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選云 劉小雯 趙典典 楊黎瓊
在“大數據”時代下,以智能手機為依托的網絡信息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不斷推進移動支付的普及,由此也擴大了移動金融的覆蓋范圍。移動支付作為一種新型支付方式,具有高效省時、使用便捷、易于攜帶等優點,為此被人民群眾所接受使用,其中以“銀聯閃付、微信、支付寶”為典型代表。甘南藏區地處內陸、多民族混合、經濟較為落后,以甘南藏區城鄉居民為研究樣本,可以分析出不同于以發達地區為樣本的結論,“城鄉居民網絡支付有哪些行為,影響城鄉居民網絡支付行為的因素有哪些。”因此,更有利于提出移動支付在未來的發展相關建議。
一、引言
網絡支付是指電子交易的當事人,包括消費者、廠商、和金融機構,使用安全電子支付手段通過網絡進行的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移動支付是指允許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支付有越來越多的方式,“微信支付、阿里支付”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而這些支付大多以移動手機為媒介的,所以目前網絡支付近似等于移動支付,本文的移動支付實際上便是網絡支付。
目前,移動支付已經滲透到吃喝玩樂、衣食住行、水電醫療等方面,因此對于城鄉居民來說,伴隨著支付方式的便利化和多元化,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然而由于受到地理、經濟發展、教育等因素的制約,會給城鄉居民網絡支付行為造成影響。
劉勇、葉婷燕(2014)認為影響移動支付的因素包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感知娛樂性三個方面,分析出移動支付可以解決人們在交易過程中的問題,讓人們體會交易的便利,交易過程的樂趣。湯榮麗(2016)認為移動支付行為與收入無關,而與職業、性別、學業相關性較強,并且認為安全性是影響移動支付行為的主要因素。可見移動支付的影響因素多種多樣,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究。本文通過對影響因素的分析得出結論,以促進城鄉居民更多的使用網絡支付,促進網絡支付的進一步發展。
二、甘南州移動支付發展現狀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肅省西南部,有藏、漢、回、蒙等24個民族,經濟總量較低,基礎設施建設程度低,電信覆蓋率窄、通訊較為困難,甘南州城鄉居民受教育程度較低,并且語言障礙問題突出。
根據2017年“支付寶”全民賬單顯示,支付寶移動支付占比為82%,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移動支付占比均在80%以上,甘肅省占比84.44%,貴州省占比92%,山西省占比92%。甘南州在甘肅省內屬于落后地區,手機普及率雖達到90%,但是智能手機普及率僅達45%。智能手機基本上安裝了藏文信息系統,克服了移動支付過程中的語言障礙,然而非智能手機存在語言障礙,對移動支付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甘南州通訊基站建設少,覆蓋面積小,信號較差,移動網絡容量僅為50萬戶,3G在網32.6萬戶, 2G在網35.4萬戶,網絡速度慢。
雖然甘南州總體水平較為落后,但是合作市移動支付能力較高,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在甘南師專,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語言障礙被克服,因此大多數人可以利用移動支付進行網絡購物,繳納水電費等。同時在合作縣很多店鋪有許多支付二維碼,因此移動支付在合作縣城使用較多。
甘南州為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著較為特殊的民族,地理因素,同時移動支付具有低費用、低門檻、高覆蓋等優勢,所以移動支付在甘南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潛力。
三、設計問卷與數據獲取
甘南藏區屬于少數民族地區,相關數據資料較為缺乏,需要采取問卷的方式來進行數據采集。問卷有三個板塊:受訪者基本信息;受訪者移動支付使用基本情況;影響受訪者的變量因素。問卷采取選擇的方式分為單選與多選兩個方面,以實地發放問卷,采取不記名形式展開問卷調查,實地發放問卷共200份,經過統計系統處理后得到有效問卷107份。
(一)受訪者基本信息
通過對問卷的分析,可以得到,被調查者中男性人數少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較低,普遍為小學水平,占比52.5%。月收入數據顯示,被調查者人數在1000--2000元之間占比54.5%,低于1000元的人數占比則為31.5%,其中3000元以上的區間占比最低,僅為4.5%。然而移動支付消費數據顯示,人均移動支付消費水平高達860元,其中在1000元以下區間消費水平較高,占比為71.5%。
(二)受訪者移動支付行為分析
被調查的甘南藏區城鄉居民有絕大多數都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移動支付,沒有使用移動支付的城鄉居民僅占26.5%。移動支付大致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銀行卡與第三方平臺綁定,費用直接從銀行卡里扣除,第三方平臺收取部分手續費用;第二種是費用直接從手機話費扣減,不過此種方式最近幾年使用人數較為少見。
其中,問卷中顯示,受訪者使用移動支付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其次是“高效省時”、“紅包積分獎勵”等幾個方面。但是在甘南藏區,使用現金消費仍然是占主導地位,使用移動支付進行消費雖然在快速增長,但是在短時間內仍然無法替代使用現金的線下消費方式。并且有一部分甘南藏區城鄉居民并沒有使用移動支付進行消費的主要原因有三各方面,第一是通過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進行消費操作過于復雜,不易接受;第二是出于安全性的考量,移動支付使用的是電子現金,在貨幣進行流動時,人們無法真切感受到貨幣的存在,因此人們對于自己所掌握貨幣的安全性感到懷疑;第三是消費品提供方的欺詐行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欺詐行為的曝光,人們在使用移動支付進行消費所面臨的風險性將會提升,出于規避風險原因,仍有部分居民不愿意使用移動支付進行消費行為。
四、統計結果與數據分析
基于上文對甘南藏區城鄉居民移動支付行為的分析,將對移動支付產生影響的因素變量歸類為個人因素、民族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4個方面。
(一)個人因素
居民在使用移動支付進行消費時,首先受自身行為的影響最大,個人消費偏好、年齡、性別、學歷、收入水平都是影響居民使用移動支付的重要因素。通過對受訪者使用移動支付的途徑進行統計整理分析,甘南藏區城鄉居民使用移動支付的途徑具有繁雜性,依托淘寶、京東等平臺進行網上購物占比最大,高達46.5%.
