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 朱國發
摘 要: 在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中,灌注樁技術操作相對簡單,適用于多種地質土層,能夠有效提高樁體承載能力,降低后期沉降量,經濟效益良好。伴隨建筑工程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朝著高層化及功能多樣化方向發展,為保證工程安全性,對于樁基部分的承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應結合工程實際地質條件,對各項施工參數進行計算,制定科學施工方案,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關鍵詞: 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工藝
鋼筋混凝土是一種深基礎的施工方式,也是一種工程加固技術,它主要是通過鉆孔注漿的施工方法,來提高建筑結構的強度,使其建筑結構滿足人們的要求,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得到保證。而且由于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有著很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因此目前在我國的各中工程施工中都很到的廣泛的使用,而且因為施工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也使得,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有著不同的施工方法,但是由于這種施工技術在進行實際應用的時候比較復雜,因此我們就對此進行簡要的闡述。
一、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準備
1、確定成孔施工順序
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的種類有很多,而且根據不同的成孔方法的不同,我們才進行工程施工的順序也會不一樣,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對其進行一定的研究和總結,從而判斷出合適的施工順序,否則不僅影響這個工程的施工進度,還會出現造成大量的成本損失。
2、成孔深度的控制
不同的施工方法,對成孔深度的要求也就不一樣,例如在進行摩擦型樁施工的時候,我們就以摩擦型的設計長度來判定成孔的深度,使其可以保證摩擦型樁可以往前的進行到孔中;而持力型樁也主要是用錘擊沉管的方法帶進行成孔,以樁管的入土的深度進行一定的控制。由此可見在進行成孔施工的工程中,不同的施工方法,對成孔深度的控制也就不同。
3、鋼筋籠的制作
制作鋼筋籠時, 要求主筋環向均勻布置, 箍筋的直徑及間距、 主筋的保護層、加勁箍的間距等均應符合設計規定。箍筋和主筋之間一般采用點焊。分段制作的鋼筋籠,其接頭宜采用焊接并應遵守相關質量檢驗技術規范標準。鋼筋籠吊放入孔時, 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時應采取措施固定鋼筋籠的位置, 避免鋼筋籠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響而上浮。 也可待澆筑完混凝土后,將鋼筋籠用帶帽的平板振動器振入混凝土灌注樁內。
4、混凝土的配制
確定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與性能。灌注樁混凝土所用粗骨料可選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徑不得大于鋼筋凈距的1/3,對于沉管灌注樁且不宜大于50mm;對于素混凝土樁,不得大于樁徑的1/4,一般不宜大于70mm。坍落度隨成孔工藝不同而有各自的規定。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水下澆注混凝土不應低于C20。
二、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的施工工藝
1、鉆孔施工
根據施工相關規范規定,選取指定鉆機進行施工,要求準確設置鉆機位置,且在-2—+2cm之間控制孔位偏差。在鉆進施工中必須確保鉆頭垂直,傾斜度不得超過1%。且根據施工設計要求對孔洞深度加以嚴控,防止中斷問題產生于鉆進施工中。注漿孔成型后,需詳細檢測孔洞質量,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待施工合格后即可進行清孔施工,要求將孔洞內的雜物,如碎屑、浮塵等徹底清除,防止對后期施工造成影響。
2、制作注漿管
選取鋼管作為注漿管,其構成部分主要分為3點,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依次為花管、直管與接頭。制作過程中,必須選取膠帶等材料將花管段徹底包裹,并選取鐵絲進行緊密綁扎,避免滲漏。
3、安裝及下放注漿管
在鋼筋籠內圈上點焊2根注漿管,注漿管安裝過程中應確保漿管對接無誤,且具有飽滿、連續及密閉性俱佳的焊縫,選取膠帶等材料密封花管段,并做好包裹、綁扎作業。連接花管及注漿管后,可通過相應壓力的自來水灌水檢驗各段各節的密封性,當出現滲漏等問題,需及時找出原因做好處理,避免管路被巖土體、地下水等堵塞。與此同時,相比地面高度,注漿管頂應低出20到30cm,避免移動鉆機時出現注漿管斷裂等問題。
