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曉東
摘 要: 運輸與現代人們的出行息息相關,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對交通,正因為交通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生活越來越好,同時,人們對交通的依賴使得交通運輸系統迫切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速度,增大客運量。我們需要了解現今交通運輸系統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才能對癥下藥,進行創新發展,然后對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再進行總結,提出解決方法,促進創新發展快速有效進行,努力將交通運輸這一國家建設重點工程向現代化方向推進。
關鍵詞: 交通運輸;系統;創新;發展
引言:交通運輸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工程,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面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方針的提出,交通運輸系統也應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對現實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提出創新方案。政府、企業、個人都應投入其中,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共同推進科技成果推廣、資源共享和技術的進步。
1.當今交通運輸系統面對的主要問題
1.1存在許多技術局限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日益發展,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科技的幫助,科技使我們的許多夢想都成為了現實,科技也有足夠的能力幫助交通運輸系統進行創新與發展,但是現今交通運輸系統方面的科技存在局限和瓶頸,這成為阻礙交通運輸系統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相信在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應用下,交通運輸系統工程一定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1.2迫切需要提高資源利用率
現今的社會情形下,自然資源處于長期短缺的狀態。我國的人均資源占有率本來就很低,但是交通運輸發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破壞大量自然資源,所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在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浪費。
1.3縮減成本
交通運輸行業的成本普遍比較高,交通工具的運行和突發事故的處理都需要大量成本,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發展的壓力。在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努力地降低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或者將自身成本更多轉換到發展成本中,促進創新與發展。爭取達到低成本,高收入,走綠色節能環保的現代化大道。
1.4優化系統
交通工具各有各的優勢和特長,在整個交通運輸系統中,各個交通工具之間應該取長補短。既可以將優勢進行整合,又可以將社會經濟利益進行整合,使系統得到最大程度優化,更好的進行工具間的配合,提升系統優勢,優化系統。
2.交通運輸系統工程創新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1差別化、封閉性環境致使創新積極性不高
交通運輸創新主體差別化,國家政策偏向前景明朗的大企業,而任由中小企業自生自滅。政府主導使產業缺乏創新力,創新積極度不高。而且有序的市場秩序還沒有建立,創新的實踐針對性,效率低下。我們要相信中小企業也有大的潛力,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中小企業也在努力地往前走,中小企業的員工中也有能人,憑借其過硬的專業技術,也會對交通運輸創新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畢竟交通運輸行業不能僅憑科學理論,技術水平也是一個重要部分。但是他們沒有好的途徑去參與其中,使技術與理論脫節。
2.2創新成果推廣難
相比于創新研發,創新成果的推廣是一個更為艱難的過程。研發需要團隊內部完成,但是推廣需要涉及資本運作,產品宣傳,風險評估,法律裁決等諸多因素,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完成,而且適用性也需要反復檢測,時間消耗多,時效性差。盡管行業內的企業都在做相似的事情,但是他們之間缺乏交流,信息交換不暢通,交流體系不健全,大家都不了解對方在做什么。而且企對自身優勢認識不足,市場定位不清晰,浪費了許多好的資源,這些都不利于成果的推廣。
2.3重復立項導致難以取得實質性進步
每年都會有許多新的科技立項產生,這些立項多半與之前的項目有所相似,只是研究角度和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結果大都相似。這就直接導致許多優秀的成果被束之高閣,但是新研究的立項都還不完善,都無法及時被運用到系統創新中。很多有創新意識的基層人員被排除在項目之外,無法通過有效途徑參與到項目研發中,每天只能面臨各種實際問題,這些實際問題卻常常被人忽視,而且很難進行立項,缺乏一定的理論支持和書面化的解決辦法。
3.促進交通運輸系統,工程創新與發展的做法
3.1科技立項面對更廣泛的主體
首先政府應該放開主體局限,面對廣泛的社會主體,向社會提出問題,征集意見,獲得更多、更廣泛的意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乘坐交通運輸工具出行的過程中,我相信他們比在實驗室一心一意搞研究的技術人員有更多的體驗和建設性建議,多聽聽群眾的抱怨,知道哪里還需要改進,在問題多的地方找問題,想辦法將問題集中起來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同時也鼓勵多主體對交通運輸的發展進行立項,自主研發,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基層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也可以進行研究,攻克瓶頸,獲得進步。對各種小問題進行描述,爭取快速解決,不斷優化。完善激勵制度,鼓勵大眾為交通建設貢獻力量,政府也應為創新主體提供更實際的成果保護和風險保障。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
3.2推進科研成果共享
自2015年起,國家在科研共享,科技成果共享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也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優勢平臺。國家應該進一步將資源進行整合,將體系完善起來,促進成果共享,對行業科研基地在重大設施、儀器設備、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信息進行整合,利用互聯網等手段,促進行業內相關重大科研成果的開放共享。同時,廣泛吸引和利用全社會科技資源,積極吸納全社會科技創新力量,圍繞交通運輸發展熱點、難點問題,探索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協同、多技術集成,形成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的術研發和轉移模式,進一步提升行業科研實驗平臺能力和水平。
3.3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服務
對于社會中一些具有信息咨詢服務能力,能對公眾提供情報分析的信息服務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提供一定支持。但是在對它們使用的同時要注意保護投資公司的產品,保護知識產權。一些具備較高的水平,儲備有相關的專業化人才的科技中介,不僅在服務中獲取價值,而且能夠擴大技術服務的業務范圍,獲取新的價值,在發展初期,應該獲得政府支持,不僅是專利保護和技術經營的職能需要,更是獲得眾多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以及相關的金融機構等的信任的需要。政府的扶持在當前科技創新的大環境下,應大力支持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
結語:我們的交通運輸系統應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技術人員的創新意識,提高積極性,將科技成果更多更有效地應用到交通運輸系統創新中。科學無止境,將科技創新應用到交通運輸系統中將會大大提高系統的可靠性,促進經濟發展,造福百姓,提高中國的綜合競爭力。通過科技立項面對更廣泛的主體,推進科技成果,科技技術的共享,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服務,我相信我們的交通運輸系統的創新和發展終會到達一定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沈志云·交通運輸工程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寧允龍·淺談公路交通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