選擇其他領域的有5人。
據問卷和訪談得,如果創業,幾乎所有員工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他們覺得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創業會保持高度的熱情和堅持不懈的努力,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與追求,其次啟動資金少、風險系數小也是考慮的重要條件之一;此外當今的互聯網等熱門領域也是員工選擇創業的領域。
3.創業意愿的原因分析
在75個沒有創業意向的國有企業員工中,63人認為企業的各方面條件令自己滿意,不想創業;51人認為創業投入的資金多,難以承擔失敗的后果;28人對創業前景持悲觀態度;22人的親朋好友不支持;其他原因為創業無意義,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由問卷和訪談得,員工無創業意愿的原因主要有:國有企業工作、收入穩定,員工不愿冒風險,不愿改變現狀;創業需要投入的資金多,員工難以承擔失敗的后果;員工對創業前景持悲觀態度;親朋好友對其創業不支持。
在32個有創業意向的國有企業員工中,有28人認為企業的待遇條件令自己不滿意;22人有好的創業項目;16人能獲得親朋好友的支持;12人對創業前景持樂觀態度;2人認為他們能創業成功、自己也能,想要追趕創業的潮流。
由問卷和訪談得,打算創業的主要原因是國有企業的待遇條件令自己不滿意,努力和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有好的創業項目,能得到良好的投資與開發;員工的親朋好友給予精神與金錢的支持;員工對創業前景持樂觀態度。員工是否打算創業與國有企業的待遇條件息息相關。
三、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調查結論
經問卷和采訪綜合分析得,約五分之一的青島國有企業員工有創業意向,而且離職創業的青島國有企業員工在逐年增加,員工對創業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想要通過創業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影響創業意愿的原因主要有:企業的待遇條件、資金情況、對創業前景的態度和親朋好友的支持度。最重要的是企業的待遇條件。
(二)對策建議
1.進一步倡導和弘揚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意識
創新創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動力。實現創新創業,關鍵是要培育有利于全社會創業的意識,激發人們的創業欲望,釋放人們的創業激情,形成崇尚創業、褒獎創業、競相創業的社會氛圍。因此國家和社會應大力宣傳、呼吁全民創新創業,提高大家對于創業的寬容度,加大對創業的鼓勵嘉獎,形成良好的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意識。
2.鼓勵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
創新創業仍保持著較高的熱度,但形式不是單一的,應鼓勵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比如國有企業可以向海爾學習:鼓勵創新,內部創業,建立創客時代,成為集團的合伙人。海爾支持員工把好想法付諸實踐,以項目團隊的形式開發新產品,項目由內部創業團隊獨立運營,并獲得一定的股權。這種做法可以將員工好的項目好的想法與企業資源相結合,既滿足了個人創新創業的要求,又釋放了企業的創新能力。
此外,國有企業還可以將企業的項目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將高校的理論與企業的實踐融合,為創新創業注入活力。
3.創新創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創新創業要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特點——地區發展特色、經濟發展程度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資金是否到位、親朋好友是否支持、是否有發展前景的創業項目等進行選擇,不能盲目跟風,看到別人離職創業成功自己也離職創業,創業的成功很難復制,想要創業,要做好各方面充足的準備,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邴浩,杜涵,羅婧.創業行為與創業意愿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OL].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32(01):76-82.(2014-07-18)[2017-08-19].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6049/kjjbydc.2014030656.html
[2]簡丹丹,段錦云,朱月龍.創業意向的構思測量、影響因素及理論模型[J].心理科學進展,2010,18(01):162-169.[2017-08-19].
[3]錢永紅.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4):144-152.[201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