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監測技術與環境保護工作質量存在直接關聯。完善相應的環境監控技術機制有助于提升環保工作模式效率。本文對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環境監測;問題;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7-0157-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7.09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Wu Xi
(Huludao Nantu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Huludao Liaoning 125027, China)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has a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Perfecting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chanism will help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model at the current stage. This study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teady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環境監測工作在我國經濟社會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持續以及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我國面臨更加嚴峻的環境保護形勢,給環境監控以及監測工作增加了難度,必須全面有效提升監測水平和效率,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1 我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現狀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滯后。現階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構建了分析體系,然而開展實際監測工作時,仍然遇到了諸多困難。我國采用的環境監測技術與方法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升級,比如,在對監測對象以及因子關系進行系統研究時,工作人員應該創新工作模式,將微量有機物以及污染物質納入分析機制當中,有利于拓展監測對象以及提升工作模式效率。
2 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
2.1 監測能力不足
我國的監測范圍以及能力都具有明顯劣勢,由于傳統監測思維仍然存在,監測技術長期無法得到迭代,監測所需的設備機器仍然沿用落后產品,環境監測的時效性受到制約。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變得更加緊迫,但由于技術以及相關操作人員存在一定不足之處,極大制約了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1]。
2.2 監測人員素質不高
現階段,在監測人員配置上也存在諸多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知識,工作成效并不顯著。特別是在對機器設備的操作上,由于缺乏工作經驗,相關設備并未得到較好利用。
2.3 大型設備閑置
環境監測站購置的相關監測儀器和工具在實際上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導致監測工作的效率受到制約,甚至影響實際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所以相關部門應該重視儀器普遍閑置的狀況。
2.4 監測工作缺乏資金投入
環境監測工作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撐。現階段,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往往受到經費不足的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監測質量,并且,經費的不足還會降低監測設備的維護頻次。
2.5 缺乏內在動力
現階段,在執行層面,環境監測部分工作并沒有按照既定規范進行,特別是在體制因素影響下,環境監測并不具備足夠的動力進行全面有效的監測工作[3]。
2.6 監測數據不真實
由于各級政府將環境綜合治理與監測按區域進行責任劃分,并作為當地的政績考核指標,同時也將環境監測作為當地經濟發展質量以及節能成效的評估維度。然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卻引發消極反映,集中體現為環境監測的相關原始數據失真。地方政府為了掩蓋環境保護不作為的事實,人為修改相關原始數據,數據的真實性遭到極大破壞。由于政府會以監測站的數據作為政策執行的依據,因此這一情況會直接導致政府策略出現偏差。
2.7 法律制度發展較慢
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推進,需要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下進行。然而,由于環境監測技術規范更新快速,監測工具日益精細化,并且各地對當地監測內容具有更高要求,管理體制與技術規范的進步并不匹配,法律條款對該領域新問題并未進行全面覆蓋,管理難度顯著提升[4]。
3 環境監測技術存在問題的改進措施
3.1 提升監測設備的管理力度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監測設備與環境監測質量存在直接關聯,但是在過去的環境監測過程中,由于設備的制約,從而導致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針對此類問題,首先,環境監測部門應該加大對相應的監測設備的維護,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確保環境監測設備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其次,環境監測部門應該及時引進先進的環境監測設備,逐步提升環境監測的質量,從而更好地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
3.2 注重對員工的培訓
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偏低,其嚴重制約著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對于此類問題,首先,各級環境監測單位必須對基層人員強化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其掌握操作技能,從而在實際監測過程中能夠規范化使用相應的設備,對于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有效的處理,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其次,環境監測部門應該加大對工作人員監測意識提升的培養,使得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環境監測工作的準確性及重要性,及時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促進環境監測工作事宜能夠順利進行。
3.3 完善政府環境監測質量保障結構體系
制定具有可執行的行動方案是全面提升監測質量的基礎。監測工作的方向應該具備前瞻意識,并且能夠將未來工作分配到具體部門和個人。只有在明確工作職責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實際工作,推動既定規劃的執行和完成。監測計劃的制定需要基于各地實際情況,這是提高計劃科學性的基礎。此外,監測計劃應該具有可行性,讓每個參與者都能實現信息的有效對接和協調,使整個監測工作條理化。此外,各個部門在落實規劃時,要充分考慮諸多要素,比如業務能力、實際經驗以及當地情況,才能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提升基層人員工作效率。
3.4 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監督管理機制
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是保障監測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既要完善外部監督也要強化內部監督,這樣才能提升環境監測整體水平。可從在明確監督機制差異性的前提下,根據實際狀況進行不同層級的監督管理,同時積極優化和創新監督機制,進一步擴大對環境監測的支持范圍。此外,還需要利用外部監督加強對相關政策的落實,增加履行監測職能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徐昌,王曉玉,王斌.試論我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07):123-124.
[2]胡林.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05):49-50.
[3]邊偉,劉暢.淺談我國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工業技術,2016(08):231.
[6]李偉.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分析及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11):55-56.
收稿日期:2018-05-10
作者簡介:吳錫(1984-),女,研究生,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與化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