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晶晶
摘要:如何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以提高學科教學效率,改善學科教學的陳舊方式,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當前教師關注并研究的問題。本文將從利用信息技術激發興趣、化難為易、創設情境、鞏固復習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 英語課堂教學 培養興趣 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28-01
Abstract:How to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subject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ubject teaching, improve the old ways of subject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talents needed for the future society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are the issues that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timulate interest, make it difficult, create situations, and consolidate review.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est, considerations
如何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改善學科教學的陳舊方式,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為此我校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改革試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方法。
1 利用信息技術激發興趣,讓學生輕松進入課本角色
新課標英語要求英語課堂是學生的"大舞臺",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自己,與他人交流,提高口語在日常生活中實際的運用能力。為了讓學生感受這種語言環境,可通過信息技術的引入創造一種氛圍,使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將認識與情緒聯系起來,把課前幾分鐘作為熏染學生的"前奏曲",充分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和學習興趣。如:我在教授新課標英語第四冊《HAPPY BIRTHDAY》這一課時,預先設計了"生日聚會"的場景錄像,由學生扮演課本中人物的角色,他們爭先恐后地介紹自己、互相問好、了解朋友后,歡快地唱起了《HAPPY BIRTHDAY》這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他們開心地唱著,開心地跳著,在一起分享著糖果。看完這生動的畫面、精彩的表演后,我問學生:是否愿意扮演劇中的人物?是否愿意參加他們的聚會?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愿意。這樣,我便輕松地把孩子引進了氛圍,使他們通過與同學的協商、討論、參與演練,發現了新知識,理解了新知識,歡快地進入到這節課的新授內容角色之中。學生們喜歡這樣的開課方式,急切地想知道老師這節課要給他們展示什么,期待著教師帶給他們精彩的節目,這就為下一步教學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2 利用信息技術化難為易,幫助學生主動學習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上,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角色――不僅是單一的傳授者,而且是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學生只有靠自己學習、思考、實踐,體會學習的興趣和獲得成功的喜悅,才能得到心理和語言素質的發展,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多種媒體,使其"聲、光、影、像"于一身、具體、直觀、生動、形象、信息量大、時空量大等特點,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感知對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主動學習。
例如:在教授新課標英語《IT'S MORE EXPENSIVE》這一課中,重點是要學生掌握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如果直接生硬地講解語法概念,學生勢必產生陌生的感覺,這對掌握課本知識不利。因此,我使用了預先制作的課件幫助教學。屏幕上先是出現了一個漂亮的外國女孩,她在商店里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隨后出現了兩條漂亮的裙子,一條綠色帶花的裙子是50元,一條紅色的裙子為80元。
小女孩走到綠裙子前,高興地說到:"WOW!It's beautiful,I like it."走到紅裙子前:"It'S beautiful too,I like it very much. But it is more expensive."最后小女孩選擇了漂亮的而且便宜的裙子。播放兩遍后,學生通過觀察畫面,自己動腦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并初步掌握了句型。然后教師再指導和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最后再利用電腦播放Sam一家挑選電腦的課件,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了對比東西價格時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
3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進行交流
教師應當努力做的,不是告訴學生有關語言的知識,而是要使他們學會使用語言。學生掌握語言的程度怎樣,歸根到底要看使他們如何熟練地運用語言而不是看他懂得多少有關這種語言的知識。信息技術的使用,改善和發展了教學方法,創設了情境,沖破了時空限制,提高了技能技巧的訓練水平,幫助了教師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感知對象,擴大了直接交流的范圍,使學生充分交際起來。例如可以先播放動畫表演對話,然后經過微機軟件處理,選擇動畫聲音消失,學生只看到活靈活現的畫面,進入角色練習,進行最佳配音比賽。信息技術的利用刺激了學生的聽覺、視覺,此時學生個個爭先恐后,容易輕松地進行交流,在情境中學以致用。
4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復習,鞏固課堂教學內容
英語教學以聽、說、讀、寫為訓練重點。聽、說、讀固然重要,但是筆頭的鞏固練習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傳統的作業形式就是學生把作業帶回家中完成,有時有的學生偷懶不做作業,忽略了鞏固知識的過程。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作業當堂完成,因此在課堂上及時的鞏固所學知識、完成作業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我做了一點嘗試,將課本知識用電腦課件制作成判斷題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電腦鼠標的操作進行選擇,當學生選擇正確答案的時候,電腦會發出愉快的贊嘆聲:wonderful!并在屏幕上放出美麗的煙花,這樣做題的同學信心倍增,體會到了成功的樂趣。如果沒有選擇正確,電腦也會鼓勵你再試一次,直到作對。這樣我就能及時地知道學生對課本中的重點、難點的掌握程度,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及時得到反饋,有效地鞏固了當堂課的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