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森高娃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公路建設中,多會采取瀝青路面形式,瀝青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響路面的質量,關系到路面的使用壽命。同時,還關系到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因此,保證瀝青配合比設計的質量是保證瀝青路面質量的基礎。在瀝青配合比設計工作中,對集料級配及配合比計算與最佳油石比的確定最為關鍵。在保證瀝青路面質量的基礎上,還需要追求其經濟性,即瀝青最優配合比問題。本文主要是從瀝青混凝土配合材料的選擇、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注意事項三個方面來進行論證分析。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意義
0前言
隨著高速公路的迅猛發展,我國對公路路面施工技術和公路路面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好,行駛舒適,則路面使用者對路面的評價就會越高。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路面使用性能的高低,對行車舒適性、安全性有重大影響。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的因素多種多樣,需從多方位、全過程加以控制與管理。其中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極其重要和關鍵的一個環節,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精心設計、調整優化,最終達到切實可行、經濟合理、易于施工的目的。因此,如何做好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成為相關技術人員極需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1瀝青混凝土配合材料的選擇
瀝青混凝土配比不科學往往影響混凝土過渡區的特性,粗集料宜采用2區中砂泥。在可泵送情況下粗骨料,選用粒徑5~20mm連續級配石子。使用膨脹劑能有效的減少瀝青混凝土裂縫的產生,試驗表明,增加粗集料粒徑對高強混凝土起反作用,低強度混凝土在一定水灰比時,粗集料料粒徑似乎無大的影響。另外,在同一條件下,以鈣質代硅質集料會使瀝青混凝土強度明顯改善。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往往都是在試驗室里進行的,所得出的數據在現場施工中并不能一成不變的應用,因為瀝青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還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施工設備、運輸方式、氣候環境等因素都會引起瀝青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質變。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會根據實際情況對材料的配比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達到建筑施工過程中對瀝青混凝土施工的質量要求。
1.1選材原則
由于組成瀝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并不十分復雜,主要有:不同規格的粗集料、細集料、填充料(礦粉)、膠結料(瀝青)。所以對原材料的選擇原則選擇應近原則,在施工當地對符合施工的原材料就地取材,這樣具有很好的經濟性。
1.2瀝青的選擇
對于瀝青混凝土的主要組成材料瀝青的選擇,不僅要符合施工的相關標準,還要兼顧施工的環境,因為瀝青混合料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瀝青的質量,再者,溫度對于瀝青的影響較大,所以選擇瀝青標號就要適應施工當地的氣候條件,兼顧到瀝青混凝土冬季的抗裂性和夏季的可塑變能力。
1.3粗集料的選擇
粗集料采用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磨耗性。粗集料的質量符合JTGF40-2004“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的規定。
1.4細集料的選擇
細集料一般是指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材料的組合,在瀝青混合料中增加顆粒間嵌鎖作用,把粗集料間的孔隙盡可能的減少,從而增加混合料的穩定性。細集料采用石灰巖類石屑,要求石料生產過程中必須具有兩級抽吸除塵設備,控制細集料中粉塵含量在3%內,質量符合JTGF40-2004“瀝青混合料用細集料質量要求”的規定。
1.5填料的選擇
填料采用石灰巖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嚴禁使用回收粉代替礦粉。礦粉要求干燥、潔凈,含水量不得大于1%,嚴格控制0.075mm以下含量,其允許偏差為±1%。礦粉質量應符合“瀝青混合料用礦粉質量要求”的規定。
2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2.1目標配合比設計
根據設計文件結構層的要求,選擇相應的合格材料,先進行礦料級配比計算,找出最佳狀態的配合比。一般情況下應使試配結果盡量靠近級配范圍的中值。參照《規范》推薦,根據以往經驗固定一個最佳瀝青含量的范圍,以0.5%間隔的不同油石比配置5~6組試件,分別進行馬歇爾穩定度、孔隙率、試件密度、流值、瀝青最佳瀝青用量oac,然后再按最佳瀝青用量oac 制件,做水穩定性檢驗和高溫穩定性檢驗。根據驗證結果,若達不到相關規定則另選材料、調整級配或采取其他措施重做試驗,直到符合要求,確定出較理想的目標配合比。
2.2生產配合比設計
在目標配合比確定以后,要做到實際施工中所采用的瀝青混合料拌和設備進行生產配合設計。試驗前,首先根據路面結構的級配類型,選擇適當尺寸的振動篩。選擇時要遵循:(1)動篩的最大篩孔應使超粒徑的礦料排出,保證最大粒徑篩孔的通過量在要求的級配范圍內。(2)振動分檔應使各熱料倉的材料保持均衡,以提高工程生產效率。(3)應注意振動篩的孔徑要與室內試驗方孔篩尺寸的對應關系。試驗時,礦料由冷料倉取樣進行各項指標試驗并且要按照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比例,使其合成級配在要求范圍內并大致接近中值,按此配比進行拌和,用熱拌合料進行馬歇爾試驗,此試驗的油石比采用目標配合比確定的油石比±0.3%進行試驗。按照與目標配合比相同的試驗方法確定最佳用油量,所得結果為生產配合比。據此結果根據拌和設備的拌和能力確定每盤料所需各熱倉的礦料數量和瀝青的數量。
2.3生產配合比的驗證
通過實際施工對預期結果的驗證來檢測生產配合比。也是從感性的角度對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的評估,同時也是對相關的施工單位所做的施工方案進行檢驗,檢驗期拌和、運輸、攤鋪、碾壓工藝等的可行性和設備的匹配情況。這可從混合料的顏色、拌和均勻度、離析情況、碾壓后的表面狀況等方面做出判斷;同時可組織試驗人員對拌和攤鋪后的混合料及時取樣,進行抽提,對碾壓段進行鉆芯取樣等各種檢驗,對生產的全過程進行跟蹤監督與監控,檢查各種設備參數材料的投放是否準確。整理出該階段的所有數據,并進行對比分析,若有指標達不到規范要求,應對生產配合比或有關工藝做出調整,直至達到設計的標準與要求,據此寫出總結報告,報監理及業主批準實施。
3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的注意事項
(1)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要采用現在的先進技術,不能一味的沿用舊的目標配合比,而要與施工配合比和驗證配合比相結合,采用科學的方法,嚴格控制配合比設計過程中的各項指標。(2)在進行配合比設計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死搬硬套《規范》規定。在不脫離《規范》的情況下,根據不同的材料,靈活地進行配比設計。(3)在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中,不能單一的只去設計這個配合比,而要與施工的實際情況相聯系,依據現在的技術條件,嚴格規范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和施工過程的管理,使瀝青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始終不偏離設計的軌道。
4結語
如今社會的飛速發展,運輸工具的急劇增多,交通道路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重,路面施工要求也越來越高。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關系到整個道路建設工程的質量。因此,這必須要引起相關技術人員的高度重視。當然,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在高等級公路施工過程中,是一個非常復雜而且細致的過程,所以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控制各個環節,最終得出可靠的配合比。
參考文獻:
[1] 王洪江.瀝青配合比優化設計成本控制技術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3(22)
[2] 鄭建交.關于SBS改性瀝青配合比設計及施工技術的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