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亮
摘 要: 目前,高校英語教學展開了全面的教學改革,尤其針對于中國文化失語這一普遍存在的現象,因其既對文化傳承產生一定的影響,還對高校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形成了不利因素,為此在對高校英語課堂進行創新改革的發展過程中,消除文化交流障礙,以及破除中國文化失語現象,成為當前高校英語教學面對的緊迫任務。通過對高校英語教育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進行相關探討與分析,希望可以為提升高校英語教學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中國文化失語現象;高校英語;文化教學
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與現在對跨文化交際型人才的大力需要,高校英語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跨文化交際型人才。然中國文化失語癥的形成,使我國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使教育的目的不能有效的實現。高校英語學科的教學過于重視目的語言的文化,而卻忽略了母語的文化,如此讓學習英語的人可以應用英語來闡述目的,但卻不能用英語來講解母語文化,如此現象被稱作中國文化失語癥。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高校需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就是母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同等標準的教學觀。高校不但需防止母語文化的盲目性教育,也需制止只偏重西方文化的行為。母語與英語需共同的擺在同一位置上,兩者間需相互協同,缺一不可。高校還需調整培養跨文化交際型人才的錯誤理念,認清現時期中國文化失語情況的嚴重性[1]。
2.把中國的英語表達融入平時考核的范圍
因為歷史遺留的傳統因素,應試在我國人民的心中特別是學生的思想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來說有較大的推動性作用,也可為學生自主性學習助力。所以高??赏ㄟ^應試的反作用力,來把中國文化的英語表述能力列入進日常的考核范圍當中,激發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通過這樣,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突破中國文化失語癥現象的束縛,與此同時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2]。
3.利用好英語教材合理購置課外書
英語教材不但屬于教師和學生教育和學習的主導方向,并且教材中的內容和質量會對教學的質量與學生學習的成效形成直接性的影響。然而結合相關學者們的一些研究和調查可以看出,現在的英語教材當中西方性的文化占整體課本內容很大的比例,教材中大部分英語文章都是選自英美國家的一些文學作品。所以,對于現時期高校英語教材內的母語文化嚴重不足的問題來說,高校需合理應用英語教材,不可完全依靠英語教材來進行施教,需合理有效的購置一些課外的相關書籍來補充母語的文化知識。如此不但利于教師可以良好的在英語課上講解母語文化,還可讓學生能夠有效的學習到更全面的關于中國語文化的英語表達資源 。
4.提升教師本身的文化素養與教學技能
教師是傳道授業的引導者,需突破以往陳舊的教學觀念,構建綜合的中西方文化相結合的教學觀念,不斷提高自己關于中國文化的素養與教學的技能。教師需在課后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源,增強自己母語文化及母語文化英語表達的知識儲備。高校與相關的單位需為教師提供一些學習的機會,例如,可以安排這方面的學者作專題性的講座,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和培訓及對外的交流活動等。在英語課上,講解中國的文化時,教學過程中需最大程度的使用英語來表述,并同時有意的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實施比對來進行講解。教師還需對學生鼓勵和引導,讓其在課余的時間里增加對有關母語文化書籍的閱讀,并同時推薦給學生一些學習的資源作為為參考,不斷的提升學生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能力[3]。
5.培養學生跨文化的交際意識
培養學生的正確跨文化交際的意識,不但會讓其認清交際不只是單向行為,而且還具備雙向性。如想實現成功高質量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但需對目的語的文化進行掌握和熟知,還需對母語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需培養學生不斷的在跨文化的交際當中構建正確端正的文化價值觀念,不盲目的崇拜目的語而忽略母語,始終堅持平等交際的原則。只有樹立了正確的思想觀念,才可以讓學生有效的傳播中國文化。
6.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在各國間的頻繁聯系,文化交際也變得非常緊密,在此情況下,中國文化失語癥問題不可小視,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非常迫切。高校是英語知識教學與栽培跨文化交際型人才的主要場地,為此需對本身存在的問題給予有效及時的糾正。只有如此才能使同學們的中國文化失語癥問題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趙葵.探析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及應對措施[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 2016(2):53-56.
[2]周紅.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研究與策略分析[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3):104-106.
[3]王欣欣.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及對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4(1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