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恒
“遠方”,是一種向往,更是一種希望。
當提到“遠方”一詞時,你是不是會想起你所渴望的人、事、物,是不是會想起你所期待游覽的風光,是不是會想起你所苦苦尋覓的光明?人們總是把遠方引申為美好的、難以得到的,所以遠方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而誘人的面紗。因此,遠方成了一種夢幻,一種精神歸宿,一種靈魂涌動的向往。
那么,我們不妨將遠方具象化:一條無人的大道,像箭一樣筆直,一直通向人類的精神家園。也許這條路注定孤獨,是一個人的朝圣之路;也許這條路會有人陪伴,那是情誼相綴的人生路。也許這條路永遠也走不完,但人們仍前赴后繼地走著,誰也不愿放棄,因為它通向自己的夢想。
遠方,只存在于人們心中,每個人皆有不同的遠方。我心中的遠方,是這樣的:一條窄窄的小道,蜿蜒地向前延伸。它穿過森林、沙漠、平原、山谷,最后停留在一處高地。高地上樹木成排,腳下大海浩瀚,海面波光粼粼,天空灑滿了星星,漆黑、深邃。
遠方給予了人們什么?是一股追求夢想的動力。人們借助遠方催生出的這股動力,勇敢地踏上征程。猿為了看得更高更遠,便站立了起來,才有了獨立行走的人類。人們為了夢想,一點一點地打造著世界。人類走出了非洲,建立了文明: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希臘人思考著哲學,伽利略改造了望遠鏡,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同樣,人們進行太空探索,甚至作家寫文章、學生讀書、清潔工掃地、我將遠方的拙見寫成文章,哪個不是為了遠方?
遠方傳承了人們的思想,又放大、重塑了人們的思想。每個人的夢想或樸素或高遠,有了遠方,就有向往、希望。它是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向著遠方,風雨兼程!
【作者系浙江省臺州中學高二2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