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會芳
摘要: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很多高校專業將運籌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納入到教學體系之中,包括建筑類專業。然而,很多專業教師由于研究深度不夠,在教學實踐中沒有將這門學科的價值最大限度挖掘出來,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就如何結合建筑施工內容對運籌學課程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展開探討。
關鍵詞:建筑施工;運籌學課程;實踐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162-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many college majors in China have incorporated operational research as a basic course into the teaching system, including architecture major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research depth, many professional teachers fail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is subject in teaching practice, resulting in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refor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cours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
Keywords: construction; Operational research courses; Practice reform
前言:運籌學是起源于上個世紀40年代的一門新興學科,這門學科的產生主要是解決如何對有限的物資進行合理利用和分配,從而實現效益最大化[1]。基于運用角度去分析,運籌學涉及的領域比較廣,包括但不限于工序流程、設備更新、資源利用、人員分配、物料運輸、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等。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運籌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基于實用性提升角度加強運籌學課程實踐改革進行論述。
1 傳統運籌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就教學方式而言,運籌學中的知識點有著嚴密的邏輯關系,而且包含的數學知識點比較多,課程難度系數較大且理論性強[2]。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沿用過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將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沒有給學生實際參與的機會,導致學生學習十分被動。
就教學內容而言,隨著社會的發展,運籌學課程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加上信息技術的更新,讓運籌學學科體系越來越完善。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只是一味地給學生介紹軟件、分析圖形、求解數學模型等,學習內容十分枯燥,學生對運籌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也在逐漸喪失。
就教學目標而言,運籌學是一門既包含管理科學又包含數學的一門交叉學科,旨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如今很多高校運籌學課程教學仍然存在輕實踐重理論的問題,大部分課堂時間都被原理分析、公式推導等內容占據,學生解決和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并未得到有效訓練。
2 基于建筑施工加強運籌學課程實踐改革策略
2.1應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并且提升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運籌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建筑施工的現場情況和實踐活動給學生模擬出來,引導學生進入這近似真實的教學情境,在實踐活動中運用運籌學理論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建筑施工管理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適當地引入到課堂上,讓學生對運籌學應用方法能夠做到直觀、形象的理解。就筆者個人而言,教師盡量在每一個章節都引進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案例,讓學生結合案例進行分析。例如,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經常會遇到線材如何下料才能實現經濟最大化的問題,比如給排水管道安裝的管材調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鋼筋切割、鋼結構制作的型材下料等,教師可以將具體的案例引進課堂,讓學生依據采購的工廠定尺長度,結合運籌學中的線性規劃基本原理制定完善的套裁解決方案。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又能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2.2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是如今教育領域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相互激勵、相互學習且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手段。在運籌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采取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首先,在課前的時候,教師按照學生綜合素質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并且將上課需要學習的教學內容以及相關的案例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課前做好預習功課,能夠初步了解即將學習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少講多練”的原則,將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學習主動權,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案例并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探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自身的角色進行很好地定位,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性和求知欲望為教學目標,給學生創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互相啟發,互相鼓勵,實現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小組合作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再讓每組學生展示討論結果,然后進行點評、歸納和總結,以此提升運籌學課程教學效果。
2.3引入計算機應用知識。運籌學是結合計算機軟件和數學模型等給決策者提供相關決策支持的一門學科,對于現代管理者來說是一項重要決策參考。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很多的計算問題,如常見的鋼筋下料問題等。在分析這些問題的時候涉及到大量計算,假如只注重計算方法,并無很多實際意義。教師要認識到運籌學計算中計算機起到的作用,并且在實踐環節中結合實際需求引入計算機應用知識。當學生掌握計算方法之后,只需要簡單地利用計算機技術就可以快速計算,從而減少手工計算量,還能提升計算準確性。因此,在教學改革中,教師應當適當地引進計算機應用內容,實現運籌學實踐性的進一步強化。
結論:針對傳統高校運籌學課程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教學方法單一造成學生課堂參與性低、教學內容枯燥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教學目標定位不清晰,偏重理論而忽視應用等,教師要對此予以重視并加強改革,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實現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關葉青,崔鵬展.基于管理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運籌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路探索[J]. 高教學刊,2018(14):42-44.
[2]趙紅超,劉洪林,馮金枝,張曉雷,趙亞紅.刺激控制教學模式下的工科學生“運籌學”課程改革[J].中國地質教育,2016,25(03):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