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的趙健,因為一學年讀了四百本書,獲得了學校“最佳閱讀者”的獎勵。這也讓他心里關于讀書會的種子慢慢萌芽,最后由閱讀發散開去,也因為被這樣一句詩:“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打動,最終,趙健成立了定位為“致力于推廣全民閱讀的公益組織”的嚶鳴讀書會。其發起的“思奔”游學影響了數十萬青年群體,陳丹青、畢飛宇、野夫、朱大可、格非等諸多學者作家先后做客讀書會,鼓勵年輕人讓身體和靈魂同時在路上。嚶鳴讀書會曾獲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黑蘋果年度特別獎、入選年度華文領讀者大獎兩項大獎,致力于成為具有中國氣質的國際化青年組織。
讀書會成立后,趙健一直想找一個“落腳點”,但始終“找不到感覺”。直到第一次走進四面環山的樺墅村,這片世外桃源讓趙健“一見鐘情”。這與南京市棲霞區推廣的“閱享棲霞”全民閱讀行動不拍而合。于是在2015年的12月,位于南京開發區西崗街道樺墅村內的嚶棲書院正式開放。書院以“鳥兒歸巢棲息”為寓意,落戶“水美鄉村”樺墅也是為了慶祝嚶鳴讀書會成立2周年。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每一個來到這個村莊的人都會驚訝:南京竟然還有這樣的世外桃源。穿過棲霞區仙林大學城往東行駛十幾分鐘,就到了與世隔絕的射烏山,群山懷抱中躲藏著一個古樸的小村落:樺墅村。幾個大學生在這里租下了一座農舍,附加兩畝半耕地,竟然把它改造成了一座晴耕雨讀的圖書館——嚶棲書院。從樺墅村口進入村莊大草坪,沿著小路一直往前走,便可看到灰色外立面的書院。進入書院,你會發現這里有各種充滿了思想的書籍。大約有5000冊。門口對著一面大的玻璃窗,可以欣賞窗外的田野、大壩等美景。在暗房內,有椅子可以用來喝茶、喝咖啡,露天閱讀。
“嚶鳴”出自詩經: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意為一只小鳥在枝頭孤獨地鳴叫,等待遠方的朋友來共鳴。書院則以“鳥兒歸巢棲息”為寓意,從“嚶鳴”到“嚶棲”,這群孤獨的候鳥終于找到了一片棲息地。人,充滿勞績,卻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這是“嚶棲”的理想。這不僅是一座圖書館,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半農半X:一定有一種生活,可以不再被時間或金錢逼迫,回歸人類本質;一定有一種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貢獻社會。
成立之初,嚶棲書院曾做過一次小規模試驗,從兩百多位報名者中篩選了11個年輕人,他們在樺墅村生活17天,全程禁止使用手機、電腦、相機等電子設備,每日只做四件事:閱讀、勞作、寫作、沙龍。對于大部分的年輕人而言,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經歷。
除了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這群年輕人還為村民每周播放露天電影、給村莊拍紀錄片、口述歷史、為村里的孩子舉辦夏令營、策劃大地藝術展覽……在鄉村建設過程中,這群青年人一直很注重與當地村民互動,不把鄉村作為城市消費的背景,減少知識分子與鄉村現實的區隔,推動當地村民成為社區營造的真正主人。早在上世紀的鄉建領袖晏陽初便寫下了這樣的經驗:從他們所知開始,用他們已有創造。
嚶棲書院門前有良田兩畝半,定期翻地種植蘿卜、青菜、包菜、青椒等蔬菜,不僅是有機的,更是有心的。在這里你可以從小規模的農業中獲取自給自足的糧食,用簡單的生活滿足最基本的需要,同時也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理想,更積極地與社會保持聯系,你可以在此體驗一天、兩天、一周、一個月、一年甚至更久。
嚶棲書院倡導這四種生活方式:閱讀,讀書的意義早已無需贅述,唯有閱讀令我們永遠謙卑,在書院里,你只需要安靜地去閱讀,重溫經典;勞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根據勞動時間換取當天的食物,你要學做一個農夫,參與翻地、播種、除草、采收、堆肥、砍柴等農業勞作;灑掃、環境建設等村莊改善項目;辯論,古希臘興起的演說和辯論造就了公民思維和公共制度的理性源頭,它還涉及到雄辯術、邏輯學、修辭學等學科,辯論內容涉及文學、藝術、哲學、社會學、農學等領域;寫作,文以載道,敬惜字紙,重新尋找“好的語言”。寫作,是人類關于文字和語言的極限和可能性的探索,無論是小說還是詩歌,你要找到你的語言。
2017年6月,嚶棲書院正式關閉了。離開嚶棲書院對趙健及其團隊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但他明白這是組織發展中一個必須經歷的階段,他們當初對這個書院的定位就是一個實驗,是半耕半讀的一個生活實驗室,這個實驗做得差不多了,有必要開始下一階段的活動了。
趙健認為閱讀是賦權、賦能、賦智在中國當下非常必要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青年人中。趙健更為關注的是自己的同齡人,他覺得青年時期是我們最有時間、好奇心最強、求知欲最旺、最有精力去接觸書本的,但恰恰這個時間段,最應該讀書的人反而不讀了。一個一年只讀6本書的民族和一個一年讀60本書的民族相比,它未來的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
閱讀本身也是一個大的領域,它有上游,也有下游。每個行業都有它封閉的鏈條,趙健所做的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趙健說,這幾年只想做一件事情——幫助更多的青年人養成閱讀習慣。
趙健坦言,不希望讀書會變得太大。當它發展到一定規模還要再變大時,很可能會為了發展而發展。趙健希望他能掌控,身在其中很快樂,這個氛圍他很喜歡就夠了。每個組織和人一樣,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思考。
于是在2018年,嚶鳴讀書會找到了新的起點——南京國際青年詩會。“我們以一座城市的名義,等候詩人的到來。”
南京國際青年詩會是由嚶鳴讀書會發起主辦的全球青年文化盛宴,以“世界有我,南京友你”為宗旨,邀請國內外當代最著名的詩人群體每年走進南京,開展持續一整年的詩歌朗誦會、駐市詩人計劃、咖啡詩座、詩歌快閃、青年詩歌劇場、詩人進校園、詩歌大師班、詩歌野餐會、青年詩歌狂歡節、詩歌大獎賽等系列活動。并邀請各界翹楚與藝術家參與,精心打造一年一度的青年詩會。突出青年特性,嘗試以多種藝術形式與詩歌進行互動,并努力打破詩歌與城市生活的界限,創造一種詩歌在身邊發生與發聲的全新模式。今年嚶鳴讀書會已經或者即將邀請國內外眾多詩人作家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