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軍
【摘要】 目的:對比觀察保守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的影響。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6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意愿選擇治療方式,并將其分為兩組,治療甲組30例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治療乙組30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療。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疼痛及腕關節功能情況進行比較。結果:治療過程中,治療甲組患者的疼痛評分、腕關節功能,以及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治療乙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采用手術方法治療可獲得比傳統保守方法更佳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治療期間疼痛,促進患者腕關節功能的恢復,具有更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保守治療; 手術治療; 橈骨遠端骨折; 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 療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9.0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9-0-02
橈骨遠端骨折在臨床骨折患者中較為常見,發病人群以中老年婦女為主[1]。由于老年人群體體質能力的降低,骨骼較之青年人群更加脆弱,且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愈加顯著,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病率也逐漸呈現出增高的趨勢[2]。橈骨是人體手臂外部的骨骼,與腕關節相連,起著維持人體手臂活動的重要功能。而發生橈骨骨折后,會影響患者手臂的活動,從而給患者帶來諸多的不便。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是治療橈骨骨折的常用方法,本文對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6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后被確診為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均自愿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功能不全及精神疾病患者;本次研究已獲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患者意愿選擇治療方式,并將其分為治療甲組和治療乙組,每組30例。治療甲組中,女19例,男11例;年齡17~76歲,平均(51.4±2.7)歲;治療乙組中,女21例,男9例;年齡18~69歲,平均(48.3±1.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良好。
1.2 治療方法
治療甲組采取鋼板內固定手術方法治療,具體步驟如下:(1)患者取仰臥位,對臂叢進行局部麻醉,確定骨折具體部位,對其進行復位[3]。(2)使用鋼板對骨折處進行固定,避免發生二次損害,同時閉合關節囊[4]。
治療乙組采取手法復位及夾板固定的聯合保守方案進行治療,具體步驟如下:(1)為患者實施局部麻醉,從患者骨折部位出發,進行閉合復位。(2)為患者放置夾板,夾板大小、形狀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將骨折患處加以固定。復位72 h內,隨時觀察患者情況,據患者骨折部位的腫脹程度,及時調整夾板松緊[5]。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 VAS評分 即比較兩組患者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其分為三個等級,根據患者主觀感受來進行評分判斷[6]。其中,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微疼痛,4~6分為痛感明顯,7~10分為劇烈疼痛。
1.3.2 腕關節功能評分 腕關節功能分為四個等級。(1)優:患者手臂可以正常活動,且在活動過程中手臂無痛感。患者可以自主進行日常生活。(2)良:患者在日常活動中出現偶爾疼痛,能夠進行輕微的活動,腕關節功能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3)中:患者手腕活動期間,經常出現疼痛,正常生活受到限制,手臂握力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且腕關節關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損害。(4)差:患者日常疼痛感成為常態,手腕日常活動能力及基本勞動能力受到限制,握力受損,且腕關節功能受損較為嚴重[7]。比較兩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
1.3.3 治療結束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患者滿意度情況 橈骨骨折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并發癥包括:腕管綜合征、二次位移、神經炎及骨折不愈合[8]。統計兩組患者中發生上述并發癥患者的例數,并且計算總并發癥發生率。此外,調查患者的治療滿意度情況,滿意度包括滿意和不滿意兩個維度,患者根據個人主觀感受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Epidata 3.0軟件錄入所有的數據,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情況比較
治療前,治療甲組VAS評分為(7.6±2.3)分,治療乙組為(7.7±1.9)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83 5,P=0.855 0);治療后,治療甲組患者VAS評分為(4.1±1.2)分,明顯低于治療乙組的(6.5±1.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317 2,P=0.000 0)。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腕關節功能比較
治療后,治療甲組患者的腕關節評分優良率86.7%,治療乙組患者的腕關節評分優良率為60.0%,治療甲組優于治療乙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治療滿意度比較
