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君
摘要:防滲加固問題一直是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環節,而水庫又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灌溉,防洪等艱巨的任務。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庫防滲檢修和堤防加固必不可少。文章主要對水庫堤防加固處理方法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庫;堤防加固;防滲;施工工藝
一、工程概況
某大型水庫總庫容為18億m3,工程等級為1等,堤防級別為1級。其中堤防加固工程全長1.46km,迎水面建有漿砌塊石防洪墻,墻頂高程在27.23m左右,沿線有兩處缺口,為過堤通道,設有活動木閘門。墻后堤頂高程25.93~26.33m,頂寬5m,堤后較近處存在大小不規則六個深塘,塘底最低高程為18.30m,與堤頂相差8m左右。主要施工項目包括防洪墻接高加寬、堤防塊石護坡翻修及拋石、堤防多頭小直徑深攪樁防滲處理。
二、砌石和拋石施工工藝
1、漿砌石施工
砌筑前,先進行施工放線,定出基礎范圍,鏟平、夯實,復核高程,監理驗收合格后可進行墊層鋪設,墊層鋪設時分層進行鋪設,防止黃砂碎石混雜。砌筑石料需澆水濕潤,表面如有泥土,水銹,應清洗干凈,同時,需加工修整,打去尖角、薄片,以防砌筑時出現“翹口石”、“飛口石”。砌筑時,認真掛線,自下而上,錯縫豎砌,緊靠密實,塞墊穩定,大塊封邊,表面平整,保證美觀。
砌筑采用座漿法,施工步驟為先將石塊干擺試放,然后移開,鋪漿,再行砌石,并用小石填緊卡穩,將灰漿擠滿。砌筑時,分層砌筑,底漿鋪滿,豎縫砂漿先鋪在已砌石塊側面,不采取先堆石再灌漿的做法,石塊之間不直接緊靠,做到“穩、平、錯、滿”,表面平整度不大于3cm。同時注意砌筑過程中要進行合理養護。
2、拋石工程施工
根據設計要求水下施工由原來的下部漿砌石接長護坡變更為拋石護腳,本工程拋石底部采用400g/m2規格的土工布,對于到場的土工布進行取樣和試驗,并將試驗結果、質量保證書上報監理工程師,不合格的土工布嚴禁使用。土工布鋪設面上應清除一切樹根、雜草和尖石,保證鋪設墊層表面平整,不允許出現凸出及凹陷的部位,并碾壓密實。土方布鋪設時,應形式褶皺,并保持松弛狀,以適應變形。拋石所用石頭直接用原坡面拆除的石頭,不足的位置采用裝載機將石頭翻進防洪墻內,并用人工將石料搬運到制定位置,最后用人工掛線整平,保證平整度及坡比。
三、防洪墻施工工藝
防洪墻接高采用C20現澆混凝土加高至27.83m,墻體加高高度為0.52~0.67m,伸縮縫根據原防洪墻的沉降縫進行設立,一般25m設一道。具體施工程序:首先,在施工過程中將防洪墻墻頂部1~2cm砂漿采用人工用鏨子除去并進行鑿毛。澆筑用模板全部采用鋼模板從而保證澆筑的外觀質量。本工程混凝土拌和系統采用JS350型拌和機,采用1m3機動翻斗車將混凝土運至倉面,人工平倉,2.2kW插入式振搗器振搗,人工用木搓搓平。待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強度,經現場監理同意,按照施工設計的拆模順序拆模。拆模后,派專人負責及時灑水養護,并及時覆蓋,經過現場檢測,混凝土質量均達到了設計指標,保證了防洪墻混凝土澆筑的質量。
防洪墻底板及墻身加寬處理,首先按照設計要求的坡比對需要加寬的部位進行基坑開挖,開挖采用1m3挖掘機進行開挖,然后采用人工將其修整到設計高程;采用高壓水槍將墻面清洗干凈,在新老墻體連接部位應全面打糙,并每隔0.5m設置Φ20的錨固筋,鉆孔直徑大于35mm,錨筋安裝時先注水泥砂漿后插錨筋的方法進行,模板全部采用鋼模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用分層進行振搗,為保證澆筑質量要嚴格控制振搗時間,防止漏振、過振。待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強度,經現場監理同意,按照施工設計的拆模順序拆模。拆模后,派專人負責及時灑水養護,并及時覆蓋,經過現場檢測,混凝土質量達到了設計指標后,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到現場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回填之前首先將墻面掛一層泥漿然后按照25cm一層采用2.2kW蛙式打夯機進行夯實,使其壓實度不低于0.94,經監理驗收后方可進行下一坯土回填。
