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濤 劉斌
摘 要:展示空間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交流的重要功能區域。設計師始終渴望為觀眾創造出更多富有突破性的展示空間,但在現實環境中卻有很多影響創意思維發揮的因素存在。文章著重對逆向設計思維進行分析,探索將其引入到陳展設計中為創意設計提供支持,以求營造出積極有效的創新展示空間。
關鍵詞:博物館;展覽設計;逆向設計思維
博物館展示空間具有較強的設計傾向性。陳展設計師通過多樣的藝術展示手法有目標地為展品打造特定氣氛,為觀眾營造獨特環境,讓觀眾在視覺、聽覺、觸覺和心理上都能感受到歷史文化所帶來的共鳴。在展品與觀眾之間搭建優質的對話平臺,讓觀眾看懂、讀懂展品背后的故事,這就是博物館陳列展示空間的設計目的。
如今,國內許多博物館創辦的展覽在形式設計、設備使用、材料應用等方面都極為相似。縱觀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展覽設計與施工時間緊迫,導致創新設計思考時間不足;二是展覽設計團隊力量薄弱,沒有好的創作構思和行之有效的思維路徑;三是館方未能與設計團隊緊密配合,在構思設計之前沒能快速理解、消化、吸收展覽的文本內涵,從而無法準確做到文本到形式的轉換。究其本質,多數博物館展覽設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好的構思,沒有有效的設計方式,容易在形式設計中迷失自我,從而走向形式的模仿秀,脫離展覽主題內涵的表達。
下面筆者將從逆向設計思維的基本概念、主要特點、基本類型、應用意義四個方面,簡要論述逆向設計思維在陳展設計過程中對創造力的產生和問題的解決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陳展設計之路是痛并快樂的,在此愿與各位同仁共同探討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設計之路。
1 逆向設計思維的基本概念
逆向設計思維(Reverse Design Thinking),亦稱反向設計思維。人類的思維具有方向性,存在著正向與反向之差異,由此產生了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兩種模式。
逆向性設計思維其實就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性思維大致分為直覺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聯想思維等。這些不同層次的思維模式基本都類似于理論思維。逆向性設計思維,它與常規思維共存于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中,并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存在著。
逆向設計思維與其他常規思維方式不同。它是讓思維向事物的對立面方向發展,如上下變位、大小變化、反向透視、錯位設計、靜動變換等,是從相反的方向對事物進行觀察、思考、定型,來樹立新的設計構思,創立新的形象,是一種極富創造性的設計思維方式。例如,在歷史類展覽的眾多展品中,印章是一種將雕刻和書法相融合的藝術,是獨特而寶貴的藝術品。體積小是印章的特征之一。按常規陳列方式是將印章固定放置在透明亞克力展托上,再配備反光鏡、放大鏡等輔助展具進行展示。此時,看似展品面貌已經全面地展示出來,但印章由于自身體積小的原因,導致部分小型精品印章還是無法讓觀眾清楚地靜心品味,視覺效果欠佳。圖1是一個印章展示區設計。周邊龕柜內印章按常規方式陳列,中間區域使用先進科技設備將部分精品印章以動態影像方式全面展示,頂部為印章放大造型設計。這就是運用了由靜到動、由小到大的典型逆向設計思維,帶來了良好的創新視覺效果。當遇見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1]。
2 逆向設計思維的主要特點
研究顯示,逆向設計思維主要特點有普遍性、批判性、新穎性。由于它具有對立統一規律的性質,所以在形式表達上是多樣化的。它可以普遍地應用在各個設計領域,如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包裝設計、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展示設計等。逆向設計思維是一種與常規設計思維相反的想法和做法,可以看作是對常規設計思維的一種反叛和挑戰。它能克服思維定勢,破除由經驗和習慣造成的僵化認識模式。逆向設計思維能夠跳出思路僵化、呆板的束縛,能夠克服傳統思維慣性這一障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其結果往往也是出人意料的、令人驚艷的。
