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芳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培養小學生的邏輯能力開拓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運用了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新課程改革視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與思考,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290-02
Abstract: Primary mathematics, a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subject in primary sch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pupils'logical ability and pioneering thinking. This paper makes a series of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the innov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s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erspective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s
引言:當前,我國教育正面臨著新一輪的教學改革,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小學數學作為課改的重要內容更不容忽視。小學數學在基礎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續學習有著奠基性功用,即是以后系統學習數學學科的基礎。
1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1情景教學偏離主題。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深入,部分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將繁瑣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化、生活化,并且保證學生能夠在栩栩如生的學習情境中學習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看出,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應當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但是部分教師卻并未把握好教學的實踐性,對于數學情境的創設只是趨于表面并未抓住數學教學的真實需求,雖然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卻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2多數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過分片面。目前,多數小學在教學硬件設施方面相當完備,都全方位布置了多媒體教學設施和配備了智能移動教學終端。但是,在實際教學環節其所運用的教學模式卻未做出實質性改變,新的教學硬件設施卻都沿用原來舊的教學模式,無疑是“新瓶裝舊酒”,學生在課堂上依然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致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形成數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過分片面,數學課改教學工作無法順利推進。
1.3教學方法滯后,教學形式趨于流式。在新時期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在課堂講解過程中,仍然采用單一的講授式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當前我國部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形式趨于表面,缺乏實踐環節,即使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也并未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影響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發揮。
2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課程教學方法探析
2.1充分優化創新多媒體現代技術教學方式。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創新和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各種多媒體技術和相應教學設備都運用于教學實踐。在小學數學創新教學中,教師就應該充分運用好多媒體優化和創新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的體驗式教學。由于小學數學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思維,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對于一些不易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圖片、錄像、影音資料等做成形象生動的課件和影音資料,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輕松掌握。
2.2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數學情境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眾多的教學實驗者在情境創設過程中積累了眾多的經驗。教師在創設學習情境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材內容,明確教學情境創設的目的,保證促進學生主觀意識的有效發揮,提高學生的認知技能。同時,情境的創設應當與時俱進,具有時代氣息,并且保證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活動,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所以教師應當積極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數學動畫,或者是學習圖形知識,應用多媒體制作翻轉圖片,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輕松愉悅的參與課堂學習。
2.3互動交流,激勵學生。(1)教學方法還必須要激起學生的學習參與。因為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行為與策略的規劃,因此,沒有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再好的教學方法也是無效的。良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充分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程序結構。(2)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工合作,會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在教學中,采用分組的方式,按上課回答問題,作業情況等計算分數。分數高的小組可以得到物質和精神激勵,進而激勵分數低的小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做法對于激勵小學生學習很有用處。
2.4加強課堂激勵評價,有效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我國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還要關注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學習結果很重要,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更重要。及時給予學生激勵性評價,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幾方面出發:首先要及時的給予學生實際的表揚,以起到鼓勵和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鼓勵需落實到具體內容,而不能是“空”的表揚。其次,要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作為教師要看到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無論是學優生還是學貧生,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切實表揚、鼓勵、認可他們每次真正進步的地方,能使學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強,讓他們覺得自己并不比別人差,比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讓他們能在每次評價、鼓勵中得到鼓舞,樹立信心,不斷進步、成長。再次,要重視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變化,適時的采用設問法檢測他們的學習情況,及通過設問法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并且給予鼓勵他們的機會,以欣賞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教師的信任和鼓勵下,充滿表現欲望、學習欲望。
結束語: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使,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探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創新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以小組討論等眾多形式展開知識探究,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燕玲.淺談小學數學如何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166-167.
[2]段蕾.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18.
[3]周智春.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J].學周刊,2018(05):126-127.
[4]李洪波.實現小學數學多樣化教學的措施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6(7).
[5]王小琴.小學數學多樣化教學的方法與途徑[J].教師博覽,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