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新
摘 要:衡器設計期間,往往是以杠桿平衡原理、胡克定律為前提,使之在農業、商業和工業、醫療等領域取得有效利用,而這也會在某種程度上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而其準確度的把控,能夠在保證居民日常交易活動中的公平性,維持市場秩序的穩定。對此,文章通過對衡器的思考,探討其鑒定準確度的解決策略,以供借鑒。
關鍵詞:衡器檢定;準確度;替代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TH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24-0133-02
Abstract: During the design of weighing instrument, it is ofte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everage balance and Hooke's law, so that it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in agriculture, commerce, industry, medical and other fields, which will also facilitate the life of the resid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accuracy of the control is supposed to ensure the fairness of daily trading activities of residents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market order.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weighing instrument, intends to explore the accuracy of its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draw lessons from it.
Keywords: weighing instrument verification; accuracy; substitution method; strategy
目前常見的衡器檢定方法,包含統一管理標準和評定方法等,但由于衡器自身結構的特殊性,使之在檢定期間多面臨各類問題,對衡器檢定質量、效果造成威脅。
1 對衡器檢定準確度的思考
1.1 衡器
作為計量器具的組成核心,衡器還可稱為度量衡。即“度”為用尺對物體長短的測量,“量”是借助容器的使用對物體體積的測量,“衡”是對物體重量的測量。早在原始社會時的物體交換,即是衡器的早期使用,但以器具的功能卻出現在夏朝。目前,常見衡器涉及電子計重秤和高精電子秤、計數秤與計價秤、液壓叉車秤、牲畜秤及鋼瓶秤、防水秤等。但是,無論何種衡器,其均由承重系統、傳力轉換系統、示值系統構成。
即承重系統:其結構和測量物體形態相關。例如:地中衡與臺秤配備平板承重機構;僅測量單獨個體的秤,則應使用操作簡單且衡量時間較短的承重機構;軌道衡承重系統為軌道、吊秤承重系統為吊鉤、皮帶秤承重系統為運輸帶。傳力轉換系統:作為衡器測量的核心部件,包含杠桿傳力系統、形變傳力(稱重傳感器)系統等。即前者是由承重杠桿、傳力杠桿、支架零件與聯結零件構成,后者則是以彈簧秤、電子秤為主導,如平卷彈簧、螺旋彈簧與稱重傳感器等。示值系統:是指帶有刻度的計量杠桿、刻度盤,即計量鋼板則是借助砝碼、增鉈與游鉈等方式,獲取相應數值;刻度盤則是通過扇形、圓形分度盤的使用,按照指針轉動的位置獲得讀數及數字稱重顯示器。
1.2 檢定準確度
在衡器檢定準確度思考中,可使用最大稱量、分度數予以表述。即最大稱量(Max),是指衡器的最大承重能力,如30t汽車衡,則其最大承重能力為30t;分度數(n),則是測量范圍、檢定分度值間的比值,多為整數。例如:某臺衡器最大稱量為250kg(Max),檢定分度值為0.1kg(e),則可確定其最大稱量為250/0.1=2500(n)。而在其允許誤差把控中,則應以稱量區段的差別,確定不同的允許誤差。例如:若250kg稱量時,其允差為0.2kg,則相對誤差為0.2/250=0.0008;若50kg稱量時,允許誤差為0.2kg,則相對誤差為0.2/500=0.004。即按照OLML76R相關標準,將衡器稱量范圍劃為多個區段,以此明確其允差,例如:m≤500e時,允差為0.05kg;500e 2 衡器檢定中的常見問題 其一,界定模糊。針對衡器檢定界限,涉及有機電秤、電子秤及機電結合秤等,但并非各衡器均需施行強制檢定,而是以《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相關規定為前提,滿足其標準的衡器方可施行強制檢定,而精準且有效的衡器準確度檢定,是預防交易活動中欺騙、誤差行為的關鍵。然而,在實際衡器檢定中,由于檢定方式的差別,使之對衡器準確度的控制也存在較大的不同,即衡器檢定界限尚未明晰,存在模糊,這也導致部分企業有機可乘,在交易活動中出現不公平交易的問題[2-3]。 其二,允差和傳統允差標準相比,衡器檢定允差存在明顯差別。例如:電子式衡器、杠桿式衡器由于結構特性的不同,使之在允差要求上也會有所區別,而這也使其檢定準確度造成影響。簡而言之,使用不同方式對衡器允許差予以規范,則不僅會增加其生產、檢定、使用等環節的難度,還會使其檢定工作過于隨意,難以彰顯自身的價值,最終對數據測量的準確性、公平性造成威脅。 其三,替代方法。在衡器準確度檢驗過程中,是以質量、密度相似的金屬物為替代品,這也可稱為衡器檢定替代方法,該種方式的使用,需要對衡器予以定期檢測,且多在準確度相對較低的測量中使用。目前,衡器檢定替代方法包含一次替代、多次替代等,前者允差較小,準確度較高,若替代過于頻繁則會增加允差,對自身檢定的準確度產生影響。
