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霞
摘要: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審計失敗事件對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審計失敗的危害主要通過審計報告等載體體現出來。本文從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行業、資本市場四個方面分析了審計失敗的影響,以此引起大家對審計失敗的關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審計失敗。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影響
一、審計失敗的概念
全國注冊會計師統一考試教材對審計失敗的定義為“審計失敗是指注冊會計師由于沒有遵守審計準則而形成或提出了錯誤的審計意見。”
美國學者Arens在他的《當代審計學》這本書中將審計失敗定義為“注冊會計師由于沒有遵守公認審計標準而形成或提出的錯誤的審計意見。”
臺灣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副教授林柄滄認為“所謂審計失敗,一般是指注冊會計師未能發現財務報表有虛假不實情況,卻仍表示無保留的意見。”
鐘高、劉先兵在他們的《論審計失敗》這篇文章中表示“所謂審計失敗,是指企業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發表了錯誤的審計意見。”
以上觀點代表了對審計失敗的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審計失敗是由于注冊會計師沒有遵循審計準則對財務報告發表錯誤的審計意見,認為審計失敗的前提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沒有遵守相關審計準則,審計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注冊會計師。另一觀點則認為不論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遵守相關審計準則,只要審計結果不實,則屬于審計失敗。
二、審計失敗的影響
(一)對注冊會計師的影響
審計業務雖然是審計項目組共同完成的,但是最終的審計報告是由兩位注冊會計師簽字的。當發生審計失敗時,承擔主要法律責任的是簽字注冊會計師。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簽字注冊會計師可能根據過失的嚴重程度,承擔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對于簽字注冊會計師個人來說,一旦發生審計失敗,意味著其執業生涯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永遠被這個行業淘汰出局。
(二)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
1.事務所聲譽受損
審計報告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就是它的產品,如果企業的產品出現了問題,那么產品生產者必須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監管機構的公開處罰,這樣必定會影響事務所的聲譽。聲譽受損,往往很難恢復,就像污點永遠都無法抹去。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競爭都非常激烈,審計行業也不例外。會計師事務所擁有好的聲譽然會吸引到更多的客戶,而一旦聲譽受損,不僅會對現有的業務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也會喪失很多潛在客戶。
2.事務所業務受阻
如果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曾經發生過審計失敗事件,那么新客戶在選擇事務所時可能出于對該事務所能力及誠信的考慮而選擇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同時也會導致老客戶大大降低對該事務所的忠誠度。即使客戶仍然愿意選擇該事務所,在業務收費方面,事務所也不得不做出讓步,從而影響事務所經濟利益。另外,事務所因審計失敗爆出負面新聞后,事務所的人才往往都另謀出路或者被其他事務所聘請,導致事務所人才儲備不足,業務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3.事務所存在受脅
審計失敗如果導致法律訴訟,將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存在產生直接的威脅,嚴重的審計失敗會使會計師事務所倒閉和解體。例如,當年的安然事件使安達信最終走向破產的邊緣,我國的銀廣夏審計失敗事件被爆出之后,中天勤事務所也因此喪失了證券資格。
(三)對審計行業的影響
注冊會計師行業生來就是穩定社會經濟秩序而存在的。穩定社會經濟秩序應該成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天職。正如美國前總統里根在給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親筆信中寫道“如果沒有注冊會計師,我們的資本市場將土崩瓦解”。然而頻繁發生的審計失敗事件,導致注冊會計師行業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公信力不斷喪失,長此以往,不利于整個審計行業的良性發展。
(四)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1.決策失誤
審計報告的預期使用者包括企業所有者、債權人、投資者以及銀行、政府等相關部門,這些審計報告使用者都需要根據審計報告進行相應的決策。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向社會提供了不符合事實的信息,這種情況會扭曲投資者、管理者的想法,影響決策,這里的決策同時也包括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決策。傳統經濟學曾假定所有市場的參與者都擁有完全的信息,然而事實上,由于審計失敗使審計信息質量不理想,市場參與者一般都處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對稱信息的狀態之中,信息供給和擁有越不完全,不確定性的程度和風險就越大,決策失誤也就越多。
2.評價失衡
審計失敗使審計報告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而這些決策并沒有反應企業真實的情況。社會對于這些決策會做出評價,此項決策是好還是不好,因此當事務所提供的審計報告信息不是真實恰當的,必定會導致社會對于它的評價也是失衡的,沒有起到客觀公正評價一個企業的效果。業績評價的基本要求是公平、公正、公允,但是公正性恰恰取決于事務所提供的信息數量和質量。審計失敗會導致相應的評價各種業績的指標失去與經營者履行管理責任之間的相關性,使其質量受到影響,從而使評價失去平衡。
3.市場失效
市場效率是通過證券市場反映信息的充分性決定的,而市場信息的充分程度與企業自身和外部提供的信息的數量與質量相關。審計質量是兩者中最為重要的,信息數量的增多無法彌補質量上的缺陷。在不考慮企業宏觀信息的情況下,企業經審計后的內部信息披露越充分,信息公開程度越大,少數人獲取“內幕信息”進行交易的機會越小,證券市場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則越低。因此,若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客觀反映企業的真實狀況,那么將會導致市場失效。
4.誠信缺失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誠信經濟。審計失敗將助長會計造假行為的橫行,將會對誠實守法、合法經營的公司產生沖擊,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進而造成一個人人都不愿講誠信、不敢講誠信的社會。
三、小結
審計失敗產生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對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會產生影響,對社會經濟和社會秩序也會產生影響。要想預防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就必須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管。事前要不斷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加強企業的誠信建設,完善事務所本身的選聘機制,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事中要不斷加強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加強注冊會計師及事務所的獨立性,嚴格按照審計準則進行審計;事后要不斷加強對審計失敗事件的處罰力度,吸取審計失敗的教訓。只有這樣,注冊會計師行業才能健康發展,社會經濟才能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楊陽.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問題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5
[2]姬佳娣.上市公司審計失敗成因與預防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