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會計制度、會計學科體系、會計從業等與國際日趨協調和一致的新形勢下,中國會計文化作為會計精神、會計理念、會計科學指導思想和會計實踐的綜合性思想,正在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建設中起到日益凸顯的重要作用。張云的《中國會計文化研究》(2009年1月由大連出版社出版)一書以中國會計文化為論述對象,用六個章節概述了當前中國會計文化研究中的理論架構和實踐指導思想。整體而言,該書囊括了當前中國會計文化研究的主要內容,對我們展開會計文化建設和傳播的深度研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網絡媒體迅猛發展的當下,結合中國會計文化的建設現狀和研究成果,我們亟須解決一個重大的時代性問題,就是會計文化的傳播途徑問題。對此,筆者認為主要的途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網絡媒體中會計文化的教育式傳播。教育是文化傳播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在會計文化中同樣如此,它能夠通過會計專業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和會計歷史文化的系統性學習進行潛移默化的傳播,包括會計文化中的誠信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在網絡媒體中,會計文化的教育式傳播打破了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模式,而以更加多元和廣泛的渠道在網絡媒體中普遍而深入地展開,包括網絡課堂、網絡直播教學、網絡會計文化資源傳播共享平臺等,進而通過全方位的教育式傳播更深刻地影響到會計教育對象在會計文化培養中的價值取向、文化信念追求、文化修養和會計職業道德等多方面的濡染。在過去的會計教育中,對會計文化的傳播是較為輕視或忽視的,從而導致了會計專業的學生專業知識扎實,但是對會計文化的了解卻相當淺薄。網絡媒體的到來,豐富了會計文化傳播的形式,甚至在傳統課堂中,為提高會計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越來越多的教師會通過網絡多媒體的方式將豐富多彩的會計文化知識引入課堂之中,從而提高了網絡媒體時代會計文化教育式傳播的影響范圍和影響深度,提高了會計學習者的綜合素質,為高校會計學科培養綜合型會計人才奠定了基礎。
第二,網絡媒體中會計文化的職業式傳播。會計文化的傳播不僅僅體現在教學教育階段,同時更滲透到會計從業中的每一個關鍵環節,與會計專業知識、會計法律法規和會計崗位制度共同組成了中國會計文化的職業式傳播內容。在職業規范和職業道德規范的指導下,會計在從業的各個環節更要加深對會計文化的傳播和認知,從而能夠在較為完善的會計制度法規、職業道德和文化濡染下做出正確的選擇,推動會計職業化道路的科學化和可持續發展。從傳播的角度來說,網絡媒體中會計文化的職業式傳播就是要站在會計從業的職業角度,對會計從業的制度規范、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進行廣泛的內容傳播,并通過網絡媒體的廣泛傳播力量,在國內外樹立正確和專業的會計從業榜樣,從而促進會計從業者樹立正確的會計觀念,積極地去傳播和獲取會計文化的相關內容。
第三,網絡媒體中會計文化的大眾化傳播。網絡媒體是一個大眾化的傳播媒介和平臺,從網絡媒體中的會計文化傳播來說,它針對的不僅僅是會計從業者和會計專業學習者,而是涵蓋了整個大眾化受眾。也就是說,在網絡媒體中會計文化傳播正在以一種更加開放和主動的姿態融入社會文化建設當中,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這一專業學科的理論溯源和實踐意義,從而更廣泛地歸納和總結當前會計文化在大眾文化中的誤區和不足,以不斷調整和完善現有會計文化的理論架構和實踐創新體系,解決會計文化和會計專業發展中的一些普遍化難點和不足。不僅如此,在傳播媒介上,網絡媒體的出現使得會計文化不僅能夠通過傳統的報紙期刊、廣電傳播等渠道,還能夠充分采用互聯網網絡媒體來豐富會計文化的傳播平臺,促進會計文化的大眾化宣傳和交流,進一步推動各種會計文化網站媒體、民間團體、學術交流活動等的繁榮發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網絡媒體中會計文化傳播的途徑主要為教育式、職業式和大眾化三種形式,網絡媒體的傳播和發展幫助會計文化在教育傳播、職業傳播和大眾傳播中找到更加多樣化,更加多渠道、多平臺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并以網絡媒體的高速傳播和實時互動的新特點加強了會計文化傳播過程中受眾對會計文化建設和完善的反作用,不斷推動中國會計文化的向前創新發展,提高中國會計文化的傳播質量和傳播水平,進而推動中國整個經濟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和時代發展。
(徐芳蘭/碩士,南昌工學院副教授;熊艷/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高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