治療甲組患者中,發生腕管綜合征2例、二次位移0例、神經炎1例、骨折不愈合0例,治療乙組患者上述并發癥分別發生5、2、1、2例,治療甲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0.0%(3/30),治療乙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3.3%(10/30),明顯高于治療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811 8,P=0.028 2)。治療甲組患者對治療不滿意1例,治療總滿意度為96.7%(29/30),治療乙組患者為7例,治療總滿意度為76.7%(23/30),明顯低于治療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5.192 3,P=0.022 6)。
3 討論
橈骨遠端骨折在中老年群體臨床骨折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在臨床骨折患者中,占比高達10%[9]。臨床上大多數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多是由于間接暴力所導致,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群骨骼變得更加脆弱,當受到輕微的外力時,可能不會對中青年群體產生太大影響,但卻可對老年人群造成巨大的沖擊。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人們的平均壽命得以延長,老年人數量逐漸增多,在2017年的人口調查中也顯示,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1.4%,表明我國當前已處于人口老齡化階段[10]。
當前臨床上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數量也在逐年攀升。發生橈骨遠端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處于人們日常生活中較常使用的腕關節等手臂部位,同時會造成患者骨折部位出現腫脹、刺痛等癥狀,因此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治療不當,則極其容易引發二次位移、骨折愈合不完善甚至骨折不愈合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橈骨遠端骨折治療過程中,患者不得不忍受極大的痛苦,加之治療不當容易對患者腕關節造成不良的影響,使其不能夠發揮正常功能。故在臨床治療中,根據患者的實際骨折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是治療該病的關鍵。筆者所在醫院對橈骨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時,選擇了保守治療方法和手術治療方法兩種治療方案,發現其中手術治療方法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對這兩種治療方法進行了分析總結。
對橈骨骨折患者采取鋼板內固定手術方法進行治療,與傳統保守治療方法相比,更為牢靠和精準,能夠經過手術方法對骨折部位進行精解剖,從而對其有針對性地進行復位[11]。因此,也不會對骨折部位的其他周圍組織造成較大影響,這對于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而言是十分有利的。患者的愈合時間加快,相應的,其治療過程中也就能夠體會到較少的疼痛感。而對患者進行手法復位及夾板固定的聯合保守方案進行治療,治療結果的優良與否主要取決于醫生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由于這一主觀性因素的存在,導致對患者的骨折復位不精準。其次,固定的穩定性也缺乏良好的保證[12]。因此,保守方法治療容易造成患者出現愈合不完善、愈合不及時等后遺癥。加之保守治療一般會比手術治療耗費更久的時間,患者在治療期間忍受的疼痛感也就更加顯著。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治療甲組患者在治療過程當中無論在在疼痛評分方面,還是在腕關節功能評價方面,以及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方面,均明顯優于治療乙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方法,可以有效緩解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疼痛感,加快患者腕關節功能的恢復,有利于保證患者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從而減輕患者家屬的負擔,并提升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在臨床治療時,可以采用手術治療方法,與保守治療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患者疼痛感小,且治療后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較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董秀珍.保守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影響對比[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0):1885-1886.
[2]朱豪東.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9):109-110.
[3]馬志偉.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33-34.
[4]張超,謝雪濤,胡順東,等.尺骨莖突骨折對橈骨遠端骨折內固定術后腕關節功能的影響[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6,37(4):264-266.
[5]張登峰.保守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7,23(4):111-112.
[6]唐開華.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腕關節功能評分的影響研究[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15(12):93-94.
[7]潘海文,吳峰,楊海韻,等.橈骨遠端骨折手法復位后采用動態固定對腕關節功能影響[J].廣西醫學,2016,38(11):1606-1607,1613.
[8]劉英軍.尺骨莖突骨折對橈骨遠端骨折手術療效及腕關節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4):135-136.
[9]豆青軍,劉景一,賀新兵,等.腕關節鏡輔助下手術治療橈骨遠端C型骨折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4,29(25):63-65.
[10]劉志剛.保守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的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7):37-38.
[11]樊健,蔣波,袁鋒,等.橈骨極遠端骨折的臨床特點及治療策略[J].中華外科雜志,2016,54(10):766-771.
[12]袁付成,白文晶,侯思遠.不同方法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7,23(3):57-58.
(收稿日期: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