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放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平面設計也向著更為簡潔明朗的方向發展。由于受到傳統美學觀念的影響,平面視覺傳達設計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出傳統美學觀念。文章對視覺傳達設計中美學的融合進行探究,以期為同仁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美學觀念;融合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周圍的社會環境也發生重大變化,其視覺傳達設計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現象。為了滿足大眾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審美需求,必須與時俱進。若僅以單純的色彩及另類風格來進行視覺傳達設計,往往會遭到淘汰。因此,這就需要視覺傳達設計以新奇的觀點、精美的圖式來吸引大眾的眼球,將美學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中,使其具有時代性及靈動性。
一、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及美學觀念
所謂的視覺傳達設計是指在特定的場景之中,利用符號的鏈接及其元素的組合燈,設計出新的樣品,吸引大眾眼球。但大多創新是在原有視覺基礎之上發展起來,并且依賴于現有的美學條件及其地域文化。從當前來看,我國的視覺傳達在設計中采用了隱喻及其象征的手法,且在觀念上得以創新。 尤其是美學中的符號已逐漸代替了復雜的設計,從中可看出事物間的相互聯系,更容易讓受眾群體在短時間內達到較強的視覺效果,從中獲取針對性信息。我國信息計劃技術不斷發展,創新已經成為當前各行各業得以生存發展的必備能力,這就要求視覺傳達設計在發展上取得創新。現代的設計理念更加崇尚創新及其可持續,并不以簡單的視覺沖擊而獲得短期效應為目標,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在設計時,則必須充分利用資源。
二、視覺傳達設計與美學觀念的有效融合
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融入美學觀念,就必須擁有別具匠心的創新理念。若一味的堅持原有觀念,則會陷入固步自封的狀態,難以自拔。首先,要轉變傳統觀念,將科技、自然、文化實現高度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自然、文化及其科技有效結合起來,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其次,樹立整體性創新思維。任何事物的并不是獨立存在,是相互依賴且共同發展的,因此,在視覺傳達設計時應擁有整體性的設計理念,實現整體與部分的結合,使得視覺傳達設計更具有科學性及合理性,從而表現出創新性。最后,樹立人本精神。從生態為本的觀念出發,在設計時所采用的環保及綠色觀念,做到保護環境及節約資源。 當前多數設計圖紙、裝裱及其裝訂上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奢華的,違背了設計的初衷,并未體現出可持續性及整體性。
世界是由色彩所組成的,原本的色彩僅僅是一種自然現象,一種客觀存在,但對于不同的國家及民族,由于不同的歷史文化及背景,所表現出的色彩也不一樣。每一樣色彩都被賦予了濃厚的人文表達,蘊含豐富的文化底蘊。如:日本人崇尚白色、泰國人喜歡紫色、中國人則偏愛紅色。中國紅代表著中國,象征著平安、吉祥、熱情、興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色。中國紅色彩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最具色彩精神沖擊力的設計類型應屬招貼廣告。它要求一目了然、簡潔明確,使人在極短的時間內領會作品的含義。因此,強烈鮮明的色彩尤為重要,這樣可以突出醒目地表達所要宣傳的事物,賦予畫面廣泛的含義并使人們在有限的畫面中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義。
中國聯通的新標識是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和甄選所確定的方案。標識上的色彩大膽引入全新理念——“中國紅”,這種象征快樂與好運的紅色增加了企業形象的親和力,并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與活力創新、時尚的品牌定位相吻合。中國銀行的標志創意來自于結了紅繩的古錢幣,錢孔與紅繩構成了“中”字。標志采用中國的紅色為基色,視覺上給人一種強而有力的概念。而正是這一濃郁的民族色彩依托傳統中國節向人們傳遞著一種力量、穩重、開拓的企業理念。延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圣地,1996年被國家定為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因此延安城市標志具有濃郁地方文化色彩。標志的基準色為紅色,象征革命圣地的朝氣,同時與“紅都”地域特色相符,表明延安有著光榮的歷史,更預示輝煌的未來。剪紙是傳統中國文化中的民俗產物。《剪紙系列》這本書在裝幀設計中采用了紅色剪紙的表現手法,淳樸,濃郁。這種想法來源于中國農村的民俗文化,力求在視覺上讓讀者嗅出民間文化氣息;同時設計中也汲取了傳統文化和現代版式的結合,既有傳統書籍文化的神韻,又有現代設計意味。
三、結論
總而言之,文化藝術在創新中不斷演變發展,從而推動著我國文化的發展。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美學的應用,在較好的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夠體現出唯美特征及其文化內涵,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體現的更為時尚、直接及新鮮,將其解構并提煉出來,更好的詮釋我國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 蔣曉桐.淺談美學藝術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J].速讀(下旬),2018(01):286.
[2] 郭穎雅.視覺傳達設計中空白空間的美學探析[J].大觀,2017(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