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瑩
摘要:創新為每個人的生活帶來改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人們近距離出行問題,成為人們熱愛的交通工具。智慧法院與互聯網法庭的出現使人們訴訟更加便利,這些改變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但傳統版權法依然以先授權后使用的方式存在。版權制度對知識流通造成影響。因此應當對信息技術創新下的版權法理論做出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版權法;理論
中圖分類號:D92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9129(2018)12 -00238 -01
創新帶給人們生活的改變,互聯網、手機、網上支付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開始進入人們生活時,人們無法知曉會帶來什么。中國舉辦的“首屆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活動,多數測試者能夠接受考驗,但也存在1人中途退出,此人從未接觸過互聯網,所以在測試中無法生存。網絡的出現改變人們的生存環境,人類只有適應社會發展才能更好的生存,所以對于存在不合理的部分應當積極做出改善。版權制度依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信息技術創新發展背景下,應當做出適當改革,以契合時代發展。
1 版權與信息利用分析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新時代四大發明為高鐵、支付寶、網購、共享單車。其中共享單車的應用,風靡我國大多城市。共享單車能夠盛行得益于信息技術及信息基礎工程建設的發展。共享單車表面為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與信息傳播技術不相干,但是背后卻是信息云儲存技術,能夠以共享經濟的方式呈現,這也為版權法研究人員帶來思考,藝術信息是否能夠共享。針對此類問題,開展以下分析,明確我國版權法在信息時代下的改革方向。
信息處于自由流動狀態,人們都能將信息獲取。信息自由也不表示信息獲取都是免費的。特定信息利用需要作出等價交換,若信息被無償獲取,便難以保障信息生產者能夠不斷向市場提供新穎信息產品。為保障新型信息的不斷產出,人們可以利用財產制度,為信息構建邊界,將信息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界定為具有評估、轉讓、可控的權利。這種權利并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法律基礎上被確定。知識財政制度便是政府機制的一種闡釋,通過信息傳播方式對某些信息財產進行保護,并鼓勵信息的生產及傳播,使信息生產者在信息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國家對信息的利用制度及知識財產制度適當干預與介入是必然的,而公權不得干預私權說明并未有實際意義。
國家給予信息發布權利,不代表能夠隨心所欲發表信息,要對決策者信息的不合理干預進行管理。信息危險一直存在,決策者希望根據其制定的方式進行信息管理。其中顯現的問題便是通過哪種方式保障信息正義。國家所發表的確保版權競爭力的政策為權衡市場的方式。國家公權對私權的干預只是對某種制度服務,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思考。政策宣言及適度干預,是保障信息自由流動,鼓勵信息產出,還是限制及屏蔽信息的方式。這些問題都是知識產權法及信息法學需要探討的問題。
2 版權政策目標
版權為印刷術產出的產品。人作為信息物種,所有的創造都是信息整合、利用的結果。版權制度發展與信息復制傳播具有一定聯系,通過鼓勵信息創造、傳播等方式保障信息自由,實現滿足人類對信息需求的目標。我國版權改革方向與版權制度需保持目標統一。信息自由程度可以觀察到國家的發展情況?,F階段共享單車的廣泛應用,為信息共享開辟新的渠道,云儲存技術則是使信息共享成為可能。
版權在信息技術發展下誕生,也會隨著信息技術的改變而改變?,F今的版權制度相比頒發的初始階段已經產生較大改變。未來信息創作及傳播利用過程中,版權需要信息進行有效控制,向信息利用方向轉變。版權擴張過程中,需明確版權失控問題的嚴重性,只有明確此情況,才能找到針對性解決策略。北歐國家實行延伸集體管理制度,歐盟提出谷歌稅,這些制度的提出使人們開始重新思考版權制度,并界定作者及作品的原創理念。信息生產、傳播、利用方式已經發生改變,人們必須承認傳統認知中的版權制度已經不在適用。各國版權法修訂人員及研究人員,需不斷探索,積極面對這種變化。
大數據時代,信息量爆炸,傳統先授權后使用的方式成為阻礙信息自由的環節。北歐國家實行的版權集體管理制度,在實踐中依據將版權轉換為信息使用費用,使用過程會向使用者征收費用。這種方式將難以取得授權信息的用戶提供便利,進一步保障信息自由。收取版權費用過程中,創造者可以獲取一定收益,為信息提供者帶來好處。共享單車的使用側面反應信息的流動狀態,但是在流動過程中,人們獲取需要付出一定代價,在此背景下,信息共享將有日可期。
3 結束語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下,人們獲取信息更加方便,傳統先授權后使用的版權規則與時代發展不符,造成信息市場的混亂。能夠發映出傳統版權理論的局限性。版權制度應當對信息利用進行干預。人類發展與信息自由息息相關,在認識到版權法存在問題后,應當對傳統版權法進行改革,現階段存在兩種解決方式。一種為簡化授權、一種為先授權、后使用,兩種方式的使用以解決版權難題為目標。對此,相關研究人員還需要不斷做出思考及探索,進一步加快信息自由進程,規范我國信息市場。
參考文獻:
[1]祁天嬌.數字環境下美國版權法對圖書館例外保護的變革——第108條修訂案征求意見稿的解讀與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18(15):82 - 88.
[2]胡光.人工智能生成對象版權法基本理論探討:歷史、當下與未來[J].當代傳播,2018 (04):80 - 83 +90.
[3]王海波.美國版權法中的“所有權”定義解釋——從著作權獨占許可的角度[J].電子知識產權,2018(03):53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