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馨
摘 要: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結構性減稅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稅制改革過程中的重點操作環節。它的全面實施對我國鐵路運輸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的意義。營改增一方面可以減少重復征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循環,另一方面可以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從而促進行業的發展。基于此,本文簡單闡述了營改增的主要內容以及全面實施營改增對于鐵路運輸企業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全面營改增;意義;應對措施;鐵路運輸企業
引言
增值稅和營業稅曾經同時存在于我國的財稅體制當中。兩者有著明顯的差別——增值稅主要適用于制造業,而在服務業當中則主要以營業稅為主。鐵路運輸屬于服務行業,因而在以往的稅制體系中以營業稅為主。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兩大稅種并行的制度在人們稅收法制觀念增強的情況下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弊端。以鐵路運輸行業舉例,原行業的營業稅需要按照營業額全額征收,在征收過程中不能抵扣,而在征收增值稅時進項稅額是可以抵扣的,如此一來,會對行業進行重復的征稅,從而加大行業的稅務負擔,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全方面實施營改增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1鐵路運輸企業中營改增的主要內容
1.1計稅模式的變化
鐵路運輸行業從屬于服務業,故在營改增之前需要繳納營業稅,重復計稅的現象經常出現在鐵路運輸行業當中,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發展。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鐵路運輸行業的繳稅類型從營業稅改為了增值稅,也就是從價內稅改為了價外稅。這種轉變在大體量的鐵路運輸行業中相得益彰,更有于保障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另一方面,價外稅的繳納可以免除收入當中的部分稅收,因而降低了鐵路運輸企業的部分指標。
1.2打通上下游鏈條環節
無論是從內部還是從外部上來講,鐵路運輸企業的結構都是十分復雜的。其內部含有車、機、工、供、電、輛等多個不同的專業,外部需要于建筑業、設備和材料的供應商以及服務業等諸多行業進行業務的交流。在營改增之后,上下游行業之間的鏈條得以打通,從而更有利于結構性減稅,利用抵扣進項來收取增值稅;在目前,建筑業、服務業、不動產維修等都已被納入可抵扣的范圍,一方面有利于鐵路的投資,另一方面也減輕了企業的稅負。
1.3推動運輸管理水平的提升
增值稅計稅模式要求收入核算工作、進項稅管理工作、銷項稅計算等工作有更高的標準,因而也給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專用發票的推行和管理工作也要求加強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工作,例如,那些業務需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如若不取得會有怎樣的后果等,這在要求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加強溝通的同時,也給企業與合作伙伴的溝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全面實施“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的影響
2.1對經營管理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對鐵路運輸行業的投資越來越大,營改增的落實可以將新增不動產所含的增值稅納入到抵扣范圍當中,從而減少了企業資金流轉的壓力,從而可以使得鐵路運輸企業的投資規模進一步的擴大,但也加大了鐵路運輸企業經營管理的難度。鐵路運輸企業在產品方面與其他的運輸方式大致相同。但鐵路運輸企業含有大量的不動產,這些不動產每年都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進行更新和改造。因此,鐵路運輸企業即使不建設新的線路,也需要資金的投入。與此同時,人工成本的支出在運輸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巨大,因而全面實施營改增后,合理利用不動產所含增值稅以及人工成本的巨額支出都給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2.2對稅負的影響
鐵路運輸企業結構復雜,涉及范圍廣泛。它與房地產業、建筑業、服務業以及金融業等都存在著很很緊密的業務聯系。在“營改增”未全面實施之前,上述行業的進項稅額不能納入到抵扣范圍,因而鐵路運輸行業面臨的稅收壓力仍舊十分巨大。在全面實施“營改增”之后,鐵路運輸企業相關行業的增值稅抵扣項目得以全面開展,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稅務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然而,行業涉及的不同也就意味著不同的稅率,稅務規劃工作的難度也就因此而增大。
2.3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在“營改增”實施之前,鐵路運輸企業的稅收核算方式已經很有難度,但在全面實施之后難度再一次得到了提升。鐵路運輸企業的經濟核算分為基層單位、所屬鐵路運輸企業、以及中國鐵路總公司三級,核算方式本身已經足夠復雜。營業稅制時期,鐵路運輸企業的稅款由各級機構所屬地自行繳納,同時核算應交科目開設應交營業稅即可,過程相對比較簡單。“營改增”后,鐵路總公司需要匯總增值稅在進行繳納,其他應稅行為進行屬地繳納,給繳納稅款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與此同時,應交增值稅額的繁多項目也給核算工作帶來及巨大的困難。
2.4對發票管理的影響
鐵路運輸企業網絡覆蓋面積大,涉及業務種類繁多。因而其員工的素質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全面實施“營改增”的過程中,基層業務人員難以分辨取得的發票給工作帶來巨大的阻礙;在對外開具發票時,缺乏專業的人才會給鐵路運輸企業的發票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多,問題也會不斷的出現。
3營改增運行背景下鐵路運輸企業成本管控策略要點分析
3.1爭取政策支持
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和嚴征管時盈增改的基本原則,企業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應當盡快了解改革的內容,全面理解該政策的實施時企業稅負的影響,正確預判企業的發展前景,從而針對“營改增”政策提出可行性的建議。與此同時,企業應當加強與稅務部門的聯系,盡可能地將投資比重大的投資增值稅進項稅金額納入進項抵扣范圍,從而最大程度地減緩鐵路運輸企業的壓力。
3.2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
鐵路運輸企業應當認識到增值稅進項稅在數額較大的在建工程建設、電力以及維修材料購置的業務中的可抵扣性,故應加強對此類專用發票的控制,在招標談判階段提出取得該類專用發票的要求;若零散用工無法取得專用發票,則應尋求勞務派遣單位以解決問題;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強對專用發票得宣傳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證員工取得專用發票。
3.3調整經營模式以滿足營改增需求
營改增實施后,鐵路運輸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模式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營改增政策引起的變化,順應稅收格局。較為積極的做法是,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機構應根據當前稅收政策變化,提出經營模式變更的建議,并做出詳細的預算安排,在對上述二者進行調整的同時便可促進鐵路運輸企業資金正常周轉,以減輕稅收壓力。
3.4創新會計核算方式
會計核算模式創新,一方面依賴于會計核算基礎,另一方面依賴于企業管理模式創新。身為鐵路運輸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應實時學習相關財經制度和嚴格遵守財務核算規程,不僅如此,財務管理部門和相應機構之間也應積極配合,對不同類型收入信息和會計核算信息等進行詳細對比與分析,運用此種方式使得鐵路運輸企業成本核算制度和收入核算制度得到完善,以至更好更優的達到稅負減少目的。
結束語
全面展開“營改增”試點,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培養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此舉進一步減輕了企業稅負,創造了更加公平、中性的稅收環境,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和消費升級。鐵路運輸企業應積極把握這次機遇,從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充分進行稅務籌劃、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等方面出發,提高企業經營效益,降低企業稅務風險。
參考文獻:
[1]李遠慧,王晴晴.“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的影響預測[J].稅務研究,2013(12):14-17.
[2]葉新華.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07):344+346.
[3]呂美秀.“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7(0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