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姝
【摘要】 目的:分析預見性護理措施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期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預見性護理措施。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水平、妊娠相關指標、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患者及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產及胎膜早破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理性黃疸和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低血糖、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措施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發揮著重要作用,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干預計劃,通過藥物治療、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和行為干預等方面控制患者血糖,可改善妊娠結局和降低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措施; 妊娠期; 血糖控制; 妊娠結局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9.0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9-00-03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與正常婦女相比,妊娠期伴有糖尿病的孕婦有出現高血壓、先兆子癇的風險[1]。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過程中出現的糖耐量異常,主要是由于胎盤中的孕激素、雌激素和泌乳素等激素對血糖代謝產生作用,導致孕婦產生胰島素抵抗,出現體內糖耐量下降。文獻[2]研究證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對母嬰的影響非常大,長期的血糖控制不理想會引起母體出現廣泛性血管病變,導致胎兒供血出現不足。妊娠期糖尿病還會并發感染和高血壓等并發癥,其早產和胎膜早破的發生率顯著升高。且由于血糖濃度的升高,胰島素分泌反應相應升高,增加了巨大兒的發生率,從而增加了剖宮產率[3]。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是危害圍生期母嬰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僅增加母嬰分娩時的并發癥和創傷,包括流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兒宮內窘迫、胎兒宮內發育異常、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而且初生兒在兒童期、青春期及成人期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4]。本次研究通過預見性護理措施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期血糖管理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經產婦17例,初產婦79例。納入標準:年齡>20周歲,妊娠>32周,單胎妊娠,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發布的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孕前有糖尿病史者;孕前有高血壓病史者,有不明原因流產史者;合并其他內分泌系統疾病者。所有患者均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3~34歲,平均(30.7±3.8)歲;孕周32~40周,平均(36.2±3.3)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4~36歲,平均(30.5±3.4)歲;孕周33~39周,平均(37.2±3.6)周。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采用胰島素治療并合理調節飲食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具體如下:(1)飲食控制。闡明飲食調節在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性,使患者自覺接受并嚴格執行。合理適當的飲食調節不僅可以提供胎兒生長所需的能量,還可以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調整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微量元素及纖維素等攝入,盡量保持患者餐后1 h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整個孕期體重增長控制在13~16 kg。(2)運動。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適當運動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由于孕婦的特殊生理狀況,不能長時間采取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可適當活動或參與家務勞動,于餐后30 min進行適當活動,運動時間控制在30~50 min,控制收縮壓<140 mm Hg。(3)家庭支持。治療期間,需要家屬多陪同、多談心,并與患者共同學習干預措施,消除患者緊張情緒,減少壓力,能夠更好地控制血糖。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并記錄,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記錄患者妊娠結局(早產、剖宮產)和圍生期并發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羊水過多、胎膜早破);觀察兩組患者及新生兒低血糖等并發癥發生情況;產婦出院前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表包括入院宣教、護理巡視、生活護理、疾病教育、治療和檢查介紹、護理服務態度、出院指導及整體環境等八項內容,護理總體評價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比較兩組護理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妊娠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早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胎膜早破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低體重兒、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低血糖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婦女的膳食結構尤為豐富,但不合理的膳食習慣會給產婦本身及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妊娠期的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到胎兒的發育。妊娠期合并血糖升高的孕婦由于長期的糖代謝異常,導致胎兒胰島β細胞增生,胰島素合成分泌增加,使脂肪和蛋白質生成過多,增加巨大兒的出生率,也增加了新生兒后期發生糖尿病的風險[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催產素和孕酮的水平升高,產生胰島素抵抗,導致圍生期發生感染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增加[6]。在高血糖的環境下,胎兒尿量排出增多,可導致孕婦羊水過多和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結局。文獻[7-8]研究表明,妊娠期孕婦血糖水平可以通過合理的膳食和適當的運動而保持在正常范圍。
孕期血糖升高會引起血管病變從而使孕婦并發妊娠期高血壓,孕婦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感染,而感染會進一步加重糖代謝異常,甚至發生酮癥酸中毒,危及孕婦及胎兒的健康[9]。孕期控制血糖是改善母嬰結局的重要手段,飲食調節是重要的干預措施。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充足,防止孕婦和胎兒營養不良。不斷加強護理干預措施,干預的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案,并隨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適當調整干預措施[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給與預見性護理措施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程度均顯著優于接受常規護理措施的對照組患者,且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及病理性黃疸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夠改善胎兒的肝臟代謝狀態。此外,觀察組產婦低血糖及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說明預見性護理措施能夠減少低血糖的發生概率,考慮與孕婦低血糖與妊娠期糖尿病期間過度控制飲食及胰島素使用不當等因素有關,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與妊娠期血糖控制不良有關,妊娠期血糖過高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新生兒娩出后新生兒體內過高的胰島素水平容易誘發低血糖的發生,預見性護理能夠改善產婦的血糖控制水平,維持血糖平穩,從而減少產婦及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應包括藥物、心理、飲食和行為等方面干預。藥物治療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孕婦在發現糖尿病后可產生不同程度的擔憂情緒,心理護理也是改善患者狀態的重要措施,使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提高患者依從性。而飲食護理尤為重要,由于孕婦特殊的生理特征,應根據孕周的增加對患者的飲食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文獻[11-12]研究表明,對于超重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給予低糖食物飲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本文對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也發現,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礎上,還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結局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心理護理和行為干預,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新生兒圍產期并發癥,改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張雪梅.優質護理措施對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并發癥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182-183.
[2]王麗娟.妊娠期糖尿病的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166.
[3]孫宇,趙紅.生活方式干預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753-756.
[4]史慧芳.優質護理在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并發癥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4,7(13):2019-2021.
[5]宋麗.個性化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治療作用[J].山東醫藥,2013,53(29):64-66.
[6] Arzani A,Valizadeh L,Zamanzadeh V,et al.Mothers strategies in handling the prematurely born infant: a qualitative study[J].J Caring Sci,2015,4(1):13-24.
[7]李芹.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6):203.
[8]李雪.預見性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圍產期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6(29):222-224.
[9]吳艷慈.預見性護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3,15(7):104-105.
[10]張淑玲.優質護理措施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并發癥的效果[J].醫療前沿,2016,6(29):112-113.
[11]黃利蘭,鄒清如.個性化飲食干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J].河北醫藥,2013,35(2):311-312.
[12]申娟如,李俊玲.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個案管理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4):502-504.
(收稿日期: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