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聰
摘 要: 十九大報告特別強調黨的執政本領的重要性,因此,為穩定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實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偉大的歷史使命,在全面認清黨的執政本領內涵的前提下,應從教育環境建設、創新意識培養、法律認知培育、務實精神樹立等方面全面強化黨的執政本領,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關鍵詞: 執政本領 治國理政 增強方法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全面增強執政本領”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專門論述,把增強執政本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又要本領高強”,并從八個方面對“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提出具體要求。
一、增強黨的執政本領的重要性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黨的執政本領決定了社會建設的穩定性與發展性,確保黨內執政者具備良好的執政本領,將提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效率,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科學與穩定。
(一)黨的執政本領存在的價值。
1.奠定和諧社會的發展基礎。作為人類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社會形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已然是我國戰略發展的重要任務。給百姓創造理想的生活環境,科學構筑小康社會,創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家園,成為黨在指導中國發展進步之時,為中國崛起擬定的“中國夢”。作為國家發展的引航人,以推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為己任的共產黨,在指引社會前進方向的過程中具備的優質執政能力,是確保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基礎。可以說,只有擁有審時度勢的執政意識,根據國家發展需求擬定促進各方面建設的戰略決策,才能真正指導社會穩步前行,保證社會科學、高效、準確、合理地步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美好新明天。因此,在推動社會發展的歷史責任面前,黨的執政能力十分重要,是奠定和諧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引導社會進步的精準道標。
2.維護黨的執政公信力。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確保公眾的絕對信任,具備優秀的領導魅力,以及精準的事態決斷力。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在百姓心中樹立起高大、巍峨的領導形象,其引領中國步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的偉大壯舉,令公眾無不信服其領導的決斷力。在中國不斷崛起發展的今天,鞏固百姓的信任,除了曾經的豐功偉績外,還需要更為精準的未來決斷。因此,在面臨國際化發展競爭如此強烈的背景下,準確把握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才是穩定民心,樹立黨的執政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因此,黨在掌握良好執政本領的基礎上,果決、高效地鋪就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前進道路,增強人民福祉,必將提升黨的執政公信形象,確保政府的執政影響力,增強百姓對黨的執政信心。
(二)增強黨的執政本領的必要性。
增強黨的執政本領,有利于穩定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化黨的執政公信力。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穩步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任務。因此,深入了解和諧社會的內涵,以人為本是保證和諧社會發展的根本。因此,要在社會治理中強化黨的執政能力,切實保證執政為民,強化執政影響力。
2.實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因此,為實現時代賦予黨的歷史使命,在振興中國的道路上要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性,保證黨的執政科學性,真正以黨的名義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的生活。因此,為了完成新時代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必須增強黨的執政本領,夯實執政成果,為實現共產主義最終目標奮斗不息。
二、黨的執政本領內容
(一)要增強學習本領。
知識是人類寶貴的財富,不僅對社會發展有實質性的推動作用,對提升黨的執政能力也有引導價值。因此,要強化黨員干部對知識的重視,這是提高黨的執政本領的關鍵。必須在全黨強化學習意識,鼓勵黨員干部在孜孜不倦的求學中精進思維,完善自我,推動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從而具備引導社會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能力。
(二)要增強政治領導本領。
黨員干部應將知識學習延伸至對黨章、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革命精神的學習之中,真正掌握政治領導本領,認清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在完全駕馭政治局面的前提下認真預防政治領導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要精益求精,恪盡職守,勇于奉獻,不斷進取,用政治思想導正執政態度,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
(三)要增強改革創新本領。
在新常態的背景下,創新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一成不變的管理思維與執政意識已經落后,著眼于變革,培育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本領,是黨的執政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執政本領提升的過程中,消除固化思想帶來的掣肘,以變革的思想應對國際社會的競爭與挑戰,時刻保持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創新能力,以最高效的方式利用一切資源,將改革與創新融匯在整個執政體系中,發揮新科技、新技術、新思維的巨大能量,強化自身執政的改革創新本領。
(四)要增強科學發展本領。
要毫不動搖地踐行創新、協調、開放、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提升大國競爭力,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
(五)要增強依法執政本領。
依法治國作為我國治國安邦的基本方略,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中,正逐步成為我國社會結構調整,執政體系優化的基本方式。因此,全體黨員干部在進行執政能力培養時,應明確依法執政的重要性,學法、懂法、用法,全面強化執政的法制性、公正性,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樹立執法公信力,從而支撐我國的法制建設。
(六)要增強群眾工作本領。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干部作為國家公職人員,雖然具有國家賦予的一定權利,但本質的服務目標是基層百姓,全體黨員干部在培養執政能力的過程中應按照社會發展的基本原則,在貫徹與落實黨的基本方針前提下,把團結群眾,服務群眾作為本職工作,要親民、愛民、護民、便民,真正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
(七)要增強狠抓落實本領。
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一條主線。這種落實精神,與這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施政風格一脈相承。習近平總書記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展覽時特別說了一句話:實干興邦,空談誤國。這個要求就是針對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而言的,因此,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實干,踏踏實實、老老實實、扎扎實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應該做的貢獻。
(八)要增強駕馭風險本領。
國際社會瞬息萬變,國際局勢嚴峻復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黨員干部本身要具備駕馭風險的能力,要在矛盾重重、風險重重的社會背景下探索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出路,要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引新方向,沖破層層困難,越過荊棘險阻,真正帶領中國經濟步向騰飛之路。
三、黨的執政本領增強方法
(一)注重教育環境建設,增強黨員干部培訓。
要在全黨培育濃厚的學習氛圍,周期性地開展黨內思想交流;在強化政治思維的過程中,敦促黨員干部分享學習經驗,講解學習心得,討論學習方法,讓領導干部、基層黨員投身于知識學習、思維強化之中,逐步提升其執政本領。
(二)注重創新思維灌輸,強化科學發展意識。
《周易·系辭》里有一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通、變化、創新。在2012年中央黨校秋季開學典禮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做好領導工作必須具有創新思維。沒有創新的思維就不可能在理論實踐或制度上創新。要在強調并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著眼于新常態的經濟背景,認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訴求,制定相應的政策。黨員干部在執行過程中,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上級的方針政策與本地、本部門、實際結合起來,把決策部署的原則性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既不偏離上級政策,又不脫離本地實際,拿出具體可行的有實效的措施,做到普遍精神具體化、抽象理論實踐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打造工作特色和亮點。
(三)強化法律法規教育,樹立依法執政思維。
在形成良好的創新創造氛圍的同時,學法、懂法、用法的法制思維觀念同樣重要。黨員干部要具備學法、懂法、用法的意識,在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下透明執政,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嚴格履行自身責任,將法律意識灌輸到執政思維之中。
中國共產黨是歷史的選擇,民族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承擔著振興中華民族,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歷史責任,必須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本領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彭國甫.全面增強執政本領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2(01):15-21.
[2]游伯笙.全面增強執政本領,不斷提高執政水平[J].福州黨校學報,2017(06):11-15.
[3]李年鑫.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核心價值觀[J].西安社會科學,2017,28(04):43-45.
[4]王雪嬰.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安社會科學,2017,51(01):56-58.
[5]李政敏.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舉措[J].復旦政治學評論,2017,11(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