其四,隨著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數字顯示式衡器也已得到飛速發展,而其更是在計量中取得良好前景。但是,目前正處于數字顯示式衡器的起步階段,相關部門對該類衡器檢定專業知識的缺失,使之難以做好衡器檢定工作,特別是在機電結合式衡器、電子秤檢定中,因涉及因素極多,面臨較大的誤差幾率。另外,衡器檢定過程中,檢定人員作為衡器檢定的核心,若要保證其檢定的準確度,則應秉持著認真、謹慎的工作態度,否則將會引起各類問題的出現。但是,在實際情況下,部分檢定人員由于對檢定規程、檢定方法掌握不足,使之在欠缺相關操作規范的前提下,對衡器檢定工作敷衍了事,滋生記錄不準或不記錄的現象。例如:電子秤電壓易受到外界因素、室外天氣、安裝位置的影響,個別檢定人員為簡化檢定流程,借助慣性經驗的使用,對相關流程予以忽視,導致衡器檢定不準確。
3 優化衡器檢定中準確度的幾點策略
通過對上文的思考,可知衡器檢定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其不僅會對檢定工作的施行造成威脅,還會限制社會經濟發展。對此,筆者建議相關部門可在杜絕衡器檢定問題的同時,以行業可持續發展為導向,融合多種手段,逐步增強衡器檢定的準確度。
3.1 做好檢定人員崗位培訓
若要將衡器準確度檢定的目標落實到位,相關部門則應在增強檢定人員崗位培訓的前提下,強化其對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認知,輔之計量規程、檢定規程的科學把控,科學劃分其界定范圍,以便能夠在有序區別衡器用途的基礎上,預防拒檢、漏檢和偷檢等現象的出現。另外,衡器檢定期間,應按照相關規范為準繩,對衡器位置、出廠編號和允差數據予以精準記錄,待核查無誤后方可簽字,以便能夠將責任落實到位。
3.2 規范及修改檢定流程
規范:為對衡器檢定界定予以明確,則可做好其檢定流程的規范把控。即以檢定人員崗位培訓為前提,按照《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相關規定,對強制、非強制衡器檢定范圍予以劃分,以便可將相關規章制度的要求執行到位。例如:在多用途衡器檢定中,檢定人員應使用施以的應對方案,通過對其出廠編號、合格證書和配置情況、允差數據等信息的記錄,使之可在科學管理衡器資料的同時,保證交易活動的有效性、公平性。
修改:在衡器檢定過程中,多次替代法使用率相對較高,需要將其誤差控制在規定范圍內,以便保證自身檢定結構的準確度。即一次替代法中,應精準把控替代金屬塊的密度;增鉈式衡器誤差<1‰;若使用衡器自身替代砝碼,則應最大限度上使用精確度較高的衡器,以便可將誤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3.3 規范技術要求
針對衡器而言,其對檢定技術要求極高,特別為數字顯示式衡器,更是將技術要求達至“巔峰”。即在實際使用期間,其結構檢定應和電路設計原則相吻合,輔之對傳感器性能的把控,使之能夠在展現衡器檢定價值的同時,減少誤差。另外,衡器種類的不同,不僅決定其技術要求的差別,更是使其精度、允差呈現不一致的狀態。對此,為增強衡器檢定的準確度,相關部門可在精準把控衡器結構功能的同時,科學把控其精度、允差范圍,尤其是在物體質量測量期間,更應按照物體自身情況,對衡器類型予以擇優選擇,預防計量誤差的出現。例如:電子秤應和電路設計原則相契合,特別是在安裝過程中,還需對傳感器性能予以全面掌握;機電結合式衡器檢定應以技術要求、設計原則準繩,使其能夠在全方位體現檢定效果的同時,避免檢定誤差的出現。
3.4 科學使用替代方法
以等重金屬物體為基準,對物體質量予以測量,是衡器檢定中的常見方式。為更好保證衡器檢定的精準度,則可做好替代方法的科學管理。例如:一次替代法,需要對替代金屬物體的密度、質量施以規范把控,用以在減少其誤差值的同時,增強其準確度;多次替代法,以相關行業規定和法律法規為準繩,將替代誤差把控在預期范圍內;增鉈式衡器,應將其誤差控制下1‰以下。
3.5 規范衡器檢定法律法規
為保證衡器檢定工作的有序施行,則可在規范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將其和國際相接軌,以便可在強調國內外交流、溝通意義的同時,依據衡器檢定常見問題,擬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即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情況下,保證市場交易活動的有序施行。例如:在衡器檢定記錄中,則應保證其準確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可靠性的價值,輔之專業人員的核查簽字,做好相應備注,預防計量誤差、糾紛事件的滋生。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經濟模式下,衡器檢定占據著決定性的地位,特別為其檢定準確度,不僅和居民日常交易活動相關,還會決定市場是否可穩定施行。即應增強衡器檢定準確度的重視,以強調相應檢定工作為導向,對其方法、過程予以規范把控,再借助對衡器允差、精確度等數據的控制,杜絕各類環境因素的存在,以便可將衡器準確度檢定工作的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李濤.衡器檢定中若干問題及準確度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23):66.
[2]柴雅琦.影響衡器檢定的準確度因素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2):00262.
[3]張如.衡器檢定中若干問題及準確度影響因素探討[J].民營科技,201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