四、土石方施工技術
工程開工前,根據業主或監理工程師提供的基準點、基準線和水準點及其基礎資料和數據,建立現場施工使用的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同時結合實際情況測量定位。對平面控制網定線采用全站儀進行,在施工范圍以外不受施工影響的地方,設置永久性的標石,并標明樁號,設立標志。在結構物范圍內設立高程控制點,符合一等水準精度。所設定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分別編號,繪制平面圖,并報送監理工程師校驗審批,保證測量工作有條不紊、準確無誤地進行。
填筑區清基,施工時采用1m3挖掘機挖樹根,74kW推土機清表。堤身清基按0.2~0.4m控制,堤腳清基超出填土邊界0.5m,挖除樹根的范圍應延伸到離施工圖所示最大開挖邊線、填筑線外側。在每填下一層土前先將堤面做成階梯狀,然后鋪土超出設計邊線一定寬度,同時為保證土層之間結合良好,鋪土前必須將壓實結合層面濕潤并刨毛1~2cm深。填筑時采用10t自卸車填筑,土料從低洼處水平分層鋪筑,逐層碾壓,每層鋪土厚度嚴格控制在設計范圍內,74kW推土機推平,振動碾壓實。工作面統一管理,嚴密組織,做到工作面整體均衡上升,減少接縫,作業面內統一鋪土、統一整平、統一碾壓、統一驗收,使填筑土料卸、鋪、壓工序連續進行。
對鋪土作業面,當土料含水量適中時,采用推土機配合平地機對工作面進行平整。每一填土層施工完畢后,經經監理人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鋪筑上一層。在繼續鋪筑上層新土之前,對壓實層表面殘留的、被翻松的半壓實土層進行處理,以免形成土層間結合不良的現象。
為確保新填土和壓實土層間結合良好,工地配備灑水汽車,對每層合格壓實在上新土之前,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灑水濕潤。對壓實后的土料采用環刀進行取樣,對壓實土方進行含水量和壓實干容重進行檢測,環刀取樣數量應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取樣,每次檢測工作面不易過小。質量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檢測,確保整體質量合格。
五、深層攪拌樁防滲施工技術
本工程采用JSB-2型深層攪拌截滲機1臺套完成本標段攪拌樁施工,該為三頭攪拌,三軸間距為32cm,具有二層液壓底盤,步履行走,移動調平便利,比較適合本標段實際情況。
本工程攪拌樁采用“四攪三噴”施工工藝一序城墻。具體施工程序為:平整施工平臺→樁機就位并調平→水泥漿制備→攪拌樁機開始攪拌噴漿→樁機移位。施工前,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我們進行了30m的試驗段施工,確定水泥摻量及水灰比、鉆桿提升、下降攪拌速度等參量,在都滿足設計要求后,我部嚴格按照該試驗參數對防滲墻施工進行控制。漿液制備采用電子計數器控制水量及人工數包方式嚴格按配合比進行制備漿液,現場質檢人員及時對水泥漿的比重進行測定;注漿過程中為防止水泥漿離析,水泥漿隨配隨用,并不斷進行攪拌,保證漿液的和易性。
攪拌樁開挖長度4m,深度在4.5m,檢測了樁體的成墻厚度、外觀質量、搭接情況及整體性,檢測結果均滿足設計的質量標準要;同時按照總成墻組數的2%對防滲墻進行取芯,經檢測單位檢測樁體的連續性、均勻性、水泥含量及強度均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