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嵩縣人民醫院(471400)王曉輝
喉罩屬于新型通氣工具,具有刺激性小,易置入且麻醉深度可控等優勢[1]。很多病患因為合并癥多,因此對劇烈血流動力學波動比較忌諱。本文將2016年08月21日~2017年07月30日在我院治療的62例全麻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主體,研究術中應用喉罩和氣管插管進行所取得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資料 將2016年08月21日~2017年07月30日在我院治療的62例全麻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主體,按治療順序分組,參照組31例病患進行全麻氣管插管,觀察組31例病患進行全麻喉罩。參照組男女比15∶16,平均年齡為(35.57±3.62)歲;觀察組男女比16∶15,平均年齡為(35.28±3.51)歲。年齡、性別等常規資料比較中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病患術前禁食6~8小時,術前半小時進行0.1g苯巴比妥鈉和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進入手術室之前開放靜脈,誘導麻醉用藥為0.5~1ug/kg的舒芬太尼、0.1mg/kg的咪唑安定、0.3mg/kg的依托咪酯以及0.6mg/kg的羅庫溴銨,靜脈誘導1~2分鐘之后,病患意識消失,下頜松弛,之后進行喉罩或氣管插管的插入,連接麻醉機開始進行機械通氣。麻醉維持、操作均由同一名麻醉醫師進行。參照組31例病患進行全麻氣管插管,醫師左手持喉鏡,將會厭挑起,聲門顯露。右手持氣管導管,并將導管插入病患氣管內。

附表 血流動力學對比
觀察組31例病患進行全麻喉罩,麻醉醫師左手將病患下頜牽開,醫師右手持喉罩,面罩口朝下,下頜沿口腔口線下喉罩,沿著咽后壁持續置入喉罩,直至無法推動。在喉罩和氣管插入之后,觀察病患胸部起伏情況,對呼吸音、呼氣末二氧化碳濃度波形進行聽診,對喉罩和氣管導管的位置進行確定,通氣滿意之后,連接麻醉機進行間歇正壓通氣,潮氣量8~10ml/kg,呼吸頻率12~14次/分,進行純氧通氣,血氧飽和度超過96%。麻醉維持吸入1%~3%七氟醚,丙泊酚泵注75~200ug/kg·min,瑞芬太尼0.05~0.25ug/kg·min以及順阿曲庫銨進行維持麻醉。手術結束前10分鐘,靜注0.1ug/kg舒芬太尼進行為術后鎮痛負荷劑量。直至病患清醒,將氣管導管和喉罩拔除。
1.3 指標判斷 觀察病患臨床癥狀和體征,通過監測儀器進行心率、血氧飽和度、MAP、BP以及動脈壓的檢測等。
1.4 關于數據的統計和分析方式 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通過率(n%)表示,數據對比后,P<0.05則可證實統計學意義成立。
觀察組血流動力學明顯優于參照組,將參照組、觀察組的數據進行比對,數據差異存在差距(P<0.05)。詳見附表。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之中需要進行全身麻醉,以便于方便手術的順利進行。喉罩有良好的通氣性能,且更易耐受,對于心血管的反應較小,在置入喉罩時無需喉鏡暴露聲門。喉罩安全且有效,成功率較高[2]。本次研究之中,觀察組血流動力學、通氣功能均明顯優于參照組,將參照組、觀察組的數據進行比對,數據差異存在差距,(P<0.05)。研究表明,觀察組病人心率和血壓的變化比參照組小。證實,喉罩置入對于病患的心血管系統影響較小,對氣管和聲帶的刺激較小,對血壓、心率的影響小,有助于減輕病患的痛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