4、壓水試驗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過程中,為檢驗注漿管道密閉性、內部通暢性等各項指標,應按照標準進行壓水試驗,防止對漿液正常灌注造成影響。作為注漿施工的重要工序,壓水試驗的功能是預壓與疏通注漿通道,以此對注漿管可灌性、聯能性進行檢查,為注漿提供可靠保障。成樁一周內即可選取高壓水進行注漿通道施工,需在20到60cm3之間合理控制壓水量范圍,3到5min為壓水時間,0.5到1mpa為壓水壓力范圍。合理控制壓水各項參數指標,可避免因壓力過大產生塌孔等問題。除此之外,利用壓水試驗,還能確保周圍干凈無污染,如能夠有效清理周邊泥漿、雜物等。在試驗環節必須隨時查看孔洞變化,當存在較大充盈系數或塌孔問題,需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積極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施工質量。
5、注漿施工
壓力與時間是注漿施工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其中可嚴格按照壓水試驗、施工現場具體情況等條件,對注漿壓力加以確定。與此同時,也可按照實際樁身長度適當調整壓力,特殊情況下,也可利用試注漿的方式進行注漿壓力最佳值的確定。如冒漿、串漿等問題出現于注漿施工中,可選取間歇式注漿法施工,30到60分鐘為兩次注漿的間隔時間。當樁體周圍注漿量滿足規范規定后,即可結束注漿施工。隨后檢測各項施工質量,加固樁體。
三、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質量控制措施
1、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為檢驗注漿管道密閉性、內部通暢性等各項指標,應按照標準進行壓水試驗,防止對漿液正常灌注造成影響。外界高壓的作用下,在注漿管道內注入適量水分,持續時間為3—5min,此過程中應合理控制注水壓力,避免壓力過大造成孔洞坍塌現象。在進行壓水試驗過程中,應實時檢測孔洞狀態,若出現異常現象,應立刻停止施加壓力,并對具體原因進行分析,采取相應處理措施。此外,若注漿階段出現注漿量達不到要求,可采用間歇式注漿的方法,直至達到設計注漿量,提升單樁承載能力。樁頂冒漿也是施工過程中常見問題,應適當停止注漿,待樁體外側泥漿完全凝固之后再次施工,通過增大注漿壓力也能有效解決冒漿問題。注漿施工之后必須加強保養工作,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最佳養護時間,提升建筑工程樁基承載能力。
2、應嚴格按照設計方案要求進行鉆孔施工,鉆機安裝應平整牢固,必要情況下可在鉆機底部加設墊木,防止后期施工中出現鉆機位移。在鉆進施工中應實時檢測鉆進情況,保證鉆頭處于垂直狀態,避免出現樁身傾斜現象,對后期成樁承載能力造成影響。若鉆進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應將其清除之后才能繼續鉆進,防止損壞鉆頭。待鉆孔成型之后應按照標準檢驗成孔質量,以免存在誤差過大現象。
3、為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施工單位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遵循相關標準加強質量檢測工作,及時發現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并對其進行處理,避免存在安全隱患。同時定期組織施工人員技術培訓,尤其是針對工程施工難點及重點部位,嚴格規范施工操作行為,盡量減少人為操作失誤,切實提升樁基承載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城市化的速度不斷加快,使得我國的房屋建筑規模不斷得到擴大。經濟發展為房屋建筑提供了優質條件,但是也使得建筑工程質量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在建筑施工中,可以說地基施工是工程建設的基礎與前提,而且鉆孔灌注樁技術又是保證地基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必須得到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黃廷濱;;淺談旋挖鉆機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28期.
[2]黃玲彬;吳蘭英;;鉆孔灌注樁孔底沉渣質量問題的探討[J];山西建筑;2010年02期.
[3]馬亞岑;戶相洛;;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J];技術與市場;2010年08期.
[4]呂維前;王思海;;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缺陷修補方法探析[A];河南省建筑業行業優秀論文集(2014)[C];2014年.
[5]張玉華;;高層建筑基礎鉆孔灌注樁工程施工[A];2014水利水電地基與基礎工程技術——中國水利學會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委員會2014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