以收入為變量進行分組,甘南藏區城鄉居民在不同收入區間范圍內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不同,其差異分析。收入不同的城鄉居民,使用移動支付進行消費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區間(1000,2000)范圍內,使用移動支付的占比高達54.5%,說明收入高的城鄉居民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明顯高于收入較低的城鄉居民,收入不同,使用移動支付的頻率也會有所不同,體現了收入的高低對影響移動支付使用的重要意義。
性別因素也是影響城鄉居民個人使用移動支付的重要因素,不同性別對特定商品亦或者特定的消費途徑有不同的偏好,根據調查研究,參與移動支付的城鄉居民有54.5%的是男性,剩下45.5%為女性。其中男性居民有使用移動支付主要參與投資理財、購買股票等經濟活動,女性則大多在淘寶電商平臺進行網絡購物、生活娛樂。
(二)環境因素
甘南藏區地處內陸,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較為落后,通訊基站較少僅有2000個,網絡覆蓋面窄。一方面甘南藏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因素,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區域建立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由于甘南藏地廣人稀,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相對于東部沿海地區十分低下。因此這些因素都對移動支付的發展產生較為劇烈的影響。
但由于甘南藏區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2017年以來,甘肅省政府鼓勵支持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大力推動移動互聯網與工業、農業、服務業融合,以信息技術拉動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倡導規范引領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租車、支付等共享經濟新業態,促進信息消費規模的快速增長,信息市場的健康活躍。
(三)民族因素
當地民族較多其中以藏族、回族、漢族為主,回族在用移動支付進行網絡購物時,因為不存在語言障礙,所以回族依然會選擇較為大型的購物網站,比如淘寶、京東,并且回族的民族偏好相對藏族來說沒那么強烈。對于藏族而言,由于語言障礙的存在,并且藏族擁有較強烈的民族偏好,所以藏族在使用移動支付進行網絡購物一般會選擇藏寶網,一方面是因為藏袍是藏族的日常衣服,另一方面藏袍在其他購物平臺較為鮮有。
五、結論與分析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互聯網覆蓋率
甘南州通訊基站少,網絡覆蓋面積小,因此當地的移動支付受到網絡發展的制約,因此
建設高速率、大容量、廣覆蓋的主干寬帶網絡,功能先進完善的基本業務網,高度融合大范圍寬帶接入網等基礎網絡,是發展甘南州網絡的必要措施,從而間接的促進移動支付的發展。
(二)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移動支付使用的普及度
由于城鄉居民在教育、職位、收入等方面的限制,對移動支付的認知往往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因此為了淡化城鄉居民對移動支付的錯誤認識,讓城鄉居民充分體會到移動支付的高效便捷,應當加大移動支付宣傳引導,采用城鄉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分區域,分層次開展移動支付宣傳活動,這有利于城鄉居民了解移動支付基本知識,改變城鄉居民根深蒂固的現金結算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對非現金支付的認知度,擴大移動支付使用的普及度。
(三)因地制宜開發適應于民族需求的支付方式
由于甘南州人民受教育水平不同,所以在使用移動支付的同時都會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一方面許多當地居民會說藏語但是不認識藏語,也有許多居民會說藏語但是不認識漢字,這些因素都會制約的移動支付的發展。一方面應當在甘南州提高藏文信息系統的安裝率,另一方面開發語音支付系統,目的在于克服語言障礙,從而擴大移動支付的普及率。(作者單位為1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2西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3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作者簡介:蘇楠,男,1998,江蘇省宿遷市,漢,無,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保險學
項目名稱編號(甘南藏區城鄉居民網絡支付行為調查研究 Y1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