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蕊 王蒙罡
摘 要: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及住宅商品化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工程質量。現階段,高程建筑工程裂縫問題已經成為了各方關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北方地區具有較大溫差,且大多施工都選用泵送砼技術等,導致裂縫大量產生于現澆混凝土樓板上,降低建筑結構的承載力、耐久性及防水性。為減少裂縫,必須加強管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關鍵詞: 現澆樓板裂縫;原因;控制措施
伴隨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我國建筑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作為工業設施、基礎設施及民用建筑施工選用的主要結構形式。裂縫的產生一直以來都被看做是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通病。其不僅增加人的不安全感,還會降低建筑物的美觀性。與規定值相比,裂縫過寬,或其深度、長度過大,都將損害鋼筋保護層、銹蝕鋼筋。當鋼筋銹蝕后往往會出現體積膨脹現象,這將進一步擴大混凝土裂縫,從而嚴重損害混凝土結構,大幅度降低其承載力。為更好地提升混凝土結構質量,必須對混凝土裂縫成因進行準確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對混凝土結構裂縫進行全面控制,這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中,結構物往往需承受諸多荷載,最主要的有2種,如外荷載、變形荷載。則裂縫產生的原因可具體歸結為以下幾點:
1、通過靜荷載、動荷載等外荷載的直接應力產生,也就是根據常規方式進行計算的應力產生的裂縫。
2、通過外荷載作用,結構次應力產生裂縫。因大量結構物具體工作狀態并不完全等同于常規計算模型,如一般選取薄膜理論計算殼體,殼面誤差相對較小,則誤差主要存于相對邊緣位置,因此位置的彎矩、切力等產生裂縫。
3、因變形變化產生的裂縫,其引發因素一般為溫度、收縮、膨脹等。具體而言,結構產生變形,如變形無法實現則會出現應力,該應力與結構剛度存有密切關聯性,當應力比規定數值大時則會產生裂縫,出現裂縫后才能滿足變形,同時降低剛度,應力松弛。
二、預防樓板混凝土裂縫的措施
1、材料措施
適當提高材料的抗裂能力和材料的收縮能力,配置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盡量避免使用收縮性較大的礦渣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減少水灰比,混凝土所用的骨料應控制其含泥量和級配,因為含泥量太大會使混凝土的“干”縮性增加。另外盡量減小鋼筋的直徑,加密鋼筋間距等,這些都是防止樓板產生裂縫的有效措施。
2、施工措施
(1)加強商品混凝土質量管理,嚴禁運輸過程和現場澆搗混凝土時擅自加水,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被人為破壞,確保混凝土澆搗的質量,以防止裂縫的產生。
(2)施工中應注意做到防止早振,過振造成的板混凝土出現分層而降低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同時,混凝土澆筑完工后,必須派專人澆水養護,必要時用塑料薄膜覆蓋,可減少和防止水分蒸發過快和溫濕差變化過大引起的主拉應力。一般混凝土澆筑完畢24小時后方可進行施工放樣,48小時進行模板制作、安裝等其他作業,嚴禁集中堆載及施加沖擊荷載。
(3)鋼筋制作安裝時,板面負筋<Φ12,距梁200mm外設置600×600mm方格網,≥Φ12設置1000×1000mm馬凳筋,以保證板面負筋的位置。
(4)嚴格控制板面負筋的保護層厚度。應采用鐵架子或墊塊等措施來固定負筋的位置,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板面鋼筋不會下沉,從而有效控制保護層厚度,避免支座處因鋼筋下沉,保護層厚度變大而產生裂縫。
(5)應提高模板制作、安裝工藝,保證其具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使之能承受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以避免由于模板的彎曲變形造成混凝土的開裂。
(6)應加強混凝土施工現場管理,對混凝土施工的每個環節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范進行,嚴禁野蠻施工,以盡量避免人為因素造成混凝土施工質量下降,而引起裂縫的產生。
