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匈牙利特派記者 于洋
12.6億歐元,這是迄今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最大的投資項目;3300多人,這是一家中國企業為一個人口不足3萬的城市解決的就業數量;5年間從年虧損1.32億歐元瀕臨破產的老廠,到年凈利潤4億歐元的匈牙利十強企業,這是被當地媒體稱為“一次奇跡般拯救”的收購。來到位于匈牙利東北部包爾紹德州的卡辛茨巴茨卡市,關于萬華和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的故事在當地家喻戶曉。一家中國化工企業在匈牙利落地生根,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花結果,與當地產業互相成就,成為中匈兩國經貿合作的一段佳話。
“40年前萬華從海外引進化工技術和設備開工建廠,只是為了解決當時中國人穿鞋子的問題,沒人能想到40年后萬華到歐洲投資建廠,與世界最優秀的化工企業同臺競技。”寶思德化學公司總經理劉軍昌感慨道。萬華集團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聚氨酯生產企業,作為全球僅有的能生產聚氨酯的七家企業之一,萬華是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民族企業。實現國際化一直是萬華發展的戰略之一,2011年,在歐債危機的背景下,萬華以12.6億歐元的價格收購匈牙利最大的化工公司寶思德化學公司,成為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地區最大的一筆投資。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萬華的寶思德項目得到了匈牙利政府的大力支持。萬華收購寶思德后,匈牙利最大的化學品制造產業園——寶思德工業園也被收至麾下。在兩國政府的合作框架內,這一占地4.2平方公里、擁有50多家成員企業的產業園被更名為“中國匈牙利寶思德經貿合作區”,旨在打造一個集化工、輕工、生物醫藥、機械制造、物流等為核心產業的加工制造基地。2012年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代表匈牙利政府與萬華簽訂了以為園區提供“一站式服務等條款”為主要內涵的《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支持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的建設。
萬華收購寶思德之后一度面臨巨大的經營和管理壓力,很多境外媒體借此唱衰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2011年恰為匈牙利經濟最為低迷的時期,當年產業園所在的匈牙利北部地區失業率達到20%以上。萬華收購合作區過后通過整合、技術注入等措施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從2014年開始,經過艱苦磨合期的寶思德產能得到極大提升,企業開始扭虧為盈。2017年,企業利潤更超過4億歐元,成為匈牙利綜合排名前五名的企業。過去6年,寶思德為匈牙利當地政府累計繳納稅收超過1.2億歐元。當地媒體驚呼:“這個被很多匈牙利人遺忘的企業正成為匈牙利效益最好的企業之一。”萬華的海外收購項目也被《國際金融評論》(IFR)評為年度歐洲、中東、非洲地區最佳并購項目。英國《金融時報》稱萬華寶思德項目為中國歷史上首次成功的具有競爭性的海外收購,對中企走出去具有“燈塔效應”。
萬華的收購直接保住了寶思德公司3000多人的就業,附帶合作區入區企業及附屬產業人數高達5000人,在當地政府和民眾中贏得極高的聲譽。“我們都非常感謝中國人來了,我們的城市人口只有不到3萬人,幾乎每個家族都有人在寶思德工作,如果不是萬華,幾千個家庭就會面臨失業的危機。”在寶思德工作了20年的科林克對記者說。
“中國企業來到寶思德之后最大的變化就是給企業帶來了寶貴的信心。中國企業充滿遠見與開拓精神,為公司制定了遠大的目標和具體實施的步驟。”寶思德化學公司副總經理貝拉·瓦加說,寶思德已有70年歷史,中國人的到來將讓我們更加期待未來的70年。”
作為第一個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地處歐洲大陸腹地的匈牙利越來越成為歐洲開放的新前沿,經濟發展走上快軌道。歐洲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近5年來,匈牙利是歐盟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劉軍昌說,“匈牙利是歐洲的‘橋頭堡之一,中國企業進入匈牙利后對進軍歐洲市場有著重大的作用,萬華依托現有的條件愿意發揮這種橋梁作用,吸引中國企業集群式走入歐洲。”▲
環球時報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