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曼 胡小飛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9例。研究組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比應用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顯著,且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薦使用。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針對性護理干預; 常規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9.03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9-00-02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漸嚴峻,加之環境污染導致國民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病率呈遞增趨勢,調查統計當下我國民眾發病率為0.6%~4.3%,嚴重影響國民生活質量和國民素質[1]。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由多種慢性肺疾病后期轉歸而成,病程纏綿不休且病情時有反復,治療不當還會出現喘脫危象,臨床以扶正祛邪、辨證施治為主,為提高治療效果,降低醫療風險,醫者多于診療時搭配護理服務,針對性護理干預是根據疾病類型和患者個性化特征提供的專業化醫療服務,兼顧病患身心需求,擴展基礎護理內涵,深化護理服務,其護理效果優于常規護理[2]。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6年1月-2017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選取7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根據體征結合呼吸功能檢查、X線檢查確診;(2)意識清醒、無昏迷;(3)生命體征穩定,病歷資料完善,且中途未退出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心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疾病);(2)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3)精神交流障礙、依從性差。本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病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兩組,各39例。研究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49~74歲,平均(62.3±3.4)歲;病程10~18年,平均(14.2±2.1)年。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48~76歲,平均(62.1±3.3)歲;病程11~19年,平均(14.1±2.2)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常規護理,監測病患身體狀況和生命體征(重視血樣變化,準確記錄出入量);保證室內空氣新鮮,溫度和濕度適宜;給予嚴格持續低流量吸氧治療;指導患者正確咳痰,觀察痰液顏色、性質、氣味、黏稠度,傳授腹式呼吸方法;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指導開展康復鍛煉。
研究組患者選針對性護理干預。(1)輔助患者及家屬辦理入院手術、簡單介紹醫院概況、住院期間常見問題及主治醫生臨床經驗,分發安全手冊,詳細記錄診療期間多發安全問題,以便規范其日常行為,加大監護力度,謹防不良事件。(2)組織患者和家屬開展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幫助其正視疾病,培養患者保健意識,傳授護理措施,培養其應急處理能力;定期召開座談會,由專家學者就當前流行病學特點及現今國民患病情況,給予針對性說教,傳授防治措施。(3)多與患者交流,從專業角度出發為其排解疑惑,以心理學理論為指導有計劃按步驟對病患心理活動、個性化特征及心理問題施加影響;睡前可與患者交談,在發病時緊急處理,多給予病患鼓勵,同時告知家屬患者承受的身心壓力,以便其多給予患者支持,讓患者在就診時感受到家庭溫暖;護士開展診療活動時注意態度與語氣,注意保護患者隱私,讓其感受到理解和尊重,重拾信心積極應對病魔。(4)呼吸和呼吸肌鍛煉,如腹式呼吸,保持平臥或端坐、放松身心及頸背部肌肉、用力均勻呼氣(排除肺內廢氣)、腹肌收縮,每次重復8~10次,3~4次/d,也可行縮唇呼吸和膈肌起搏呼吸練習,以改善低氧狀態、提高耐力、鍛煉肺功能。(5)細心觀察糾正病患不良生活習慣,戒煙酒,給予抗感染、祛痰及支氣管解痙劑治療后持續低流量氧療,注意呼吸道及口腔清潔,鼓勵病患多飲水以稀釋痰液;注意患者有無卡痰問題,及時予以吸痰治療。(6)調節飲食習慣,多食水果蔬菜,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纖維及維生素含量高的流食和半流食為主,忌生冷辛辣油膩食物。(7)組織開展康復鍛煉,適當運動,如散步、打太極、保健操等,以增強患者體質及抗病能力。臥床休息時若患者伴有呼吸困難問題,取半臥位或坐位,耐心傾聽為患者排解疑惑,閑暇時間可播放輕音樂或組織開展娛樂活動,轉移病患注意力,以幫助患者獲取愉悅身心;改善病房環境,避免煙霧、粉塵及刺激性氣味刺激。此外,建立患者檔案,出院后定時通知其到醫院復查,借助移動網絡和電話提供遠程醫學指導。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療效:顯效,呼吸功能檢查和X線檢查結果均恢復正常,咳嗽、咳痰、喘息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各項指標接近正常值,偶見咳嗽、咳痰問題;無效,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且有惡化傾向。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治療結束后就患者對護理工作(護士工作態度、工作效率、服務質量、護患關系、醫療環境)滿意與否開展問卷調查,每項20分,91~100分為非常滿意,76~90分為滿意,61~75分為一般滿意,0~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9%,高于對照組的7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2.3%,高于對照組的7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非獨立疾病,而是一個解剖術語,是慢性支氣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發展的結果,多因肺組織終末支氣管遠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囊、肺泡管及肺泡膨脹或過度充氣導致肺組織彈力衰減、容積增大,患者多有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表現,早期患者無明顯體征,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桶狀胸、前后徑增大、呼吸后期減弱、呼氣延遲等體征[3-5]。為提高診療效果,幫助病患營造良好身心狀態,以便其盡快適應醫療環境,減少生理心理應激反應,筆者所在醫院醫生根據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臨床表現、多發問題結合護士和患者建議推出針對性護理干預,通過專業醫學指導幫助患者制康復方案,創設康復治療環境,通過執行護理技術、開展健康教育、給予心理疏導、醫療咨詢,強化基礎護理,防治并發癥,提高診療效果,保證患者就診期間均可享受專業醫療服務,以減輕病痛折磨、緩解負面情緒、改善生活質量。陳玉蘭等[6]在研究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行針對性護理,醫者根據病患個性化特征調整護理方案可提高療效,縮短診療時間,效果顯著,廣受患者認可。大量資料顯示,近十年來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發病率顯著增高,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達3.9%,60歲以上民眾發病率高達15%,阻塞性肺氣腫作為常見病種,是呼吸系統的病理性改變,吸煙、大氣污染、感染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調均為常見病因,為幫助患者營造良好身心狀態,醫者先后推出臨床護理路徑、優質護理、舒適護理,以期充分挖掘病患潛力,發揮家屬作用,打造全方位多元化護理模式,提高治療效果,規避不良事件[7-1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科學評估患者病情,按照規定結合醫囑設計護理方案,細化護理內容,擴展服務范圍,減少流程,以便患者切實享受專業診療服務,使其在入院時感受到關愛,營造護患和諧新局面。總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麗萍.臨床護理干預路徑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效果評價[J].心理醫生,2016,22(13):174-175.
[2]賴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21-24.
[3]劉艷.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J].飲食保健,2016,3(11):122-123.
[4]袁立榮.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9):228-229.
[5]張燕南.臨床護理干預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30(5):146-147.
[6]陳玉蘭,曹志媛,夏繼平,等.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0):174-175.
[7]凌云.優質護理干預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9):122-124.
[8]梅霞云.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0):1918-1919.
[9]曲小璐,王韻.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6,6(17):14-15.
[10]黎靜,王愛民,朱正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5):128-129.
[11]張婷雅,趙楠.三主體雙軌道交互式護理干預模式在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6,30(28):3479-3482.
[12]宮蘇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中實施舒適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1):2080.
(收稿日期:201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