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
摘要:傳統的英語課堂,老師講,學生聽,課堂就是老師競技和傳授知識的舞臺。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意識到了這種課堂對孩子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發展的制約與局限,所以更倡導課堂教學以生為本,學生能做的放手給學生,相信他們,只要你給了他們了舞臺,他們就會回報你以才情;只要給了他們翅膀,他們就會展翅騰飛。
關鍵詞:以生為本,課堂,語音,句法結構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說過:“嘗謂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于達到不需教,而學生能自為研索,自行解決。”即教是為了達到不需再教的最終目的。”無獨有偶,近幾年,郭思樂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在教育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它認為“教育的要義是讓別人變得更為智慧。”其核心思想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這兩個名家的教育思想與新課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不謀而合。所以把“生本教育”理念納入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符合時代的要求,更符合英語作為交流工具學科的特點,值得肯定。其具體做法就是“你來講,我來聽”。
“你來講,我來聽”這句話出自一個老農民,是一個聽了之后值得人深思的,關于農民家庭的現實故事——一位普通的農民家庭把一雙兒女都培養成了高材生:女兒上了清華,兒子上了北大。
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列開往北京方向的火車上,我的對面是一位其貌不揚的農民,他把兩個孩子都送入了讓中國人仰慕的高等學府:北大清華。這位樸實的父親自豪地告訴我,他的女兒三年前考上了清華,兒子今年考上了北大。
我很佩服這位父親,感覺這位他在培養孩子方面肯定有其獨到之處。于是我就向他討教育人心得。答案竟然是:“我這人沒什么文化,其實也沒啥絕招──我只不過是讓孩子教我罷了!”樸實無華的一句話,卻讓人心生頓悟。
方法簡單而高效:孩子每天放學回家,都有一個任務, 那就是把學校里老師講的內容跟自己的父親講一遍。然后,父親會再翻閱孩子的課本,不懂的地方向孩子請教,如果孩子也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問老師。當父親的“老師”,激發了孩子學習的熱情,成了孩子不竭的學習動力!就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點大學……由此我們可看出“講給別人聽”的巨大作用。
英語的學科特點不同于數理化。數理化著重邏輯、推理、判斷、總結、歸納,英語著重對于詞匯短語和規則的記憶,因此,學生自學真正比較困難,需要老師講解和分析的其實也就是音標、讀音規則、以及部分語法,東西并不多,而且難度也不大。老師如果能少講或不講,就把機會留給學生,做到Busy students and free teachers.即:成就學生,解放自己。那我們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首先我們得教給學生學好英語的最基本工具:一是音標;二是句法結構。中學階段教師必須完成這兩大任務
先說音標和發音規則:雖然到了高中了,但很多孩子因為不會音標不懂發音規則,單詞不會讀,老師布置的預習任務也無法完成,同時他們靠記字母來記憶單詞,費時低效,記起單詞來十分困難和痛苦,這是在走彎路。殊不知英語是拼音文字,會讀就會寫,學會音標、懂了發音規則,按音節記憶單詞,事半功倍,省時省力。所以發音很重要,可是沒人喜歡學習發音,因為這看起來似乎很浪費時間而又容易令人沮喪。但是發音不好會影響交流,建議多聽一聽英語電視節目,優酷視頻,網易公開課等網站上的地道英語發音,然后重復你聽到的。用智能手機錄下自己的發音,對比之后很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然后做出改進。
這么多年來,咱們的初中、高中學生因為不會音標而造成單詞記憶困難、學習成績差、甚至放棄英語的情況十分嚴重,犧牲巨大,教訓慘重。不會音標,原因何在?高中抱怨初中,初中抱怨小學。孩子既然遇到了我們,那么教會音標就是我們的責任,抱怨誰都沒有意義,唯一有意義的是亡羊補牢,所以真正重視音標、系統地訓練音標才是正確的做法。別管你現在處于哪個年級,只要你的學生音標不過關就應該馬上著手補課,別怕耽誤這、耽誤那,因為磨刀不誤砍柴工,甚至會提前把柴砍完。
再說句法結構:中學階段必須解決“主、謂、賓、表、定、狀、補”問題,幫助學生會造句子、分析句子、理解句子、翻譯句子。否則,學生的句子能力只能在低層次上徘徊。為什么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錯得分不高?學生沒有基本的句法常識,不會分析長難句,看到稍微長一點的句子就頭疼犯暈。只知道句子的大體意思,但句子的結構和具體意思弄不清楚,怎么能準確理解文章?另外,作文為什么得分不高?原因如下:無法寫出稍微復雜點的句子,只能寫些干干巴巴的簡單句;句子的胳膊腿到處亂放,雜亂無章;好不容易寫個復雜點的句子,但句子的前半句和句子的后半句主謂不一致,不合邏輯,等等,其實,這都是由于句子能力差而造成的。由于受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限制,初中只能解決主、謂、賓的問題,表、定、狀、補要在高中階段解決。
音標問題和句子結構問題的解決意味著學生最迫切、最困難的兩大問題的解決,即單詞和句子的記憶、理解、應用迎刃而解、豁然開朗。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了。反之,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了,學好英語難上加難。
大師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方法教給你了,音標問題和句法結構問題解決以后,老師就可以喘口氣了。喘口氣后,干什么?指揮學生干這干那,并稍加指導。例如,處理一篇課文。
1、生詞。音標你會了,你就自己讀,自己記 憶它的漢語意思。老師的指導:初次學習后的5分鐘、30分鐘、12小時、1天、2天、4天、7天、15天要及時復習。
2、句子。句子結構你會了,你就自己分析、理解、翻譯。老師的指導:語言點和長難句點撥。
3、生詞解決了,句子解決了,下一步就是背誦。老師的指導:背誦也不是死記硬背,首先弄清每個句子的漢語意思,然后按照原文的順序把每一句漢語轉化成英語,加上語音語調就行了,這就是背誦,就這么簡單。一開始背誦就按這種方式,背得多了,養成英語思維習慣了就可以直接背誦,不用中間翻譯這個步驟了。一節課45分鐘,老師指導10分鐘,其余35分鐘就讓學生讀啊,記啊,背啊,折騰去吧。這樣做的效果絕對一流。千萬別瞎費心,出力不討好。
魏書生一輩子堅持自己的十條教學原則并取得了十分驕人的成績,他的堅守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新課標堅持以人為本 ,要求保護、調動、開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解放學生的同時,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在著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自己的教學水平也得以提升,可以說生本課堂幫助師生實現了共贏。插上課改和生本的雙翼,愿我們的英語教學舞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用生本教育之火點亮英語課堂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