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453000)賀麗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2例,依照入院時間分組,各46例。觀察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55~76歲;學歷: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54~75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進行常規降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進行口頭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影響血壓控制效果的因素,督促其堅持服藥,定時測量血壓。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①心理干預:與患者增強溝通交流,了解其心理變化,及時給予心理支持,增強其戰勝疾病信心。②健康教育:面對面講解高血壓發病原因,并介紹治療措施及注意事項;發放高血壓防治手冊;在病房內張貼高血壓知識宣傳圖畫等,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③用藥指導:介紹藥物用法、用量、治療效果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確?;颊哒莆账幬飫┝浚瑖诟阑颊邍栏褡襻t囑用藥。④飲食護理:結合患者生活習慣及飲食愛好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⑤運動鍛煉: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狀況、身體素質等指導其進行適量運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出現疲憊狀態。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干預前后舒張壓(DBP)、收縮壓(SBP)。②采用自制調查量表評估兩組遵醫行為,包括:合理飲食、堅持用藥、適當運動、定期復查、健康行為等5項,堅持5項為完全遵醫;堅持3~4項為部分遵醫;堅持≤2項為不遵醫。遵醫率=(完全遵醫+部分遵醫)/46×100%。③兩組均采用自我效能感評價表(HSES)評估自我效能,共44分,評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DBP、SBP、HSES評分)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遵醫率)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DBP、SBP 干預后觀察組DBP、SBP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2.2 遵醫行為 觀察組完全遵醫32例、部分遵醫11例、不遵醫3例;對照組完全遵醫22例、部分遵醫12例、不遵醫12例。觀察組遵醫率93.48%(43/46)高于對照組的73.91%(34/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52,P=0.011)。
2.3 HSES評分 觀察組干預前后HSES評分分別為(22.94±2.84)分、(39.21±3.02)分;對照組干預前后HSES評分分別為(23.01±2.75)分、(30.57±3.11)分。干預前兩組HSE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20,P=0.905);干預后觀察組HSE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518,P=0.000)。
附表 兩組干預前后DBP、SBP對比(±s,mmHg)

附表 兩組干預前后DBP、SBP對比(±s,mmHg)
組別 例數 D B P S B P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 6 1 6 4.3 2±1 3.4 9 1 2 1.5 4±1 0.0 7 1 0 2.3 5±1 1.1 3 8 0.8 6±8.1 6對照組 4 6 1 6 5.0 6±1 3.1 1 1 3 4.1 9±1 1.4 2 1 0 1.7 2±1 1.0 4 8 7.2 1±8.5 6 t - 0.2 6 7 5.6 3 5 0.2 7 3 3.6 4 2 P - 0.7 9 0 0.0 0 0 0.7 8 6 0.0 0 1
與常規護理相比,優質護理干預更具系統性、科學性、完整性,有利于提升護理服務質量[1]。喻道會[2]研究證實,給予高血壓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后其心理、認知、生活、軀體等評分均顯著提高,有助于改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后血壓控制水平顯著增強,自我效能感高于常規護理組。分析其原因在于優質護理中通過針對性心理疏導及多形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同時有助于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增強其對疾病轉歸的信心。此外,按時按量服藥、規律作息、適量運動等遵醫行為均對血壓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遵醫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優質護理干預有利于提升遵醫行為,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進而增強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通過多方面干預有助于控制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提高其遵醫行為,增強自我效能感。同時,優質護理要求醫護人員了解患者病情狀況、認知程度、心理變化等多種因素,且應結合心理學、專業護理知識等多方面技能實施護理,以確保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