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人民醫院(462300)徐燕
1.1 基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甲乙兩組,每組43例。甲組:年齡24~38歲,平均(32.8±3.2)歲;孕周26~39周,平均(32.4±2.6)周;初產婦30例,經產婦13例;乙組:年齡23~40歲,平均(33.2±3.3)歲;孕周27~40周,平均(32.7±2.4)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15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甲組采用常規護理。乙組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有以下幾點: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加強對孕婦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多與孕婦進行交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指導孕婦在生產期間進行科學的呼吸訓練,幫助孕婦建立自信,緩解孕婦的不良情緒。②產程護理:第一產程期應嚴密檢測產婦的心跳、血壓、脈搏和胎心等,給予產婦持續性吸氧和適當的鎮靜、降壓藥物,并在護理人員的觀測下注射縮宮素;第二產程期結束后,應全程采用無菌操作,并密切觀察產婦的宮縮狀況和胎兒的胎心變化,指導產婦使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抓住會陰側切的有利時機,以防造成產道撕裂;第三產程期在胎兒順利分娩后,應注意觀察產婦的宮縮情況、血壓和引導出血量等,囑咐產婦及時排光尿液。③產后用藥護理:產后根據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采用20ml硫酸鎂結合20ml葡萄糖注射液進行肌內注射,以緩解產婦肌肉痙攣的癥狀。④飲食護理:產后應適當進食一些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減少鈉鹽和動物脂肪的攝入量。⑤運動指導: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根據產婦所處的孕期進行適當運動,以控制產婦的血壓和體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早產、剖宮產、胎盤早剝、子癇、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分析數據,計數及計量數據用(n,%)與(±s)表示,組間檢驗用x2和t表示,P<0.05為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的SBP、DBP指標比較 兩組護理前的SBP、DBP指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上述血壓指標均明顯低于護理前,且乙組的血壓水平下降程度優于甲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1。
2.2 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對比 乙組的早產、剖宮產、胎盤早剝、子癇、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都明顯低于甲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BP、DBP指標對比(n,±s)

附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BP、DBP指標對比(n,±s)
組別(n=4 3) S B P(m m H g) D B P(m m H g)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甲組 1 5 1.3±1 0.4 1 4 5.3±9.2 9 4.3±8.6 8 9.8±8.4乙組 1 5 1.5±1 0.3 1 3 9.8±9.1 9 4.6±8.4 8 3.4±8.5 P>0.0 5 <0.0 5 >0.0 5 <0.0 5

附表2 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比較(n,%)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作為婦產科疾病中的高發性疾病,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心腎功能,還會危及孕嬰生命健康,因而還需引起孕產婦的高度重視[1]。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主要臨床癥狀為血壓上升、水腫等,臨床研究認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機理在于孕婦全身小動脈痙攣,因此,臨床上以降壓為主要治療手段,輔助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改善妊高癥患者的妊娠結局[2]。此次研究以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為對象,分別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和人性化護理干預,結果顯示乙組護理后的SBP、DBP指標明顯低于甲組,且其早產、剖宮產、子癇、胎盤早剝、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率均明顯低于甲組,表明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的妊高癥孕婦的妊娠結局顯著優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妊高癥患者。
綜上所述,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能促使患者的血壓恢復正常,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結局,因而更適合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