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蕾
課題名稱:【1】課題來源:綏化學院寒地黑土經濟與文化研究項目;項目名稱:寒地黑土核心區城市品牌文化景觀規劃研究(項目編號:H201701013)。【2】課題來源: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項目名稱:“寒地黑土”文化景觀的情感化設計表達與研究(項目編號:2017B004)。
摘要: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城市文化景觀的定義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人們一致認為城市景觀就是純粹的藝術品,而如今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城市文化景觀同時也是一種城市功能性建筑,其有著特殊的語意內容。現代設計師有必要跳出原有的設計思路,注重創新思想、創新靈魂的融入。通過融入新時期城市文化景觀的設計思想,注入設計師的個人靈魂與想要描述的語意內涵,創造更具生命里的城市文化景觀。
關鍵詞:城市文化品牌;文化景觀;情感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090-01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definition of 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In the past, people agreed that urban landscape was pure art, but now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is also a kind of urban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which has special semantic content. It is necessary for modern designers to jump out of the original design idea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ve ideas and innovative soul. By integrating the design thought of 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new period, the personal soul of the designer and the seman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scription are injected to create a more lifelike 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Keywords: urban cultural brand; Cultural landscape; Emotionalized design
前言: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生活的創造,這種創造將無數有著不同目標、不同思想的人們連接到一起。為了進行交流人們修建公路、設計汽車飛機,為了交流人們開發電話與網絡。當然許許多多的城市文化景觀也在此過程中的以創建,這些城市文化景觀作為城市的代表,有著其特殊的語意與內涵。
1 城市文化景觀語意研究概述
對城市文化景觀的語意研究需要站在城市文化景觀的本質進行,利用符號認知觀完成文化景觀語意的解讀。城市文化景觀有著傳達、表現、意指的作用[1]。通過符號原理開展對城市文化景觀的研究能夠得到新的研究思路。以產品符號學與建筑符號學的角度來看城市文化景觀的語意研究實際上就是對景觀意義與形態關系的研究。該研究指的是對廣義形態研究而非外觀形式研究。景觀一詞是由外來詞匯引得,其最早是以代表自然景觀的形式得到人們認可的。城市景觀屬于景觀中的分支。以廣義角度來看是物質空間綜合,以狹義角度來看是城市空間硬質景觀條件。城市文化景觀語意看似非常復雜,實際解讀非常簡單。這是一種對物質對象較集中的思想、情感、美感、意志的傳達,屬于符號的一種代表與體現。
2 城市文化景觀語意劃分
2.1材質性。人類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不斷發現、不斷創造構建了現代文明。人類對于世界的探索從未止步,人類文明踏足過高山也涉及過深海。人們在對自然界的探索過程中所發現的不同材質正以其特殊的方式向人類傳達著不同的情緒與內涵。城市文化景觀設計需要利用大量質地不同的材質,這些材質不同的特點決定了在設計中需要應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與表現手法。景觀設計中不同景觀才來發揮不同的媒介作用,實現了各種訊息的有效傳達,共同組成了特殊的語言體系。可以說材質語意是最基本、最理性的語意。材質本身的意義是人類對文化景觀設計思路的傳達。
2.2表征性。表征同時兼顧名詞與動詞的特性。以動詞角度來看表征就是實踐的過程,以名詞的角度來看表征就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結果。城市景觀語意通常都是精心設計、有意識設計的。當然也有一些城市文化景觀是在文化、歷史、環境的作用下,由人們“過度”解讀所附加上去的。文化景觀設計形式經過了精雕細選、認真打磨。這種選擇是基于對習性、種族、地域、歷史等多個角度考量的。可以說每一種文化景觀形式當中都注入了習俗、歷史、文化、民族的要素。和情感、示意、象征、功能語意塑造不同的是,表征予以更多的是對文化、歷史、環境語意無意識的表現。
2.3美觀性。如同字面意思一樣美觀語意也就是能夠呈現美學意識、美學素質的語意。這種語意的傳達實際上是文化景觀設計的初衷,是對不同元素內部關系最純粹的應用。對文化景觀的解讀能夠幫助我們從中得到審美情感的升華。美觀語意具體包括和諧美、色彩美、尺度比例美、舒適美、材質美、布局美。
2.4功能性。城市文化景觀功能眾多包括生態恢復、環境、城市綠地、廣場、紀念地、主題公園、演說、集合、祭祀、飲食、休憩、觀賞、游戲、狩獵等等。這些景觀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出現了功能性變化。當然不論是如何變化其本身的功能特性都有我們不容忽視的價值。功能語意需要通過不同元素的形態關聯、技術手段、材料選擇實現。
2.5示意性。城市文化景觀實際上就是對綜合空間內容物的綜合,屬于非常復雜的功能體系。城市文化景觀語意能夠實現使用者與景觀環境之間的互動,對最大化景觀價值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2.6關聯性。該語意實際上是一種隱喻的方式,即應用有著相對、相似、相近、相關關系的對象,通過間接指涉的方式帶給彼此想象、聯想的空間,形成有趣味、新穎別致的感覺。
結語:語意屬于人類特有的文明產物,人類社會的發展與創造會無形之間將創造者的靈感與思路融入到城市文化景觀之中,這些景觀看似死物,實際上卻是有靈魂的活物。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設計者在景觀中融入了打量自己的心血。為了推動城市的發展,城市文化景觀設計師有必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創新思想與時代感靈魂融入作品當中。在向人們展示新時期藝術品的同時,將自己對人生、理想的態度融入到景觀之中,樹立新時期的文化景觀語意,賦予文化景觀靈魂。
參考文獻:
[1]陳卓.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8(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