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慶
摘 要:我國的資源豐富,是一個資源大國。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量卻少之又少。林業資源是我國的資源種類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林業資源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平穩發展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性。因此,加強對于林業資源的管理是一項重要且可懈怠的工作。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現階段的我國林業資源的管理方面上有著許多弊端,十分不利于林業資源的長久性發展,林業資源的發展的好處及作用有很多。不論是出于林業資源的任何如何使用的目的,都利國利民。不僅僅可以增加社會經濟效益,還可以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增加森林覆蓋率,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在對林業資源進行管理這個問題上,需要做到的是可持續發展,要注重生態化管理,不能顧此失彼,顧首不顧尾。
關鍵詞:林業資源;生態化管理;方式研究
前言
我國的森林資源豐富,發展林業經濟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與潛力。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各項進出口貿易額水平發展都有快速且穩健的提升。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力度逐漸加大,在西方資本主義市場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下,林業資源的發展遇到了一系列的發展難題,首當其沖的就是林業資源管理的問題。林業資源管理問題解決不當,則會影響我國林業資源的向前發展進度,對發展林業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解決林業資源管理問題,建立健全林業資源相關性的管理制度,提高林業資源的相關管理水平,達到提高林業資源經濟效益的目的與改善優化林業資源生態效益的目的,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快林業資源生態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感。
1 我國林業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我國的林業資源缺乏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
由于獨特的歷史,失去獨特的歷史背景,我國存在市場經濟體制之前的計劃經濟年代,對于林業資源實行森林分類經營的模式。在這種經營模式下,由于當時的經濟條件差,原本是注重環境效益與注重生態環境,但是在那個大背景下注重經濟效益發展要遠遠超過對于生態效益的關注程度。由于森林分類經營模式的多年施行,中國林業更注重經濟效益的發展,以發展可提供巨大經濟效益的木材為重,沒有更多的關注生態環境的發展,導致各地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惡化,且日趨嚴重的趨勢。再加上只關注林業經濟,沒有將林業相關產業經濟發展帶動起來,造成了大面積部分的林業資源浪費。傳統的森林分類經營模式顯然不符合現在的中國國情,對于林業資源建設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迫在眉睫。
1.2亂砍濫伐現象嚴重
由于林木的成材周期偏長,那些較為名貴或者有特殊用途的林木成材周期更長,人們在利益的驅使下對連某進行亂砍濫伐,曾經有位國外的學者發現了我國紅豆杉樹皮中含有抗癌的物質因素。許多商人便以高價進行收購,當地居民利益熏心幾乎將全部的紅豆杉進行剝皮。紅豆杉樹的成長速度極為緩慢,樹可空心,不可無皮,樹皮是林木獲取營養物質的一種途徑。這樣一來造成了紅豆杉樹大面積死亡,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商家的炒作也是人民亂砍濫伐的一種原因。原本并無任何特殊功用的林木經過商家的炒作與包裝,原本不怎么名貴的樹木,一時間變成了天價!由此可見,加強林業資源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2 加強林業資源管理的方法措施
2.1政府部門需要加大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
政府部門在對林業資源保護之前,需要對當地的林業資源進行詳細的勘察,明確當地的林木種類及其發展生長環境,對林業資源進行建檔立案以及監控。林業資源最怕火災,當地的政府應當積極引進高新技術,對當地的林業資源在夏季高溫天氣易發生火災時著重進行監控。當地政府部門及林業工作人員對于偷木,亂砍濫伐者必須進行嚴懲。完善工作人員及群眾監督計劃,盡最大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政府還應完善當地的林業資源承包制度,對于申請林業資源的人員對其嚴格的進行審查,了解申請人的經濟條件情況。承包之后,工作人員因定期及時的實地調研調察,了解承包方是否有濫用林業資源的情況,并及時上報。
2.2要對林業資源進行多方面,綜合性的利用
林業資源的豐富不僅僅體現在木材產品上,不僅僅是只賣木材,要實現林業資源的多重利用,對林業資源進行綜合性的利用,對于純天然自然林木當地政府可建立自然保護區,發展旅游業。當地政府可適當引進外地植物與動物,增加自然風景區的觀賞性??梢砸揽空糜谓洕杖雭韼赢數氐慕洕?。當地經濟林木的產品輸出需要打造品牌效應,借助經濟全球化以及國內內需的強大需求,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綠色資源產品。對林業資源進行綜合性的利用,促進自然生態的良好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3 實現林業生態化管理的方法措施
3.1加強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
林業資源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百木成林,森林具備調整地方氣候以及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因此,當地政府應加大對于林業資源管理力度,對于林業資源承包申請人要嚴格審查申請人的經濟情況以及對于林業資源的利用情況。
3.2加強人們對林木資源的保護意識
我國的國民素質仍然有待提高,對于亂砍亂伐的人必須嚴懲,一方面是提高當地居民的陵墓保護意識,一方面是加大監管懲罰力度。通過下發的文件或者以媒體的形式對人們宣講亂砍濫伐長久性的壞處與不可逆的弊端,加上嚴格監管的輔助手段,最終達到加強人們對林木資源保護意識的目的,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達到發展生態效益的目的。
3.3建立林業資源檢測體系
大部分的災情可以預防及監測得到的。當地政府要積極引進高新技術設備,對于臨近易燃溫度及時報警。夏季高溫天氣,森林消防也應該隨時做好準備。建立林業資源監測體系,雖然說不能完全將危險杜絕門外,但是可以將危險程度降到最低,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將災情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結論
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做法有多種,對林業資源進行生態化管理,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一種。當地政府部門加大對于林業資源的管理力度與保護力度,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念,對于亂砍亂伐的人要進行嚴懲,保障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健.關于林業資源的保護與管理策略探究[J].農機服務,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