3 逆向設計思維的基本類型
逆向設計思維是從對立方向去思考和認識問題。從整體構架上分析來看,在陳展設計中運用得較多的基本類型有反轉型、轉換型、缺點型三種。
3.1 反轉型逆向設計思維
這種思維方式是指在陳展空間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對設計對象的特性、造型、構造、色彩等方面作反向思維,來進行創意構思的思維。例如,Frame Magazine的陳展空間設計中,在同一個全白空間里,展示造型一面是白色,一面是黑色。在行進的過程中,黑白交替混淆呈現,到達盡頭再回溯,發現黑白已然反轉。一個跨界的多樣化陳展空間就這樣將自身的無限靈活性與可能性展現在大家面前。
3.2 轉換型逆向設計思維
在陳展空間設計時,會遇到一些常規思維難以快速解決的問題。此時從另一種設計思維角度去分析問題,往往能創造出新的風格,為大家營造不同的體驗方式。例如,在陳展空間中如何用設計來增強觀眾吸引力?如果始終是從對象本身來考慮,則很難產生創新的設計。圖2是一個院落式陳展空間。人們漫步在展廳內的廊道中,通過廊窗可以欣賞到窗外優雅的庭院景色。廊窗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最大的特色之一,但在此案例中廊窗并沒有采用復雜的傳統造型工藝去精心打造,而是使用了非常簡明的六邊形設計,出神入化地將建筑語言表達了出來。從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析出,其設計構思是:小庭雅院,由窗取景,若隱若現。此方案的設計思路明確,不拘泥于事物的單體設計,通過轉換型逆向設計思維從另一角度去思考、設計,隨之產生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3.3 缺點型逆向設計思維
這是一種從事物的缺點角度出發,將缺點變為優點,變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的創造思維。這種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點為目的。相反,它是將缺點化弊為利,找到解決方法[2]。例如,陳展設計中展柜是必不可少的陳列設備之一,特別是在臨展中使用率較為頻繁,所以在設計展柜時應從功能、美觀等多方面去考慮。有些陳列展柜的鎖具位置設計在展柜玻璃中部,雖然方便了開啟使用,但嚴重影響了對展品的視覺觀賞。應通過技術手段把鎖具設計成隱形鎖具,設置在頂部、底部等不影響視覺觀賞的位置上。這樣雖然不方便開啟使用,但從缺點型逆向設計應用上來分析,這種設計達到了美觀與功能兼備的效果。只有在設計之前仔細考慮到物品的使用方法、使用者可能會犯的各種錯誤和他們希望物品所具備的各項功能之后,再在設計中加入一些微小的細節,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作品[3]。
4 逆向設計思維的應用意義
創造性的逆向設計思維對陳展設計師來說,會成為創新之路上的卓越技能。設計師工作啟動時會普遍地運用常規創造性思維去開展,過程中一些普遍性的問題通常都會用常規思維方式去進行思考。當問題陷入焦灼或靈感缺失時,可以反其道而思之,在常規思維方式的基礎上用逆向型思維來分析、解決問題,能夠找到創新的思路和方式。陳展設計師在逆向性設計思維的支持下,可以形成獨立的創新意識,達到創新目的,做到讓觀眾在一定的觀展時間內保持視覺新鮮感和參觀興趣的持續性,為觀眾呈現出富有個性色彩、深刻內涵和獨特情感的展示空間。
逆向設計思維對陳展設計師而言,是一種在設計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較行之有效的創新思維方法。但不可濫用,否則將適得其反,帶來不良的效果。逆向設計思維相對其他常規性的創新設計思維而言,打破了設計工作中原有的程序性和邏輯性。如果沒有正確地使用不僅得不到不同表現形式的逆向設計,還容易引起設計程序上的混亂。所以,正確認識與合理使用逆向性設計思維對陳展設計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對設計案例的分析事實證明,逆向設計思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一個優秀的陳展設計師必須努力增強自身的逆向思維能力,并結合其他創意思維方式一起綜合運用。這樣在陳展設計中一定會獲得獨特的設計效果,并且給觀眾面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對提高博物館陳展藝術設計水平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2]佚名.逆向思維 (反向思維)[J].華東科技,2008(10).
[3]奚溪.逆向性設計思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