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蘭青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進入了信息“井噴”的時代,面對激烈的競爭,電視媒體該如何突圍?本文以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新聞聯播》的重大主題報道新聞實踐為例,闡釋在融媒時代下,如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聞思想,提升電視媒介的新聞傳播力、引導力、公信力,重構主流媒體形象。
關鍵詞:融媒;媒體形象;媒體“四力”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2018)08-00-02
隨著融媒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客廳,擺脫遙控器的束縛,使用手機、電腦等收看自己喜愛的節目。越來越碎片化、挑剔化的收視行為讓唱衰電視的聲音日益高亢,電視媒介要怎樣實現突圍?近幾年,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新聞聯播》以全國兩會等重大主題報道為載體,以融合創新為手段,著力提升電視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讓電視新聞迎來發展的春天。2016年,《廣東新聞聯播》位列全國兩會全網傳播“省衛新聞”融合力榜單第11期第一名;2017年,在全國兩會全網傳播“省衛新聞”融合力總榜(由“人民網-澤傳媒”共同打造)取得融合力指數7.4103的成績,位居全國32家省級衛視新聞聯播榜首;2018年,在全國兩會省級新聞聯播移動傳播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新媒體研究所和澤傳媒聯合發布)上,廣東衛視多次排名第一。
一、尊重傳播規律,不斷提升新聞傳播力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就推動新聞戰線適應形勢發展積極改革創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要求、作出部署。這次座談會上,不僅媒體“四力”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新聞輿論”也成公眾關注的一個焦點。要如何提升新聞的傳播力?首先要尊重傳播規律。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關于新聞傳播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新聞傳播的真實性。比如,在“2.19”重要講話中強調,“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發表事實準確、分析客觀的批評性報道”,為新聞媒體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堅持新聞真實性指明了方向。
融媒時代下,電視新聞的真實性具有新的特點:更強調對報道對象的全景式真實景象呈現。以2018年全國兩會為例,為全面真實地解讀兩會信息、講述兩會故事、呈現兩會盛況,《廣東新聞聯播》除了保證大屏的版面,還在新媒體觸電APP開通訂閱號“擼起袖子政經干”,采用大小屏互動融合新聞報道的方式進行報道。全國兩會期間,《廣東新聞聯播》推出《讀報告》《V觀兩會》《小強觀察》《時政答題王》《超級訪問》《代表“華”夢想》《兩會“懿”民生》《珺觀其變》等10個特色專欄和互動融媒產品,累計發布原創視頻、直播和轉發中央媒體稿件超過1.5萬條次,總點擊量超過2.5億。其中,點擊量達到100萬+的內容有10條,達到10萬+的內容有569條,真正實現大屏帶小屏、小屏通大屏、多屏聯受眾。
二、堅持正確方向,不斷提升新聞引導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導向。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新聞聯播》作為一檔日播時政類新聞欄目,更要堅持正確方向,通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真正擔負起新時代新聞輿論媒體和新聞輿論工作者的責任。
2018年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并作重要講話。當晚,廣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做好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的宣傳報道,在最短時間內形成輿論聲勢,在人民群眾中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廣東新聞聯播》認真研究策劃,優化宣傳報道方案。在習近平總書記下廣東團的當天18時30分,《廣東新聞聯播》頭條以口播形式播出《習近平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除在重點欄目第一時間播發新華社簡訊外,廣東衛視、廣東新聞頻道、觸電新聞APP均于當晚23時同步直播《聚焦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完整轉播央視《新聞聯播》稿件《習近平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迅速采訪當天發言的基層代表,播出總書記講話提到的地方、企業的干部群眾學習和反響情況。在觸電新聞APP上,《習近平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的視頻點擊量超過1000萬,為今年全國兩會迄今點擊量最高的視頻。