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軍 江雅琴
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做好堤防防汛搶險工作,能有力的保證堤防工程的安全,還可以有效的避免各類險情發生,確保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以防汛搶險為切入點,在分析堤防防汛搶險工作中常見的誤區基礎上,重點探討解決常見誤區的對策,旨在說明加強堤防防汛搶險工作的重要性,以期指導工作實踐。
一、淺析堤防防汛搶險工作中的常見誤區
1、背水面滑坡(內脫坡)險情搶護誤區
背水面滑坡(內脫坡)險情在搶險施工中會出現一些誤區,主要表現有:①滑坡體未階段性穩定就進行盲目搶護;②未將導滲溝開挖至滑裂面底部以下;③在滑坡體以外堤腳、內平臺、禁腳地上進行打樁阻滑;這些做法都存在一定的誤區,不僅不能起到控制險情的作用,相反由于處理不當,還容易加速滑坡體繼續下滑。
2、圍井反濾搶護施工細節處理不當
圍井反濾的搶護施工中存在細節處理不當主要表現有:①搶護施工時,因時間緊沒有及時清除管涌周邊的雜物和淤泥,圍井排水水質渾濁,水質變化難以觀察;②圍井修筑過高,易堵死管涌出水,導致險情發生轉移,不利于險情的控制和防守;③在取土位置的選擇上,沒有綜合考慮險情、水情、工情等情況,就近選擇內平臺、禁腳地、護堤地的土料,這種做法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極易在取土位置處發生新的險情。
3、堤防堤腳(基)散浸、滲、漏水問題
在堤防背水面開挖導滲溝是搶護堤防堤腳(基)散浸、滲、漏水險情通常的做法,以降低浸潤線,降低堤防含水量來提高堤防強度和抗變形能力,可以有效避免險情惡化,在導滲溝全面同時開挖的時易出現的為題有:①未及時在導滲溝內回填反濾料,溝壁較為脆弱,容易產生溝壁坍塌現象;②只在堤身挖導滲溝,未在堤腳或內平臺開挖引排水溝;這些都不利于堤防搶險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險情的有效控制,會造成堤腳附近土體沼澤化,堤身穩定性下降,內平臺土體強度下降。
4、巡堤查險工作不到位
堤防防汛搶險工作的常見疏忽還表現在巡堤查險工作不到位。堤防防汛搶險工作中,巡堤查險是常規工作之一,但由于人力配備不足,在巡查的時候,有些灌草叢生、植被茂密的迎水坡段,背水面的平臺、安全保護區、水井、地質鉆孔等沒有排查清楚,存在安全隱患,加之地形條件復雜,形成巡查盲區,進一步給堤防搶險工作帶來了不便和困難。
二、解決堤防防汛搶險工作中常見誤區的對策
1、背水面滑坡(內脫坡)險情的研判和處理
背水面滑坡(內脫坡)險情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研判和處理好背水面滑坡(內脫坡)險情應把握好三個關鍵點,①在背水面滑坡初期,密切關注險情的發展和變化,根據險情實時變化情況,待險情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后再進行滑坡整治;②導滲溝開挖至滑裂面以下5~10cm處,并填充導滲濾料,防止溝壁坍塌,達到濾水的效果;③在堤腳、穩定內平臺或護堤地處采用透水支撐或大塊石堆放的方式來阻止滑坡體下滑,從而起到鞏固堤防的效果。
2、避免圍井反濾施工細節處理不當
在防汛搶險修筑圍井時,要注意施工細節處理,①清除管涌噴水口周邊的雜物和淤泥,再進行圍井修砌;②修筑時應注意高度控制,圍井不宜太高或太低,要因地制宜,既不能堵死管涌出水又不能任由險情自由發展使險情擴大或險情轉移,以觀測管涌出水量相對穩定為宜(要注意結合堤外洪水位變化情況,水位上漲出水量增大,水位回落出水量減?。?,來控制圍井施工高度,一般圍井高約80~120cm;③對于取土位置的選擇,應選擇遠離險情發生點、內平臺、護堤地、安全保護區以外的料場進行取土,避免取土位置處發生新的險情。
3、堤防堤腳(基)散浸、漏水險情細節處理
堤防多為土質堤壩, 經長時間洪水浸泡后堤腳(基)易出現散浸、漏水險情,此類險情搶護原則以臨水截滲、背水導滲為原則,搶護方法:即臨水面用粘性土修筑前戧,以減少滲水量,降低浸潤線,背水面開挖導滲溝,排走滲水,恢復土體的抗剪強度。在細節處理方面還要注意:①在導滲溝全面開挖時,及時回填反濾料,邊開溝邊按級配要求回填反濾料,防止溝壁坍塌,達到濾水的效果。②在開挖坡面導滲溝的同時還要在堤腳處開挖橫向、縱向、延伸排水溝使滲水集中到溝內排出,這樣可以避免堤腳及附近土體含水量過高,起到恢復土體的抗剪強度和穩住堤坡作用。③盡量避免在滲水范圍內人、畜來往踐踏導致險情附近土體沼澤化,使險情進一步擴大。
4、加強巡堤查險
加強巡堤查險是做好防汛工作必要舉措。在堤防防汛搶險工作中,汛前應對堤防工程應進行全面檢查,規范巡堤查險行為和范圍,進入汛期后應進一步加強巡堤查險,采取定時與不定巡查的方式,尤其是重點險工、險段、內平臺、禁腳地、護堤地、安全保護區、水井、地質鉆孔及洪水退水期間迎水坡面的巡查,在黑夜雨天更應多采用聽、摸、探等方法, 做到眼勤、手勤、耳勤、腳勤,同時保證輕便物料隨人走,不放松一刻,不忽視一點,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送制度,發現可疑征象,必要時立即采取應急措施。
堤防防汛搶險工作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要做好堤防防汛搶險工作,應克服麻痹思想,加強巡堤查險,科學研判險情,優化搶險方案,提供有力的人員和物料保證,針對堤防防汛搶險工作中常見的誤區,積極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和對策,提高堤防防汛搶險工作能力和水平,消除水患,進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簡介:
譚軍(1978年9月)男,湖北荊州人,工程師,從事防洪,河流,堤防,水閘管理工作。
江雅琴(1979年7月)女,湖北荊州人,工程師,從事防洪,河流,堤防,水閘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