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463000)吳偉
肝內膽管結石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通常會合并慢性膽管炎和肝內膽管狹窄,嚴重時會發展成為膽管癌。因為肝內膽管結石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及病理,因此具有比較高的復發率、殘留率,因此在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困難[1]。此次研究針對腹腔鏡左肝切除聯合膽道鏡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安全性進行分析討論,現作出如下報告。
1.1 研究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內膽管結石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及家屬同意參加此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②所有患者經B超、CT確診為肝內膽管結石。其中單一組患者25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最小的患者33歲,年齡最大的患者75歲,平均年齡為(54.0±5.1)歲;聯合組患者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最小的患者33歲,年齡最大的患者77歲,平均年齡為(55.0±5.3)歲,兩組病例基本情況經統計學分析未見有明顯差別,臨床表現可見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單一組 給予該組患者腹腔鏡左肝切除術進行治療。麻醉的方式為全麻,患者采取仰臥位,根據患者切除肝臟的部位將Trocar布置為“L”形,腹腔內壓應達到10~14mmHg,在患者的臍部處放置腹腔鏡,為觀察孔。使用超聲刀把左三角韌帶與肝圓韌帶切斷,將左肝外葉段動靜脈分離開,然后夾閉,同時離段膽管,將肝左靜脈分支或主干分離開,然后夾閉。肝組織切斷時使用超聲刀,肝總管在切開時以縱形切開。在縫合左肝管斷面時使用3-0Vicryl,把切除的肝段放到標本帶中,此外,在肝門處及肝斷面處分別放置引流管。
1.2.2 聯合組 給予該組患者腹腔鏡左肝切除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根據在手術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際情況與影像學的檢查結果實施膽囊切除手術,在切開患者膽管之后,主治醫生放置膽道鏡,同時進行探查取石手術。
1.3 觀察指標 (1)觀察指標:①對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作出比較。②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作出比較。(2)判定標準[2]:經過治療后根據B超等影像檢查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治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徹底消失、沒有殘留或再生的結石;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有時會出現腹部不適或疼痛感,但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反復發作且存在殘留的結石。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借助于SPSS19.0進行總匯處理,其中:①用率(%)來代表計數資料,行χ2檢驗,②用±s來代表計量資料,行t檢驗;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代表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的比較 聯合組患者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明顯優于單一組患者,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2.0%明顯優于單一組患者60.0%,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附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聯合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88.0%明顯優于單一組患者60.0%,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附表3。
附表1 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的比較(±s)

附表1 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過程中出血量(m l) 手術時間(分鐘)單一組 2 5 7 2.4±7.3 1 1 7.5±9.0聯合組 2 5 4 2.5±5.1 9 1.4±8.2 t 1 5.0 1 5 9.5 8 6 p<0.0 5 <0.0 5

附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附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肝內膽管結石在臨床中治療具有一定的困難,主要是因為在手術過程中取石存在困難,此外,治療后具有比較高的復發率、殘留率及不良反應。有數據顯示,我國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具有易反復的特點,嚴重時還會造成患者膽道狹窄或擴張,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3]。由于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機制還不是很明確,使用藥物進行防治的效果比較差,因此在臨床中治療肝內膽管結石通常采取肝切除術進行治療,肝切除術不僅可以解決結石,還切除了可能存在的各種病變,所以肝切除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此次研究中,單一組患者給予腹腔鏡左肝切除術進行治療,聯合組患者給予腹腔鏡左肝切除聯合膽道鏡進行治療,經過治療后發現,聯合組患者手術過程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單一組患者,說明腹腔鏡左肝切除聯合膽道鏡治療肝內膽管結石不僅具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單一使用腹腔鏡左肝切除進行治療時,在切除左肝時不能同時解決右肝內的膽管結石,有可能會對左肝內膽管結石造成病變。使用腹腔鏡左肝切除聯合膽道鏡治療時,通過膽道鏡可以直接觀察肝膽管的內部,從而完全解決結石,針對在手術過程中沒有將結石徹底解決的患者,在手術后通過T管竇道膽道鏡可以進行取石,降低了結石的殘留率[4]。此外,在直視下進行手術操作也縮短了手術的時間,降低了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膽道鏡不僅可以在肝斷面膽管進行觀察且取石,在觀察左肝葉膽管有沒有殘留結石的同時也可以觀察右肝葉有沒有殘留的結石。肝葉切除不僅切除了肝內發生結石的病灶,也可以預防肝內膽管結石誘發的肝膽管細胞癌,尤其是針對局限于一葉的肝內膽管結石,可以起到徹底根治的效果。
總而言之,腹腔鏡左肝切除聯合膽道鏡治療肝內膽管結石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及治療效果,極大地減少了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及出血時間,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