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莉
一、教材依據
《認識鐘表》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84-85頁的內容。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實際會認、讀、寫整時。在教材的編排上,先認識鐘面,后認識整時(鐘面和電子表)。
二、設計思想
本節課是認識時間的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認識整時,它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教材先給出媽媽叫女兒起床的情境圖,再并排呈現鐘表和電子表形式的時刻,從而歸納認識整時的方法,學習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雖然大部分孩子在學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過一些關于時間的知識,鐘面、表面對于他們來說也并不陌生,但時間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時要把時間的認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并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鐘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鐘表的面,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上的數字: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寫整時,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整時的認讀方法。
五、教學難點: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整時。
六、教法選擇:談話法、演示法、練習法
七、學法指導: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八、教學準備;教 具:自制課件,實物鐘;學 具:鐘面模型。
九、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1.今天一大早,老師就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愿意幫助老師嗎?課件出示謎語:嘀噠嘀噠,嘀噠嘀噠, ……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2.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謎語中的 “它”是誰嗎?(鐘表或鬧鐘),那你知道鐘表有什么用嗎?
3.為了感謝大家,老師帶同學們去美羊羊鐘表店看看。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介紹:掛鐘、手表、電子表、擺鐘。
4.鐘表已成為我們身邊不可缺少的朋友。那咱們必須先認識它,才能使用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設計意圖:通過謎語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再結合學生談話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過渡自然?!?/p>
(二)結合實物,抽象鐘面。
1.觀察鐘面,你會發現:鐘面上有什么?
完成板書:鐘面上有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
2.即時填空,主要填1-12個數字,認分針、時針。
【設計意圖:這一層次安排了觀察、討論、交流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之后設有學生填表盤數字、認分針、時針練習,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鑒、互相補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依托經驗,自主探究,認讀整時
1.結合生活,認讀整時。
(1) 課件出示多個整時鐘面,問:你們有誰認識鐘面上的時刻?你是怎么認識的?請把你的方法說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有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針表的經驗,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整個過程由學生充當小老師角色得出結論。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得到幫助,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構建自己的認識體系,同時,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p>
(2)總結概況:分針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齊讀,加強理解記憶),(板書)
(3)即時練習撥鐘:老師說幾時,學生撥,說說你怎么撥的?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鐘面上整時的認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在干什么,既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認讀電子表時間。
(1)出示電子表面,說說是幾時?你又是怎么來認的?
(2)總結概況: 幾:00
3.反饋練習:鐘面、電子表面與幾時連線。
4.出示特殊時刻,學習兩種計時法。
(1)出示圖片,認讀6時,12時。
(2)教學兩種計時法:①數字+漢字計時法;②電子計時法: 兩個小圓點,時針放在前,00跟在后。
(3)即時練習:聽師說時間,用兩種方法記錄時間。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中,要做到數學知識教育與人文思想熏陶的和諧統一。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作息要有規律,要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p>
(四)思維拓展
1.做個小小修理匠。
不完整的鐘表,按指定時間補上分針或時針。
2.一小時后是幾時?
3.喜洋洋邀請羊族成員去看電影,它對大家說:再過1個小時,森林電影院就開始放映了,請大家準時到達!小動物們看了看表,這時,時針和分針都指著12。
你們知道電影什么時候開始嗎?(1時)
電影要放映3個小時,你們知道什么時候結束嗎?(4時)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等一系列的趣味活動,讓學生經歷不同層次的練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延伸
介紹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日晷、銅漏壺(圖文結合,課件出示)【設計意圖:了解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使其在了解計時工具的同時感受古代人的聰明才智?!?/p>
(六)課堂小結
問:通過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師:時光一去不復返,時間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寶貴的,我們要像明明那樣,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合理利用時間,準確掌握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不浪費時間,做個遵守時間的好學生。
【設計意圖:總結課堂內容,滲透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思想教育?!?/p>
(七)布置作業
給自己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