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明
摘 要:新媒體的發展與跨越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而發展變化的。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新媒體的出現對于新聞業的傳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的電視廣播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廣電新媒體隨著網絡信息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逐漸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從開始的試探到如今的日常,廣播電視新媒體逐漸被大眾所接受,新媒體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會不斷出現新的使命。文章針對廣播電視新媒體目前的發展狀況以及發展的困境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今后廣電新媒體邁入新階段提供重要的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發展路徑;挑戰;電視媒體
一、廣電新媒體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1.廣電新媒體平臺大,發展速度快
廣電新媒體是數字信息技術下的產物,在我們國家的應用首先體現在中央網絡電視臺上,當下央視網絡電視將社會生活娛樂、新聞、信息統一整理規劃進行網絡報道,它具有視聽、互動的功能,在新聞采訪和報道時可以使受眾群體充分行使言論權。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各地方媒體也逐漸建立自己的網絡媒體平臺,長久以來廣電新媒體成為新媒體技術、內容、渠道為一體的綜合媒體平臺。并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成為了新聞傳播速度最快的媒體,是當前新聞行業新聞傳播的重要技術端口。
2.廣電新媒體市場化程度高、發展空間大
在我國,廣電新媒體的出現為整個文化市場建立了有效的市場產業鏈,國內廣電媒體在逐漸推動新媒體發展的同時,根據新媒體自身傳播速度快、新聞涉及范圍廣以及新聞呈現形態多樣化的特點,對廣播電視傳統媒體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傳統廣電媒體通過新媒體的發展來進行變革,并且不斷增強自身活力,由此可知廣電新媒體在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二、廣電新媒體的發展瓶頸分析
1.廣電新媒體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不足
各廣電新媒體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都在努力的搭建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廣電媒體在發展方面上都偏向于新媒體投射和擴建,卻忽視了對于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亮點新聞的創新,長久以來廣電新媒體在民營新媒體(如愛奇藝、騰訊、優酷等)的沖擊下,逐漸失去自身的市場立足點,影響力也隨之下降。
2.新媒體的多元化,導致媒體資源分散
媒體的多元化是近年來廣電發展的經濟支撐,媒體資源分散的問題也一直是各省廣電媒體發展的最大瓶頸,各省廣電中心在傳統電視的基礎上看似增加了很多新聞播放渠道,但事實上最終讓廣電盈利的還是有線網絡電視,然而新媒體的增加也導致了信息資源的分散,從而使廣電新媒體的發展遭受阻礙。
三、廣播電視新媒體未來的發展路徑
1.提升廣電新媒體的品牌力量
廣電新媒體與民營新媒體之間的競爭力體現在內容是否具有新意以及品牌方面,隨著數字信息時代的發展,廣電中心長期把精力集中在新媒體的搭建上,在未來的新媒體發展中要充分考慮到內容的轉換方面,將傳統的媒體與新媒體的優點相結合,共同提升廣電新媒體的影響力。優秀有新意的資源可以成為整個媒體行業的競爭核心,而傳統的廣播媒體有著自身內容豐富的優勢,想要樹立媒體品牌效應就要充分發揮傳統廣播電視在內容上的優勢,用“新媒體思維”打造新媒體內容。
2.創新新媒體發展機制
我們國家廣播電視新媒體的體制創新必須要從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出發,國家的相關部門應在政策上對新媒體的搭建給予政策性支持。目前我國廣電新媒體企業面臨著來自于民營媒體的沖擊和壓力,所以在必要時一定要開放對新媒體行業融資的資金準入,按照市場發展規律推動廣電新媒體的發展和改革。
3.加強媒體資源的深度整合
從新媒體發展先進地區上海、浙江、江蘇的情況來看,其跨越發展的基礎都是實現了資源的高度整合。促進新媒體發展的關鍵就是整合資源,消除省、地市臺發展新媒體的短板,打造以省臺為中心,聯合地市電視臺優質內容資源(本地內容)的廣電傳媒新媒體聯盟——既能實現國家對新媒體的監管,統一對外宣傳口徑,又能促進各省廣電傳媒新媒體企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同時利于在統一的平臺上,消除行業壁壘,實現融合發展。
四、結論
近年來, 國家廣播電視新媒體的發展迅速,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傳統電視的需求相比以往有所下降,所以廣播電視新媒體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新媒體產業的發展最大的特點就是影響力極大,在未來一段時間新媒體將引領媒體產業潮流。廣播電視媒體要通過自身的改革創新,完善新媒體發展機制,才能夠使我國媒體行業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麗萍.廣播電視報社編輯觀念的轉變[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02).
[2] 胡存年,李金標,張健.廣播電視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應配套進行[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04).
[3] 王甘文,雷元亮,曹寅,等.關于德、法兩國廣播電視立法情況的考察[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07).
[4] 畢一鳴.廣播電視改革三題——觀念、體制、機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4(08).
[5] 郭寶新.廣播電視是一種特殊產業[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