在使用小直徑鋼筋的情況下,可適當提高配筋率,來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應變;角部負筋應雙向配置,單向板也應四面均配置負筋。在相同配筋率的情況下,采用直徑較小的鋼筋,縮小鋼筋間距,可提高現澆板的抗裂能力。
3、裂縫處理措施
對產生的裂縫要全面分析,仔細研究產生裂縫的原因,裂縫是否已經穩定,是否仍處于發展狀態,并做好檢查記錄。針對混凝土裂縫的分析,常見的有以下處理措施:
表面處理法:表面涂抹適用范圍是漿材難以灌入的細而淺的裂縫,深度未達到鋼筋表面的發絲裂縫,不漏水的縫,不伸縮的縫及不再活動的縫。常用材料有環氧樹脂類等。進行裂縫處理時混凝土表面應堅實、清潔,有的表面根據材料要求還要求干燥。
填充法: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一般用來修補較寬的裂縫(>0.3mm),這種方法操作簡單,而且費用低。對于寬度小于0.3mm,深度較淺的裂縫、或是裂縫中有充填物,用灌漿法很難達到效果的裂縫、以及小規模裂縫的簡易處理可采取開V型槽,然后作填充處理。
4、針對性預防
第一,塑性收縮裂縫的預防。首先應保證泵送混凝土的質量,入模前應對混凝土的坍落度進行現場抽查,保證坍落度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運輸車不得隨意加水,尤其對摻加粉煤灰和使用火山灰水泥的泵送混凝土,更要引起注意,因其坍落度損失尤為敏感;不使用分層、泌水離析的混凝土,同時注意防止混凝土早凝出現沉降裂縫。如緩凝劑使用不當,引起凝結時間延緩,甚至長期不凝,應重新澆筑混凝土;夏季高溫、干燥、大風天氣澆筑混凝土時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段,充分利用早、晚低溫段。風大時應采用擋風措施,降低風速,降低表面水分蒸發速率;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有無出現塑性裂縫,一旦出現裂縫,應立即進行二次抹壓或二次振搗,但不要過振防止分層,抹壓也不要使面層過于密實,防止毛細孔蒸發加重;振搗時間應適當延長一點,充分排出多余水分和空氣,減少和減小混凝土內部孔隙以降低混凝土收縮量;澆筑完畢應立即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防蒸發處理,鋪放塑料布最簡單有效,但應壓好周邊防止被風掀起。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水濕養護,覆蓋防水布或噴霧直至終凝正常養護為止。
第二,沉降裂縫預防。在滿足可泵性的條件下,適當減小水灰比和坍落度,使流動性適宜,降低運輸、澆筑振搗過程骨料因顆粒大小密度不同造成的差異沉降;施工條件允許可適當加入緩凝劑以延長凝結時間,以適應模板等沉陷引起開裂;坡屋頂,坡面較陡,對大流動性的泵送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更易向下流淌,造成泵送混凝土大粒徑流動快,表面層流動快于底層,很容易形成離析,出現沉降不均的差異開裂,尤以靠近坡屋頂屋脊兩側為嚴重。澆筑坡層頂速度可適當放慢,用木抹將向下流淌的細骨料拌合物向上趕推,適當拍打使其加速下沉,減少離析,防止開裂。防蒸發布的鋪設應緊跟澆筑,硬結后的正常養護亦應加以重視。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濟一體化環境下,建筑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對的巨大的挑戰。于企業發展而言,工程施工質量對其生存、發展極為關鍵,是其發展的動力,為實現建筑工程行業運轉正常,必須做好施工質量管理工作。裂縫作為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控制的重點,必須充分了解混凝土裂縫產生的機理及產生原因,才能在實際案例中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才能提高工程整體質量,實現建筑事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莫愁. 現澆混凝土樓板裂縫分析及綜合控制措施[D]. 中南大學 2014.
[2] 成盛,金南國,田野,金賢玉. 混凝土裂縫特征參數的圖形化定量分析新方法[J].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1(06).
[3] 言景.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溫度收縮裂縫的成因與控制[D]. 西華大學 2011.
[4] 劉晨濤. 住宅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原因分析與控制措施研究[D]. 石家莊鐵道大學 2015.
[5] 張明,李欣. 淺析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原因及施工管理控制[J]. 科技風. 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