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玲
摘要:國家為了鼓勵及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提升中國企業的科學技術含量,對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減免10%的優惠政策。對于企業來說,這是一項非常利好的政策,但如何培育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并享受這一政策呢?本文從企業研發管理體系建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研發費用歸集、科技成果產業化等多方面指導企業自主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
關鍵詞:培育要項;高新技術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6.44;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2018)12 - 0054 - 02
引言:2008年國家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三部委聯合發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明確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及認定流程等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所得稅率按15%征收。很明顯,國家要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拉動企業積極開展研發活動,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及加速科技成果產業步伐,從而整體推動國家創新創效體系建設及實現創新型國家的雄偉目標。該政策出臺后,沿海及發達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猛成長起來,但中西部邊遠及落后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速度卻不盡人意,高新技術企業覆蓋率遠低于沿海及發達地區。如何引導企業培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利用好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促進企業自身科技創新及長足發展是落后及邊遠地區企業普遍面臨的課題。
1 如何判定企業是否屬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范疇
企業首先需對照國家最新發布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認定辦法》)附件《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的八大領域中的各項細分領域的規定,判定企業的核心產品技術是否屬于國家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內,并需進一步判定歸屬的具體細分領域。如作者所在廣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主導產品液壓挖掘機)是歸屬于“八、先進制造與自動化——(五)新型機械——2.通用機械裝備制造技術”領域。
這是企業能否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先決條件,只有符合其中某一細分技術領域的企業才有資格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當企業滿足這一基本條件后,即可以策劃及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或培育工作。
2 建立健全研發管理體系
高新技術企業必須配備有獨立研發組織機構,并開展相關研究開發活動,因此,企業首先要建立健全研發組織機構,并配備滿足開展研發活動的一切資源,含人員、辦公場所、辦公設施、產品試驗檢驗場所、產品試驗檢驗儀器設備等相關資源和手段。
同時要建立健全研發管理體系,含研發管理流程、作業標準、管理標準,研發投入核算制度;科技人才引進、培訓、培養、晉升、評價體系及管理制度;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激勵機制及獎勵辦法;科技成果申報、科研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及相關激勵政策等管理體系,以規范企業研發管理活動,提升企業研發能力水平。
研發管理體系是衡量企業研發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必備的基本條件。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過程,企業應定期評價研發管理體系運行的符合性、適宜性、有效性,并不斷完善與創新,確保企業研發管理體系科學合理、充滿活力、與時俱進。
3 做好研發費用歸集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對企業的研發活動及研發費用有非常清晰的定義,企業應建立健全研發費用預算及支出核算體系,做好研發費用預算及支出管理,建立研發費用支出管理臺帳,確保研發費用投入、支出賬目清晰及有據可查。
研發費用支出輔助臺帳建議以項目為單元逐年建立,含內部研究研發費用及委外研究開發費用,內部研究開發費用含科技人員人工費(含工資薪金、五險一金、外聘科技人員勞務費),研發項目直接投入費用(含材料、燃料和動力費,工裝模具費,試驗檢驗費,研發設備修理等),研發儀器、設備和在用建筑物的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設計費,裝備調試費與試驗費,及與研發活動相關的其他一些費用(如資料費、翻譯費、咨詢費、研發成果檢索、論證、評審、鑒定、驗收費,專利申請費、代理費,會議費、差旅費、通訊費等),并按此科目分類歸集建帳。
研發費用的分類及歸集是一項龐大工程,尤其是一些中大型企業研發費用數據信息龐大,人工分類及歸集工作量很大,并且容易出錯,因此建議企業盡量考慮采用信息化手段歸集建帳。給每一個研發項目賦予唯一的編號,所有與該項目關聯的費用通過該項目編號識別及歸集,該項目編號一直沿用到項目結題為止,即可以滾動使用。
《認定辦法》對企業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例有嚴格指標要求,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過程應對照標準,評估企業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與標準的差距,如不滿足則需加大企業研發投入比例。
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時需提供第三方審計機構出具的研發費用投入專項審計報告,建立健全研發費用輔助臺帳將為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撐,避免第三方審計時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收集數據信息,延長了申報時間。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申報也要求建立研發費用輔助臺帳,因此,兩者可以結合起來一起做,但要識別高企認定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標準對研發費用歸集準則,并做好區別說明,以便混淆。
4 優化企業人員結構
《認定辦法》盡管只對研發人員占企業總人數比例有明確的指標要求(不低于10%),但個人建議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過程,企業人員結構建設不要僅限于該指標的達成,應結合企業性質及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企業研發、管理、生產、銷售、服務等人員結構配比,學歷和職稱配比,學科專業配比及年齡結構配比等,確保企業人員結構科學、合理、優質,以提高企業綜合運營水平、效率及質量。
同時,企業應優化內部就業環境,建立健全企業人才引進制度,提升企業行業影響力及知名度,吸引更多行業優秀人才加盟到企業中來,不斷提升企業科研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5 注重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工作指引》中規定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30%的比重,因此,企業應鼓勵及規劃科技成果轉化,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流程和激勵制度,引導科研人員注重可產業化科技成果的研究開發,關注市場、關注用戶、關注商品化進程。
科技成果轉化形式多種多樣的,含自行投資實施轉化,向他人轉讓該技術成果,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以及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科技成果類別、性質、特點等,推行多種形式的成果轉化模式,多方式多渠道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企業應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及激勵模式,規范科技成果管理,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對轉化后應用面廣,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的研發人員給予鼓勵與激勵,引導他們關注科研項目的商品化、市場化目標,讓科研成果真正服務于大眾、服務于社會,真正推動人類進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6培育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企業應重視知識產權建設,設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配備專或兼職管理人員負責知識產權相關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獎勵制度,鼓勵企業科研人員積極主動申報技術專利,并重點引導申報企業主導產品的核心技術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提高專利技術含金量。
專利技術在高新技術企業評審過程具有一票否決的作用,即零專利的企業在專家評審過程中將直接被否決。《工作指引》中規定知識產權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30%比重,因此,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過程一定要注重專利技術申請,提前做好申報策劃及具體實施,確保專利的數量及質量。
7 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
企業應重視標準化工作,不但建立完整企業技術標準體系,還需密切關注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動態,積極、主動承擔或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任務,爭取與企業密切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主要技術標準制修訂主動權。俗話說“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技術”,這說明掌握標準制定權對企業發展非常重要,通過先進標準的制修訂推動企業產品科技進步和質量水平的提升。
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在高新技術企業評審中有享有加分權,申報時注意提交相關憑證材料,含標準名稱、編號、級別、參與方式、標準文本等。
8 規范管理,提升企業贏利能力
《工作指引》中規定企業成長性指標占企業創新能力20%的比重,成長性指標含凈資產增長率及銷售增長率兩項指標,各占50%比重。因此,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過程,企業應規范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及審批制度,確保企業健康、高效運行,不斷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及贏利能力,確保企業資產、銷售、利潤穩步增長。
9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流程
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過程,企業應對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標準要求,從上述幾方面建立健全及規范企業各項經營活動,并對照標準的各項條件,開展自我評估,當基本條件滿足,創新能力綜合評分達70分以上時即可以啟動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工作。
結語: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但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提高企業利潤水平,同時大大提升企業行業知名度及影響力。同時,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發管理水平及綜合競爭能力將得到大大的提升,確保企業健康、長足發展。因此,鼓勵滿足《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疇的企業積極、主動培育及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2]《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