3月8日,廣東新聞廣播《七點新聞》、廣東衛視《廣東新聞聯播》、廣東新聞頻道《直播廣東》等均第一時間在重點版面播出《廣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李希主持會議馬興瑞李玉妹出席》,展現廣東團代表學習重要講話精神的熱烈場景,傳達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根據省委部署,自3月7日起,廣播、電視推出專欄《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觸電新聞APP推出專欄《沿著總書記指引的道路砥礪奮進》,及時全面深度報道廣東團代表委員和廣東各地各部門、各界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投身廣東改革開放建設事業,助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目標的情況。廣播、電視播發相關稿件35篇,觸電新聞APP發文75條、閱讀量超過2300萬。
三、借力融媒矩陣,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引導力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4.3%,全國13億人口中網民數量已超過一半。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網民數量的激增表明,一個由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帶來的融媒時代已經到來。
自2016年開始,《廣東新聞聯播》就嘗試在重大主題報道方面發揮資源優勢,借力融媒矩陣,提升新聞輿論影響力。2017全國兩會省級衛視新聞聯播融合力榜單共發布13期,在32家省級衛視新聞聯播中,《廣東新聞聯播》累計13次入圍前十,12次入圍前五,9次入圍前三,4次奪冠。
時政新聞是主流媒體的優勢資源。在全媒體環境下,廣東臺時政部依托廣東臺觸電APP,以觸電號“擼起袖子政經干”為主要傳播平臺,搶發推送原創時政報道,從激烈的新聞競爭中脫穎而出,逐漸顯現出品牌效應,成為與《廣東新聞聯播》并駕齊驅的重要時政新媒體傳播平臺。
“碎片化”是新媒體傳播的突出特征。觸電號“擼起袖子政經干”堅持前后方一盤棋,主打時政視頻“碎片化”,推出《V觀》系列,以“短小、鮮活、快速傳播”為特點,迅速吸引和觸動了廣大受眾。《V觀兩會》是最熱門的專欄,也是年度時政短視頻的突出品牌。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后,廣東團代表們的會上發言、會后感受等大量素材,都以《V觀兩會》原創短視頻的方式,碎片化呈現在觸電手機端,16條碎片化視頻創下300萬+的點擊量。另外,《V觀兩會》推出的《馬化騰發言:黃土高坡的農戶賣土特產上面貼著二維碼》點擊量達640萬,是今年全國兩會報道點擊量最高的原創稿件,《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直播的點擊量超過300萬,是今年迄今最熱門的直播。
四、強化欄目的新聞權威性,提升新聞輿論公信力
作為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宣傳窗口、廣東廣播電視臺的主打欄目,《廣東新聞聯播》因其獨特地位,享有至高的權威性,具有很強的辨識度。聯播類新聞欄目的權威性,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指的是欄目作為黨和政府代言人而獲得的政治權利權威;另一方面,指的是欄目在既定受眾中所享有的威望和說服力。
在強化新聞權威性方面,《廣東新聞聯播》做了很多嘗試,將欄目新聞權威性與受眾需求統一起來,使得新聞權威性建立于新聞事實,又超越新聞事實。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廣東新聞聯播》推出短視頻欄目《“懿”民生》,該欄目依托強大的時政新聞資源優勢和專業制作團隊,安排時政記者黃子懿出鏡,圍繞重大時政報道議題,用變音器發布原創短視頻內容。記者黃子懿是個“90后”,曾在抖音、微博等多個平臺發表個人作品,了解網友的趣味,具有段子手的素養,善于運用故事化演繹“高大上”的時政新聞,以接地氣的草根敘事方式講述重大時政題材,在視頻內設置諸多貼近年輕用戶的笑點、槽點和淚點,滿足年輕群體的視頻需求,直擊網友內心,引發受眾共鳴。因而,在當下“有趣”時政內容并不多見的生態環境中脫穎而出。比如,《“懿”民生》第一期《殘障兒童的公平教育》一經推出,就在微信朋友圈引發刷屏現象,當期點擊率近60萬。
在新聞實踐中,常常會對記者、主持人等著裝出鏡提出要求,聯播類的新聞節目,要求更加嚴格,原因在于,新聞工作者已不只是代表職業本身,他們是黨政的“喉舌”,其敘事必然透顯著作為敘事者的政府的權威和意志。《廣東新聞聯播》的主題報道也有意識地強化這種新聞的權威性,提高新聞的論辯說服效果。全國兩會結束后,為宣傳貫徹兩會精神,《廣東新聞聯播》推出《一把手訪談》主題報道,節目的訪談對象就是全省21個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市委書記是各地級市的主要領導干部,具有極強的權威性代表性,而他(她)們出現在《廣東新聞聯播》訪談節目中,自然增強了節目的公信力。
五、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自媒體的異軍突起,給電視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廣東新聞聯播》作為時政類欄目,發揮自身辨識度強、權威性高、資源豐富等優勢,主動融入融媒時代,在創設特色欄目、豐富傳播手段、精心構思報道、滿足受眾需求等方面下功夫,推出了一批品牌欄目,強化了新聞權威性。正所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這就是電視媒體最好的出路。
參考文獻:
[1]彭曙光.融媒時代新聞表達的創新路徑探析[J].現代傳播,2016,7.
[2]宋利.融媒時代微視頻在新聞傳播中的特征與影響分析 ——以杭州G20峰會報道中的“杭+”視頻為例[J].大眾文藝,2016,23.