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素質教育的推進,教育已經不再是局限于學生的主要學習科目的成績提高,唯分是重的教學思想已經是一種落后的教學思想了,現階段的教育注重學生們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已經成為了主要的教學目標。而美術學科則是其中重要的一門學科,今天我就在這里淺要的談一談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希望能給廣大老師帶來一些啟發,給學生們帶來更良好的美術課堂體驗,進而提升學生們的整體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美術;核心素養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192-01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education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students of the main subjects of study grades improve, the only point is heavy teaching thought is a kind of backward teaching ideas,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at this stage of education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us, fatigue all-rou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has become the main goal of teaching. Ar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Today,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how art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an improve students' core quality. I hope it can give teachers some inspiration and bring students better art classroom experience,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art; Core literacy improvement
1 美術的重要性及現在的小學美術教學現狀
我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民族文化,早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們就擬定了“琴棋書畫”四項作為主要文化,從古至今我國有著數不勝數的優秀美術作品,唐朝的《步輦圖》、《五牛圖》,宋代的《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元朝的《富春山居圖》以及近代徐悲鴻大師的《八駿圖》,現代的羅中立的《父親》等這些杰出的優秀作品無一不是我國優秀文化的體現,由此可見美術自古至今在民族文化當中都占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小學階段的學生通過學習美術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還可以延伸至生活中欣賞美麗的事物,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們形成一個善良美麗的心靈,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美術學科是學生們學習生涯中很重的一門學科,對于學生們的身心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1]。
雖然教育改革已經實行了很多年,新課標要求學校重視學生們藝術素養的培育和提高,但是在實際的實行過程中缺重視程度不足,很多老師的教學觀念依舊停留在以往的“只重視學生主要學科分數”的觀念,對于學生的美術學科教育經常都是能不上就不上,或者是簡單的教學生一些簡筆畫就算完成了美術學科的教育,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教學思想,教師們只有重視了學生的美術教育課程,盡心盡責的做好美術教導工作,才能讓學生們擁有一個良好的美術課堂體驗,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才能有顯著的提高。
2 從美術體驗著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一堂體驗感十足的美術課堂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科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向往。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導的過程中,各位老師要積極細心的做好學生的思維引導工作,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認知能力不足,在學習過程非常需要老師們做好引導工作,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造一些有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們在有趣的課堂活動中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和發現美的能力,在趣味性活動中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在學習色彩的課程中,教師們要讓學生學會生活中常見的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等常見的基礎顏色的辨別,然后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們聯系生活,說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中所包含的顏色,最后還可以讓學生們自己用喜歡的顏色對簡筆畫進行涂色。這種自主性的創作可以很大的激發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們在這種開放度高的自由環境下學習和創造,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幫助[2]。
3 從學生的審美習慣著手培養學生核心素質
讓學生們養成一個良好科學的審美習慣是小學美術課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當不僅僅是局限于課本,更應當注重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和學生們審美能力及習慣的培養。審美能力不僅僅是對美術作品的直觀感受能力,更是一種優秀的核心素質的良好體現。在學習相關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們可以通過展示不同作品給學生們欣賞,讓學生們在觀察欣賞的過程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然后教師們還可以讓學生們聯系生活,讓學生們思考自己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具有格外的美感,借此激發學生們對于發現生活美的能力,這也是一種良好的審美習慣。通過老師的不斷引導,學生們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審美習慣,學生的核心素養也等于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4 注重愛國教育和傳統文化傳承的思想引導
學生的愛國思想教育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都是屬于學生核心素養當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我國擁有著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歷史文化,在這其中也有著極其多的優秀作品,而作為當代的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對自己國家優秀文化的了解和傳承,然后再以古人的優秀作品激勵自身,讓自己不僅在美術學科方面更加努力學習,在其他學科甚至生活當中也發揚拼搏向上的精神。所以教師們在任課過程中可以將我國優秀的美術作品展示給學生們欣賞,并配以生動形象的講解,讓學生們能夠了解這些優秀作品背后的艱辛創作歷程,明白藝術的偉大,提升學生們的整體民族榮譽感,借此在激勵自身,鞭笞自己努力成為一個具有高素養的優秀人才。
總結:小學美術課程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有著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各位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美術課程,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豐富多彩的美術世界,讓學生們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學會正確的審美觀念,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成為一個成績優異,情操高尚,心靈美麗的高素質人才。將來為祖國的發展做出杰出的貢獻,這也正是每一位老師辛勤教學后最想看到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敏芬《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8年6期
[2]張葉華《淺談赤橙黃綠青紫》[J]《課程教育研究》 2013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